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閱讀推廣|丁雲:詩教推廣路上的追夢人

一條路,走了十年,還要繼續往前走;一個夢,做了十年,還要繼續去做。丁雲——揚州市邗江區實驗學校的一位教師,堅守在童年的天空下,不忘初心,為孩子寫詩,教孩子寫詩,積極推進詩教進校園,在江蘇乃至全國,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大閱讀推廣|丁雲:詩教推廣路上的追夢人


潛心創作,碩果累累

她是一個詩人,一個作家,她是江蘇省作家協會成員,邗江區作協副主席,也揚州市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十幾年來,堅持寫作,創作了大量的童詩。她的詩作《標點符號》《媽媽有多大》等詩作深受全國小朋友們的喜愛。她的詩清新活潑,富有童趣,有一種獨特的美感。正如浙江師範大學教授周曉波教授所言:“丁雲老師把詩融入生命中去,成為一種需要,一種生存方式;她努力探尋童年,激發童心”她的詩作與孩子的生活無縫對接,充滿了絢麗和天真之美。。她的新作組詩《小小的春天》從數千首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喜獲2017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組詩《媽媽有多大》喜獲首屆親近母語全國小學教師兒童文學徵文大賽一等獎;《秋天在田野間散步》獲中國童詩首獎、《春天的飛鳥》獲首屆“學友園杯”全國中小學幼兒教師兒童文學創作大賽優秀作品等獎,詩作《風》選入了澳門的小學教材。她的作品散見《兒童文學》《少年文藝》《讀友》《意林》《童話世界》《紅蜻蜓》《閱讀》《七彩語文》等刊物;作品入選《中外兒童詩精選》《新語文讀本》《最美童詩童畫》《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中國兒歌大全》《年度兒童文學讀本》《世界最美兒童詩集·中國卷》等多種選本,成為小學教師中入選詩選最多的一名教師。她還著有個人兒童詩集《秋天在田野間散步》《跟著蒲公英旅行》《住在一朵花裡》。

精心育苗,桃李競妍

她是一名詩人教師,立志要用童詩守護孩子的童心。憑著一個詩人的敏感,在大量的讀寫之間,她發現了孩子與童詩之間的某種神秘的聯繫。孩子的直覺思維,對世界最直接最單純的認知,構成了獨特的美感;孩子們爛漫的想法,稀奇古怪的想象,腦洞大開的思維,成為了兒童審美的一個高度,也可能是一個成人永遠無法企及的領域。於是,她從自己的班級開始,一點點做嘗試。一首詩,一節課,一個社團,一個詩社,她試圖用詩歌擦亮孩子們的眼睛。她的弟子們也開始寫作,用分行的文字來發現自然,歌詠生活,記錄想象。辛勤的汗水澆灌出美麗的詩花,她的學生曾獲七彩風童詩童話徵文一等獎、曾獲首屆中國童詩崇文獎優秀獎,並編入詩集《春天的歌喉》,孩子們的詩作的詩作也頻頻見報刊雜誌,《兒童時代》《小學生作文》《小學生創新作文》《天天作文》《七彩語文》《新語文學習》《語言文字報》《小學生拼音報》《少年智力開發報》《少年日報》《學苑新報》《語文週報》《小學生閱讀報》《閱讀》《七彩語文》《童話世界》《少年詩刊》《延河》等等都留下了孩子們的作品。在福建少兒社的“春風十里 不如讀詩”活動中,小詩人呂儀寧、韋一、丁睿康、張子潔,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被“十佳桂冠小詩人”。在第五屆王晟中國兒童詩歌大賽中,葛軒承同學榮獲兒童組優秀獎,本人也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在首屆“我愛詩歌”——全國99小詩人評選活動中,她的學生多人獲獎,本人也榮獲教師指導獎,孩子們的詩也收到《我愛詩歌》童詩集中。在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詩歌教育委員會舉辦 “全國首屆童詩大賽”中,陳黛兒,張曦文獲一等獎,馬雨軒獲三等獎,胡譯文、高瀾鑫、周貝熙獲優秀獎。陳黛兒還有幸被中國著名詩人收為小弟子。鄭理元、呂儀寧、劉玥昕、張子潔、夏藝菲、朱家樂等同學的詩入選《讀孩子的詩》,韓昊、陳可馨等同學的詩入選《這不是童詩》;周欒妍同學也榮獲了“六一當代小詩人”的稱號。在剛剛閉幕的第三屆童心裡的詩篇大賽中,在十萬多首參賽作品中,陳善揚同學榮獲二等獎,還有4名弟子榮獲優秀獎。丁雲老師和陳善揚同學還應邀參加在常州舉行頒獎盛典,而在江蘇省第二屆“童心裡的詩篇”童詩大賽中,她的學生周貝熙同學榮獲二等獎,丁老師也榮獲優秀指導教師。丁雲老師和獲獎的同學都應邀參加第二屆、第三屆的頒獎盛典。頒獎盛典在江蘇教育頻道,卡通優漫,荔枝新聞同步播出,丁雲老師和她的弟子也登臺亮相,頻頻出鏡。

