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產1萬斤,今年豐收卻成燙手山芋,2毛1斤難賣,產地堆積如小山

這幾天的氣溫有點反常,前幾天還是30多度的高溫,多地刷新了歷年5月份同期高溫的記錄,有些地方甚至直接飆到了40℃的高溫。而緊隨其後就來了大降溫,新一輪的降雨天氣也要來到。並且北方有些地方甚至還在立夏前夕出現了冰雹、降雪的天氣。而對於雲南元謀縣的一些農民來說,最不願看到的就是降雨了,因為有一種作物今年迎來了豐收卻成為了“燙手山芋”,往年4毛一斤不愁賣,今年跌到2毛了卻賣不動,在產地堆積如山,種植戶一個個是心急如焚。

畝產1萬斤,今年豐收卻成燙手山芋,2毛1斤難賣,產地堆積如小山

提到元謀縣,估計很多人都會先想到歷史書上的元謀人,這是中國人的“祖先”。而在當地有一種特產在全國也很出名,那就是洋蔥了。這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種蔬菜,也是人們菜籃子中常見的蔬菜之一。這種蔬菜具有產量高、耐存儲的特點,在我國也是廣泛種植,而元謀縣就是洋蔥的主要產區之一。

畝產1萬斤,今年豐收卻成燙手山芋,2毛1斤難賣,產地堆積如小山

元謀縣素有“天然溫室”之稱,這也為洋蔥的生產、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這裡所種植的洋蔥是全國上市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全國洋蔥主產區之一。洋蔥這種蔬菜的產量相對來說是不錯的,管理得當一般能達到1萬斤,而稍微差一點也能達到8000多斤。因為食用的人群很多,再加上上市早的優勢,這裡所產的洋蔥不僅國內很受歡迎,而且還遠銷日本、韓國等幾十個國家。

畝產1萬斤,今年豐收卻成燙手山芋,2毛1斤難賣,產地堆積如小山

現在正是洋蔥大量上市的季節,並且因為去年冬季暖和,而春天天氣不錯,今年的洋蔥是迎來了大豐收。但是豐收的洋蔥卻成為了燙手山芋,其價格更是跌入了谷底。數據顯示,在4月份的時候雲南的洋蔥收購的均價已經跌到了2毛錢一斤,環比上個月下滑了43.24%,而同比去年則下滑了75.86%。但是即便是這麼低的價格,當地的洋蔥依然銷售難。採收好的洋蔥在地裡堆積如小山,種植戶們一個個是心急如焚。

畝產1萬斤,今年豐收卻成燙手山芋,2毛1斤難賣,產地堆積如小山

至於今年的洋蔥為何如此難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在疫情的影響之下,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是“孤島”。而當地所種植的洋蔥,其中一大部分就是出口國外。但是今年卻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往年出口的洋蔥,精確無法再出口銷售。再加上疫情對國內消費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餐飲企業復工不多。另外今年大蒜的行情也不好,好些收購商也不願意收購洋蔥了。但是今年的洋蔥卻豐產了,所以才出現了低到2毛錢一斤也難賣的情況。

畝產1萬斤,今年豐收卻成燙手山芋,2毛1斤難賣,產地堆積如小山

據種植戶介紹,雖然洋蔥和大蒜一樣是耐存儲的,但是在地裡的洋蔥如果不能及時採挖出來賣出去,那就會爛在地裡。尤其是現在立夏就到了,雷雨天氣就要增多了,這更不利於洋蔥的保存,會加速腐爛。只有把它們賣出去,或者是放到冷庫裡面存儲起來,不然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洋蔥,就全要爛在地裡了。

畝產1萬斤,今年豐收卻成燙手山芋,2毛1斤難賣,產地堆積如小山

有種植的農民算了一筆賬,在往年洋蔥能賣到4毛錢一斤。就算是畝產8000,畝產值也有3200元,再去掉種植和人工成本2500元左右,一畝地的淨收入700多元。而今年雖然豐收了,但是收購商少了,價格也低了很多,按照2毛錢一斤,畝產一萬斤也就是2000元產值,而成本就要2700元左右,算下來一畝地就要虧損700元,農民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不過為了幫助當地的農民解決這個難題,各方也在想辦法,其中好些明星義務賣貨、轉發,媒體幫助報道,情況也得到了一定的好轉,但是依然還有一大部分的洋蔥亟待銷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