《雲邊有個小賣部》書評:在悲傷的故事中,體會深深的情

所有人的堅強,都是柔軟生的繭。

這是張嘉佳寫在小說《雲邊有個小賣部》扉頁上的話,我一讀再讀,心裡莫名湧出一絲溫暖、柔軟漸生。

早就過了看青春文學的年紀,對於張嘉佳的書,我並不熟悉,不知道他的文字風格是否都如這本書一樣。短小生動的句子、幽默有趣的敘述,就像周雲鵬的脫口秀似的,上下句神轉折,讓人充滿意外與驚喜。

拿到書時,粗粗翻了幾頁,竟然不忍放手,不覺間一口氣讀完了。

讀張嘉佳的文字,給人的感覺是很歡脫、很治癒,讓人覺得,這世上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

《雲邊有個小賣部》書評:在悲傷的故事中,體會深深的情

書一開頭,便是劉十三與外婆互懟的日常片斷,好似一部輕喜劇。一頁頁讀下去,文字依然輕鬆,卻彷彿多了一股淡淡的悲涼,及至最後,忍不住淚流滿面。

我想,一部小說,之所以讓人流淚,一定是因為它讓人動了情。

《雲邊有個小賣部》以劉十三的成長經歷作為主線,講述了一個普通人平凡的生活,有歡笑、有眼淚、有心酸、也有崩潰。而書中最讓人動容之處,其實就是一個“情”字,親情、愛情、友情,真實又無奈。

書中的人物並不複雜,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完整地感受到祖孫、父女、以及手足等深厚的親情。

01

親情是一座堅固的港灣,永遠敞開懷抱,隨時準備為你遮風擋雨。

《朗讀者》中有一段話:

親情是朱自清散文中父親的背影,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針線,是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嘆,是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願。

對於劉十三來說,親情就是雲邊鎮外婆的小賣部,是外婆忍著病痛將他接回家的拖拉機,是他頂風冒雪爬了七八個鐘頭掛在山頂的那盞燈。

劉十三從小跟外婆相依為命,外婆靠小賣部支撐祖孫倆的生活,和外孫的學費。從小學到大學,為了媽媽離開時的留言,劉十三拼命努力,卻仍然成績平平。

《雲邊有個小賣部》書評:在悲傷的故事中,體會深深的情

人生有時是無力的,不是你付出了,就一定會有收穫。愛情沒了,工作受挫,劉十三花光外婆寄來的五千塊錢,喝了個酩酊大醉,稀裡糊塗被外婆帶回了家。

這是劉十三高考結束後,除過年之外,第一次在外婆身邊呆這麼久。

親情就是這樣,像一座港灣,永遠在後方等著你。無論你走多遠,當你累了、倦了、想家了,回頭看去,還有退路、還可以回到親人的懷抱躲避風雨。

外婆依舊對劉十三嘻笑怒罵,生活上照顧他、工作上支持他。劉十三留在故鄉雲邊鎮,以為日子又回到了從前,外婆會永遠都在。

他不知道的是,外婆生了病,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了。但是外婆不說,忍著疼痛,盡力去給外孫更多的鼓勵和平靜的生活,直到再也瞞不下去。

“他一出房門,王鶯鶯垮掉似的,身子一軟。”

短短的一句話,一個堅強的老太太,瞬間讓人淚目。因為心中有對外孫深深的愛,才撐得住鑽心的痛,強顏歡笑。

其實,這不正是所有深愛孩子的祖輩、父輩們真實的寫照嗎?他們掏心掏肺地對孩子好,傾其所有,盡最大努力,把最好的一切帶給孩子。而當自己有了難處,卻往往獨自承擔,生怕拖累孩子,同時還會愧疚不能留給孩子更多。