潛心研究,著書立說

她也是一個研究者,在教學中,寫作、閱讀、思考,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從親近母語子課題研究順利結題並榮獲一等獎,區微課題研究,到目前主持的市級立項課題《童詩的閱讀寫作教學》,一路前行,一路思考,一路探究。她的論著《兒童天生就是詩人》一書成為全國詩教的啟蒙之作,並於2017年第四次印刷。基於實證研究的《丁雲童詩課堂》也於2019年5月出版,成為全國詩教老師的必備教材。同時一些教學思考的文章也陸續在《中國教育報》《福建教育》《閱讀》《語文教學》等報刊雜誌上發表。在《小學生作文》《閱讀》《拼音報》等報刊雜誌開設專欄,推薦兒童詩教學。曾經獲得邗江區首次和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年度優秀運作課題”等各種殊榮。

全國推廣,詩韻悠長

她也是全國知名詩教推廣人。是全國詩教聯盟講師團導師,是江蘇省詩教聯盟核心講師團成員,也是江蘇省第二師範學院詩歌教育研究中心客座講師。江蘇省“蘇派作文教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她深諳童詩的美妙、童詩的秘密,她擅長用分行的文字來記錄童年七彩的夢。先後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浙江、福建、四川、江蘇、江西、貴州、安徽、雲南等省市進行兒童詩教學的現場展示和講座,為大陸的詩教儘自己的一點力量。在2015年,重慶童詩年會特地為丁雲老師舉辦了丁雲老師童詩創作和教學研討會,《重慶晨報》《揚州晚報》《揚州日報》《邗江報》都做了專題報道。不管是雲南的騰衝還是大理,還是四川成都,或是大別山希望小學,還是廣東大劇院,或是福州少兒圖書館,都留下了丁雲老師親切而又溫柔的授課的聲音。不管是“千人萬課”的教學現場,還是國際兒童閱讀論壇,不論是江蘇詩教聯盟活動,還是《小學語文教師》雜誌主辦,不管是廣東擔當者行動教育中心主辦,還是國際救助兒童會主辦,總是能看見丁雲老師的身影,跟孩子們交流,跟老師們探討。用自己的聲音,自己的思想,去引導,去啟發,去點燃。

這麼多年來,她熱心公益事業,多次參加公益組織的培訓活動,作為擔當者公益中心的一名領航員,她每年都會到邊遠山區,給山區的老師分享自己的童詩教學的經驗,給山區的孩子帶去活潑靈動的童詩課堂。就這樣,不斷行走,不斷思考,她的童詩的創作課堂中獨具特色,並形成了自己睿智、幽默、輕鬆的教學風格,在全國有一定的知名度。

在這樣的網絡年代,她還利用網絡平臺推廣童詩,在喜馬拉雅為孩子們讀詩,在各種網絡平臺,在“宜振談詩教”,在“今晚童詩約”,在各類微信公眾號,在微信群裡讀詩,講詩,把童詩的美好撒入每個孩子的心田。目前,丁雲的弟子已經遍佈全國,遠到黑龍江、香港、新疆、澳門……2020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她受邀在多家網絡平臺進行公益講座,授課,帶著全國的孩子來寫詩。孩子們紛紛響應,寫出了很多感人肺腑的童詩,並在網絡上引起熱議。孩子們的抗“疫”小詩被多加微信公眾號推出:童心裡的詩篇、詩錨、今晚童詩約、楊帆,還被推送到而來今日頭條……她的事蹟還發表在廣播電視報上,她指導的學生的抗疫小詩,還被多家出版社、雜誌選中,引發了極大的社會關注度,也對孩子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就這樣,丁雲老師幾乎成了童詩教學的代言人,而作為她的弟子們也在各大平臺紛紛亮相。從紙質媒體到網絡平臺,詩意就這樣鋪滿了丁雲老師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