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是不是個好皇帝?

建文帝就是朱允炆,是太祖朱元璋的孫子,太子朱標的兒子,明成祖朱棣的侄子。朱元璋本來是要把皇位傳給朱標的,但可惜的是朱標比他死的早,所以按照“立嫡立長”的規矩,加上對朱標之死的痛惜,最後朱元璋把皇位隔代傳給了孫子朱允炆,是為建文帝。

後來,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城破之後,朱允炆下落不明,其在位的時間不過四年。朱棣當了皇帝后,就銷燬了關於建文帝的一切資料,所以後人幾乎很少看到有關他的真實記載,既沒有功勞記載,也沒有過失記載。但反過來想一想,如果建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以朱棣篡位的身份而言,若能抓到建文帝一丁半點的過失,肯定是要大肆宣揚的,現在我們看不到建文帝的過失記載,豈不是反向證明了建文帝其實是一個好皇帝。

建文帝是不是個好皇帝?

根據史料記載,建文帝雖然僅僅在位四年,但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消除了朱元璋在位時的一些弊端,比如太祖時期政治層面管理比較嚴苛,刑罰較重,建文帝登基後,廢除了較為嚴苛的七十三條刑罰,使明朝所有受刑罰之人只有明太祖時期的三成。進行了裁軍,放很多軍人回家種地,發展生產。進行了稅賦的改革,減少稅種,減輕稅賦比例,尤其是降低了江浙一帶的重賦,為明朝的民生髮展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明史講義》記載:甫即位,詔:“興州、營州、開平諸衛軍,全家在伍者免一人;天下衛所軍,單丁者放為民。”是年十二月,賜天下明年田租之半,釋黥軍及囚徒還鄉里。此等皆不易得之仁政。尤重大者,二年二月,均江、浙田賦,詔曰:“國家有惟正之供,江、浙賦獨重,而蘇、松官田悉準私稅,用懲一時,豈可為定則?今悉與減免,畝毋逾一斗;蘇、松人仍得官戶部。”此為善補太祖之過,深得帝王平均全國人民之意。


建文帝是不是個好皇帝?

另外,建文帝的胸懷也很寬大。《明史﹒尹昌隆傳》記載了這樣一件小事,有一天建文帝因為身體有恙,沒有上朝,當時就有個大臣批評他說,太陽都出來這麼久了你還不來上朝,大臣們等了很久很疲憊,如果這件事傳出去,對你的統治很不利啊。按說這話說的很不客氣了,但建文帝不僅沒有怪罪尹昌隆,還表揚了他,不僅表揚了他,還讓禮部把這件事昭告天下,讓大家知道這是皇帝的過錯。

《尹昌隆傳》:“帝初即位,視朝晏,昌隆疏諫曰:‘高皇帝雞鳴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臨百官。陛下宜追繩祖武,兢兢業業,憂勤萬幾。今日上數刻,猶未臨朝,群臣宿衛,疲於伺候,曠廢職業,上下懈弛,播之天下,傳之四裔,非社稷福也。’帝曰:‘昌隆言切直,禮部其宣示天下,使知朕過。’”

從這件事來看,建文帝的胸懷是很大的。尹昌隆上書責備皇帝的時候,有大臣替皇帝辯解,說建文帝是因為有病才沒有上朝的,不能說是有過失。但建文帝壓根沒有提這個茬,他的意思是就算我身體有病,也不是我不能上朝的理由。這在古代帝王裡是非常難得的,與此相對應的是,清朝嘉慶年間,也發生了一件類似的事情,有個大臣叫洪亮吉也是上書批評皇帝上朝晚了,結果被嘉慶帝嚴旨立斬,臨刑時改為流放,後來又赦免了他。這件事被清朝史官大肆表揚,說這是嘉慶的盛德。比較一下,就可以知道建文帝的納諫是多麼難得了。


建文帝是不是個好皇帝?

從以上內容來看,建文帝的施政措施是比較得當的,本人又很謙遜,胸懷也很廣闊,應該算得上是一位好皇帝。“開創有功,守成有德。”太祖朱元璋開國之後,國家需要的其實是一位能夠守成的皇帝,而不是朱棣那樣的開國之君,這對國家繁榮、社會進步、人民生息是最有利的。可惜,建文帝在別的方面都做得很好,唯有在削藩一事上操之過急,加上用人不當,導致了朱棣發動“靖難之變”,自己也國破家亡。假使建文帝能像漢武帝那樣,緩緩圖之,則朱棣未必敢造反,也未必能造反成功,大明歷史的走向又不一樣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