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澇拒絕導盲犬進入,網友:殘障人士出門太難


近日,“海底撈拒絕盲人帶導盲犬進海底撈”的視頻引起熱議。到底怎麼回事?

海底澇拒絕導盲犬進入,網友:殘障人士出門太難


海底澇拒絕導盲犬進入,網友:殘障人士出門太難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女子和朋友前往海底撈吃飯,朋友攜帶的導盲犬被海底撈工作人員拒絕入內,女子稱導盲犬屬於工作犬,且帶有證件。但海底撈的工作人員表示,她已經進行了相關申請,但是還是說不允許導盲犬進入店中。迎賓人員仍然告知寵物犬不能進入餐廳。

當這名顧客提出要走時,工作人員留下了她們的聯繫方式,稱有結果了會聯繫她們。隨後的多天內均未得到回信,知道她們在網上發了這個視頻,才得到海底撈的回覆。

該店的店主表示他前段時間出差了,也是由於員工培訓不到位,才造成了那天的事件發生。海底撈的客服人員表示,正常情況下,持有相關證件的情況下,導盲犬是允許出入公共場所的。

根據我國《殘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八條和《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盲人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供無障礙服務,但實際發展卻有些滯後。

關於導盲犬

公開資料顯示,導盲犬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狗,是工作犬的一種。經過訓練後的導盲犬可幫助盲人去學校、商店、洗衣店、街心花園等。它們習慣於頸圈、導盲牽引帶和其他配件的約束,懂得很多口令,可以帶領盲人安全地走路,當遇到障礙和需要拐彎時,會引導主人停下以免發生危險。

最常見的品種為拉布拉多、黃金獵犬、德國狼犬、貴賓犬〈不是臺灣常見的迷你品〉,或是有計劃育種而交配的。在中國,一般接受導盲訓練的小狗分屬兩個犬種———金毛獵犬和拉布拉多犬。據介紹,“這兩種狗體型適中,便於牽引;性格溫馴平和,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響,不會隨便離開自己的主人”。

值得一提的是,導盲犬的培訓過程長達18個月,綜合費用達2.5-3萬美元。導盲犬的工作壽命可達8-10年。培訓是從小狗出生後2個月就開始了。

延伸閱讀:導盲犬普及之路尚遠

其實類似事件還有很多。

此前,有媒體報道過合肥首隻導盲犬的新聞。2019年5月15日,呂付和其他幾位盲人朋友一起,帶著導盲犬出遠門,卻遭遇公交車不讓上,出租車直接拒載的窘境。

2019年5月15日上午,盲人朋友呂付和娟娟帶著導盲犬一起出行,需要坐公交車前往。“車停在我們面前,導盲犬站在前面帶著我和她的主人排隊,排到我們上車時,司機突然關上了車門。”娟娟告訴記者,在她們的再三要求下,司機打開了車門說,“今天你們帶狗上車,我就不開車了。”娟娟告訴記者,這時車上的乘客有些著急,開始埋怨。娟娟耐心地跟司機解釋,她們帶的不是寵物犬,而是導盲犬,法律規定導盲犬可以乘坐任何交通工具。經過一番交涉之後,司機下車撥打了公交公司電話,最終讓導盲犬上車。

辦完事,呂付和娟娟準備打車回去,她們在路邊隨手攔了一輛出租車,司機一看到導盲犬,又一次拒載,無論呂付和娟娟如何解釋,出租車司機還是揚長而去。“最終我們在網上約車,才順利回家。”

呂付告訴記者,通常她帶導盲犬上公交車或者去公眾場所,都會給狗穿上工作服,導盲犬證等證件也會隨身攜帶,不過工作人員很少會要求看這些證件,“有人就直接衝我喊:狗不能帶上車”。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呂付就會費上一番工夫解釋。記者從合肥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處瞭解到,對於盲人攜帶導盲犬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儘管有一些法規支持,但仍缺乏具體執行的明文細則,執行起來仍有困難。

“合肥目前只有這一條導盲犬,遇到的概率很低,很多公交司機不清楚相關規定,故出現了導盲犬上不去車的情況,今後我們會強化這方面的宣傳培訓,給盲人朋友創造良好的出行空間。”合肥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