02

親情是割不斷的血脈相連,哪怕神志不清,哪怕少不更事,依然流淌在骨子裡。

前陣子熱映的電視劇《都挺好》大結局中,年輕時從沒對女兒負過責任的蘇大強,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病到連女兒都不認識,卻偏偏記得很多年前,女兒要買的習題集。於是不打招呼地溜出去,找了好久終於買到,像寶貝一樣揣在懷裡。又急又怒的女兒得知原委瞬間飆淚,哭得不能自已。

《雲邊有個小賣部》書評:在悲傷的故事中,體會深深的情

父母之愛對於子女來說,是天然的、不需要刻意學習的。它可能並不會完美地表達出來,卻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存在。

《雲邊有個小賣部》這本書,前面大部分都是溫馨的,偶有劉十三失戀失業的小頹喪,也讓人覺得,這只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小插曲。真正的風雲突變,是球球爸砍傷了人,去銀行胡鬧被擊斃。

球球爸因為受過刺激,精神不正常好幾年了,經常給周圍的人帶來麻煩。可是這樣一個把羊糞當鹽、經常衣不蔽體的“瘋子”,卻讓人厭惡不起來。

把白條當成存摺和錢,一次次去銀行取錢、去學校報名,是因為他想讓女兒去上學。

面對警察,請求警察槍斃他,是因為聽人說過,他死了 ,女兒才會過得好。

這就是一個父親愛子女的天性吧。

而球球,在本該無憂無慮去上學的年紀,不得不每天在外面騙吃騙喝。因為她不僅要養自己,還要養爸爸。

其實球球本可以去好心收養她的人家,過上正常孩子的生活。但是為了照顧爸爸,她拒絕了,寧肯跟著爸爸一起,過著半流浪的生活。

這就是割不斷的血脈親情。

03

親情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愛,即使付出得不到回報,仍然義無反顧。

這世上,除了父母與子女的感情,還有一種情,叫手足之情。

兄弟姐妹,是除了父母之外我們最親近的人,血濃於水、互相扶持,陪我們一起長大、一起變老、一起面對人生的種種。此生若能有兄弟姐妹的陪伴,讓我們在這世上並不孤單,該是多大的幸運。

《雲邊有個小賣部》書評:在悲傷的故事中,體會深深的情

書中的毛婷婷是雲邊鎮公認的第一美人,父母雙亡後,不得不輟學養家,拉扯弟弟長大。一個女孩,要帶著一個更小的孩子生存下去,其中艱辛,書中雖沒有描述,我們也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來。

劉十三四年級時,三十歲的毛婷婷人如其名,風華正茂。多年後,當劉十三回到雲邊鎮賣保險時,偶遇毛婷婷的弟弟對她大打出手。此時的毛婷婷已經兩鬢染霜,劉十三差點沒認出來。

十幾年的時間過去了,毛婷婷依舊孑然一身。因為胳膊受過傷,無法像以前一樣靠理髮為生,只好去做人們都覺得晦氣的職業哭喪人。而她一手拉扯大的弟弟竟然染上賭癮,經常為了要錢來找姐姐的麻煩。

對於付出全部心血的弟弟變成這樣,毛婷婷是傷心的,但是更多的,還是牽掛。當她從劉十三那裡買了幾萬元的保險時,第一時間想的到受益人仍然是弟弟。即使後來失望透頂,還是把房子偷偷留給了弟弟。

手足之情,再加上從小帶大,毛婷婷對弟弟的感情遠遠超過普通姐弟。面對身在歧途的弟弟,毛婷婷肯定做過很多努力,奈何沒有奏效。即便如此,仍然盡她所能,留給弟弟更多的東西。好在弟弟在她出嫁後,終於有了悔過之心,總算沒有白費毛婷婷的一番心血。

小說家顧西爵在她的書中曾寫過:親情,是上天賜的最大的緣分

是的,親情不由我們自己選擇,是我們來到這世上之前,上天就已經註定的。而這世間,唯有血脈至親,才會讓我們想起來就心頭一暖,讓我們可以坦然接受、也甘願付出。

當你覺得孤單、迷惘時,讀一讀《雲邊有個小賣部》,去書中感受親情的溫暖,找到生活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