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昕”們的焦慮

“吳昕”們的焦慮

吳昕在芒果臺《我家那閨女》裡哭了。與一般的女星不同,她講到自己“特別無力”,這種無力感,是縈繞在每個人心頭的焦慮,觀眾似乎由此找到某種共鳴。

她焦慮,36歲的自己在衰老,“當一個九八年的往你旁邊一站,你就會覺得(自己是)阿姨。”還未上位,後輩早已虎視眈眈。

她焦慮,仍然感情無所寄託,卻仍保持著小女生心態,一定要較勁找個80後,正如秦海璐說的“她自己需要別人來照顧”。

她焦慮,自己是快樂家族裡最沒存在感的一個,自己的節目被砍掉,傷心落淚,覺得自己不夠好,甚至連節目宣傳都不好意思發。

而她應對的方式呢?不停往嘴裡塞各種保健品,名目繁多的花式養生(兩期節目換了倆泡腳盆,還有形如頭盔的頭部按摩儀),琳琅滿目的面部保養……對於我這種中年直男,簡直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這些手段之於她的焦慮,卻是飲鴆止渴。“柳飄飄“寫過一篇《吳昕,別哭》,評價吳昕的焦慮來自於她的較勁,她本身是個要強的姑娘,但快樂大本營給了她一個花瓶的”人設“,或者讓她在綜藝中耍寶。這與她的性格不符,但她堅持下來並”肉眼可見地進步了“。

自我表達與工作要求的“擰巴“,讓吳昕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和不適,娛樂圈的譭譽參半,讓在乎別人看法的吳昕產生了焦慮。按照柳飄飄的說法,” 吳昕的焦慮,或許是我們普世的焦慮。我們努力,我們戰鬥,我們可笑又可歌可泣地堅持著某種東西。但,隨著年紀越大,這種東西一定是要說服自己的,是能和自己自洽的。“

我理解這種焦慮的普遍性,但不認為是普世的。

也許吳昕的焦慮,只是節目組的效果。但仔細觀察她的生活,與其他幾位嘉賓相比,我依然可以感受到蒼白和空洞。

她宅在陳設精緻的房間裡,終日沉浸在面膜、保健品、泡腳的包圍中(如果這是節目組的安排,我寧可不要),嘉賓們感嘆她的“宅“。宅並不重要,但是宅在家裡做什麼?除了泡腳時偶然翻了翻書,我沒有看到她有任何閱讀的習慣,連袁姍姍都要表現自己學習讀書的一面,宅在家裡的吳昕卻只會佛系養生。

主持人不僅需要技巧,更需要內涵與機敏,這些特質往往是通過大量閱讀來積累的。不甘於自己“公主“、”花瓶“的人設,但卻始終致力於自己的臉,而不是腦,這不是南轅北轍嗎?

好,閱讀並不是唯一獲取知識的方式,吳昕除了主持,還向表演方向進軍。國產《深夜食堂》裡吃方便麵的誇張表情,為她招黑不少。那麼,您在業餘時間看看電影啊,那麼多經典的大師作品,敘事技巧、鏡頭語言,再到演員的表演,這難道不是最好的學習機會嗎?

不喜歡看電影,也行,您可以聽聽音樂跳跳舞,《新武林大會》裡表現優異,歌舞是否也是一條發展道路呢?明星動不動多棲發展,如果喜愛唱跳,這條路也是娛樂圈的必備技能啊。

再不濟,您看綜藝都行。歐美、日韓、港臺綜藝都有自己的特點,芒果臺自己也時常拿來。綜藝發展的趨勢如何,如何針對中國市場,吳昕應該是站在潮頭的主持人。我想起李詠當年努力拿到英國綜藝的版權,創造出幸運52這樣的爆款。對自身業務的敏感和學習,不是題中之義嗎?

最後的最後,讀書、電影、音樂、綜藝都不喜歡,哪怕變成一個自嗨的文青,看個藝術展、發個ins、喝杯咖啡,既然衣食無憂,何不雲淡風輕。

這種蒼白的焦慮,或許普遍,但不應普世。

我承認結構性焦慮的存在,但吳昕的眼淚,卻不屬於這個範疇,也無法引起我的通感。她有好的平臺與資質,卻在忙碌中揮霍著時光。倘若她把花在保健品與泡腳的時間用來學習,進,可獲得如汪涵何炅一樣的世俗成功;退,可變成獨立自由的女性,內心充實而不活在他人的評判中。

吳昕式的焦慮和擰巴,不在於慾望和能力之間的鴻溝,而是努力修補妝容、以容顏取悅大眾,卻擔憂色衰而愛弛。每個人都有愛美的權利與自由,但真正的自洽,來自於內心的豐盛。

推動我們前進的,不應該是焦慮,而是熱愛。這句話有點雞湯,但我們太容易被焦慮、被應該做的事、被他人的評價推著走,迷失於金玉其外的世界。活成“應該“的樣子,卻活不成自己,整容手術、保健品、羅胖……這些產品由是找到商機。

這也不能全怪吳昕,掙脫既定模式,需要更強的勇氣和能力。《我家那閨女》第二集,主持人維嘉問四個爸爸,所有人都認為,女兒應該嫁人生娃,過一種“正常“的生活。

且不用女權的觀點來分析,單純把某種“正常“作為唯一目的,就挺不正常。中國的父母,代表了整個社會對人的期待和規訓,賦予幸福單一維度的定義,任何偏離都可能衍生焦慮。然而,這些父親,還有《我家那兒子》裡的母親們,大多仍然以外在標準來面對兒女時,這種焦慮的轉嫁代際遺傳,就變成一種必然。

吳昕與好友們的聚會,變成了討論如何對付父母抱孫子的願望。那一刻,這些衣著光鮮的時代女性,感受到的,卻是來自於上一個時代的壓力。

吳昕的焦慮,因此顯得虛幻又現實。一方面放棄抵抗,任由自己變得空洞和蒼白,另一方面又在“應該“的陰霾下,活得絕望而無力。

我們都是“正常“的病人。成長不應該是變成熟練的零件、精緻的花瓶,而是獨立思考自由快樂的人。

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祝我們好運。

我是非典型佛教徒

針砭時弊 不捨慈悲

理性思考 不許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