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出頭應該知道的道理


20出頭應該知道的道理


1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道,女人的一種無法擺脫的惡習————熱衷於同任何一個願意傾聽的人討論自己的私事。

這是我踩過的第一個雷,應該自己消化事情,而不是和每個感覺很熟悉的人分享自己的私事。沒必要搞得人盡皆知,安靜的過生活。雖然我之前想的是自己只是和別人分享了事情,但也許別人並不想聽,然後自己就無形中成為了一個祥林嫂。

自己做事情的時候也會受到前邊人的意見的打擾。要麼就不說,要麼就和自己的親人分享自己有時候難以做決定或者很難受的事情,因為家人是世界上最期待你過得好的人。

就還是很大一部分人不會和你感同身受,人家可能出於自己的修養,聽你把話講完,

這一點我覺得是我的必修課。是很需要改的一件事情,所以把他放第一了。

2

第二個雷是我特別喜歡和自己較勁,于娟的《此生未完成》,我覺得不管你處在人生的那個階段都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

滿滿的求生的意志,對生活的熱愛。于娟對自己得了癌症的反思,太暴飲暴食,作息不規律,忙起來就昏天暗地的,對於自己的健康疏於管理。後面她說;“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的人生目標上,而不應該只是去看短暫的名利權情”。

對自己性格的反省,我太過喜歡爭強好勝,太過喜歡統領大局,太過喜歡操心,太過不甘心碌碌無為。

在書中的最後,于娟是這樣寫的:再大的苦痛,都會過去。失戀也好、事業失敗也好、婚姻破裂也好、哪怕得絕症也好,神馬都是浮雲,我不太喜歡尼采,但是我喜歡他那句“凡是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讓你更強”。

我們不該只想著短暫的急促的追趕生命,最後發現我們把最重要的東西丟掉了,與大家共勉,追夢的時候注意身體,張弛有度,不要被眼前的困難打倒。其實我很容易焦慮,但是要慢慢學會控制自己的心理節奏,學會緩解剋制不必要的焦慮。

3

第三個最最重要的點是,我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期待別人按著我的要求去做事情,別人不做做不好的時候我都會很暴躁。

看了《非暴力溝通》之後,我才明白對於情緒,一旦意識不到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就成了危險人物。

其實,對於自己總是強加給別人意願的這件事,我們只要做四步就好了,首先,留意發生的事情。我們此刻觀察到什麼?不管是否喜歡,只是說出人們所做的事情。要點是,清楚的表達觀察結果,而不判斷或評估。接著,表達感受,例如受傷、害怕、喜悅、開心、氣憤等等。然後,說出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

一旦開始使用非暴力溝通,誠實的表達自己,前三個要素就會得到體現。舉例來說,一位母親可能對於她處於青春期的兒子說:“費力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兩隻髒襪子和電視機旁的三隻,我不太高興,因為我看中整潔。”

最後就是第四個要素,具體的請求。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的人使用的言語傾向於批判、比較、命令和指責,而不是鼓勵我們傾聽彼此的需要和感受。 這個是我們特別需要注意的一件事。

4

第四點是拖延症。伴隨著我上學的始終吧,有時候嚴重,有時候輕度。

現在還在和它共存,互相克服,這個真的是和大家共勉。早點做事就是有改正的機會,不會很慌張。

很多事情早點做比晚做要好很多,不要在拖延症中浪費自己的天分

5

和別人意見不合的時候,總是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個以前是我非常難過的一個坎,在前一段關係裡,總是用對錯衡量問題。這個是和我姐進行了一次深度談話之後發給我下段話。

如果你是正確的,不要太多爭辯,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如果你是出色的,不要到處顯擺,別人會在你的得意忘形中遠離你。如果你是難過的,不要逢人就訴苦,煩惱人人有,何必四處揭傷口。做自己的太陽,無需憑藉別人的光;做好自己才能用足夠好的狀態去面對對方,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其實,是很有道理的,和愛人和朋友談對錯是很傷感情的事,如果大家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對錯不用太爭辯,退一步大家就會舒服很多。不用搞的很緊張,爭得面紅耳赤。

這些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切實感到我應該早點知道的事情,把這些事情寫出來,期待和大家一起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