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纪念日过后,继续脆弱又天真地活下去(原创)

每个纪念日过后,继续脆弱又天真地活下去(原创)

“老少女,圣诞快乐。”

记得去年收到这条微信的时候,我正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在工作组里列举着当期工作要点。那时,思绪被这么一打断,我才拍着脑门恍然大悟:唔,今天是平安夜。

不知道一年中有多少个节日、纪念日是被别人提醒着,自己才会留意,这样好像对它们有些不尊重。

每个纪念日过后,继续脆弱又天真地活下去(原创)

说起来,这么多特殊的日子,最能激起我期盼的当属生日了。

受家庭和生活氛围的影响,小时候,我几乎没有特别正式而隆重地过过生日。没有生日蛋糕,没有鲜花和礼物,更不会有亲朋好友众星捧月般地为自己举办派对,通常就是晚上妈妈下厨为我做一桌好吃的,然后一家人平静而舒服地围坐着吃顿饭,自己却也觉得心满意足。

直至渐渐长大,外出求学,开始了一段独立自主的青春期,我逐渐喜欢上更热闹的世界——漂亮的礼物和贴心的朋友都在生日这天涌向自己,让人沉醉。

我在宿舍墙上贴满便签,谁的生日过完了就把记着他生日时间的那张便签扯下来。看着手里的一小摞纸,仿佛走过的时光就这么被刻录下来,最终被压得只有几毫米的厚度。

可那就是大多数人单纯而荒芜的青春啊,我们没有鸡汤文里的传奇,没有爱情小说里的辗转,活得平庸至极,只能依靠平凡生活里的不平常日子来刷另一个孤独的自己的存在感,期待在那一天里能有美好的意外发生。

每个纪念日过后,继续脆弱又天真地活下去(原创)

而在有幸遇见一个人之后,各类节日便成了名目烦琐的纪念日。

记得大二那年的“五一”,我和一个男生去郊区踏青,沿着山间弯曲的碎石小道,我们寻到了一处略显破败却静谧的古刹。在那里,我们遇见了安静抄经书的小和尚、一池锦鲤悠游的荷塘,以及寺庙后崖边两株争相吐蕊的桃花。

那次,我真正领略到了“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的精妙,它指的不仅是景美,更是两个人能共同得见盛景的幸运。

也记得有一年的七夕,还是和那个男生,我们一起在深夜的街边漫无目的地走着,我怀里捧着他送的一捧米兰,米粒儿般细细碎碎的淡黄色小花开得芬芳扑鼻,无意间低头,衣领上都是香的。

后来拐进一条偏僻的小路,人声渐歇,树影扶疏,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天,星星还是那些,安然地点缀在夜空中,好像并不受世间时移事迁的影响。我们并不懂天上的牛郎织女星是哪两颗,只庆幸此间的我们仍可以无忧地牵手并行。

还记得那次跨年,我和他随着闹哄哄的人群去江边看烟火。我把头仰得高高的,旁观着一束束花火的绽放,心中持续着某种莫名的悸动,仿佛是凝视着一个人的内心在自己眼前展露无遗,忐忑又期待。

回去的途中,多是情侣结伴而行,笑闹声不绝于耳。我们约定下一年再去橘子洲头看一次烟火,想必更是令人难忘吧。

每个纪念日过后,继续脆弱又天真地活下去(原创)

可记得那么多特别又珍贵的节日,也终究抵不过告别那天的沮丧与煎熬带来的阵痛。

告别那天的阴晴雨雪不只是一种天气,那天的日期也不只是一个时间点——人生里又多了个具有转折意义的纪念日,且它听起来也不尽是好事。

然而这又有什么呢?哪怕遭遇伤痛、失去甚至生离死别,人生照样要泥沙俱下地过下去,所以那些特殊的日子带来的或好或不好的意外,我们愿意照单全收。

怕什么,我们有的是时间去消化悲伤,储存幸福,时光漫漫,“我们就是要节庆和许愿,然后脆弱又天真地活下去”。

于是从善如流地,那个平安夜,我痛痛快快地让大家下了班各自嗨,然后理直气壮地犒劳了自己一顿大餐和一份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