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廢都》:保持內心純淨,方能出淤泥而不染。

賈平凹——《廢都》:保持內心純淨,方能出淤泥而不染。

無論哪個時代,性愛與利益永遠是G場主題。而《廢都》中,作者賈平凹先生更把這兩者融入到文人的範疇內,簡單直接地向世人展示了當今文人的文學環境。

賈平凹先生在《廢都》中給我們展示的G場、文學等領域的越來越經濟利益化,與當今社會的G僚腐敗如此之吻合。

他反感國人對於文學、知識的認知,對文人的利益化、腐敗化深惡痛絕,以各種隱喻的形式去諷刺那個時代社會的醜陋。

這種憎恨來源於他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思想和文學底蘊,面對社會的發展,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沒有人可以已自身的影響阻礙歷史潮流前進的步伐。

儘管社會前進的道路中遺留下骯髒的背影,但毋庸置疑,社會的整個層面還是獲得了空前的進步。

賈平凹先生對於社會的批判,其實也是很多人內心最深處的吶喊,只不過極大多數的人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而獲得生存之道,從而甘心“被腐化”。

誰能在這骯髒的社會中獨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

就像現在的文學與影視作品,各種的惡趣味與低俗,無不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也就是文學的經濟市場化。

精神世界的載體想要生存,依賴的是受眾的接受。而大部分的市場受眾已受到低俗思想的侵蝕,這也是整個社會精神文明日益腐爛的根本原因。

很簡單,就如現在的綜藝節目,無聊的劇本與錯誤的價值觀,簡直毫無意義。

無論是當下社會盛行的流量明星,還是經驗老道,有很好知名度的影視紅人,為了博得市場曝光率,迎合年輕一代的審美觀而成為了一個賣萌的智障。

儘管老賈的吶喊的聲音是如此的高亢嘹亮,但在這歷史的滾滾洪流當中,確實如此的渺小,還沒來得及傳播,就被扼殺在搖籃裡。

部分獲得了救贖的讀者,卻也只從內心深入去認同,去感受精神的洗禮。但迴歸現實,卻也只能帶上虛偽的面具,迎合這個腐敗的社會環境。

那麼,面對這麼一個社會,就沒有了生存的意義了嗎?

不,環境無力改變,但自身的思想與生存之道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如何在骯髒不已的環境裡活出蓮花般的妖豔。

自己看著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