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距離朱棣最後一次北伐僅僅二十餘年,明朝餘威還在,為何還會敗得那麼慘?

犀木鞦韆



說實話,土木堡之變發生的時候,距離朱棣最後一次率大軍北征才25年,這個千真萬確。土木堡之變發生在1449年農曆八月,朱棣最後一次北征回來是在1424年農曆七月,朱棣病死在班師回朝的路上,去世的地點叫榆木川,現在的烏珠穆沁地域內。

當年四月,朱棣從北京出發的時候,雖然已經64歲的年齡了,但還是信心滿滿,志在必得,率領數十萬大軍和後勤人員出發,一路向北前進。但是,蒙古人聽說朱棣率軍御駕親征,竟然一路北逃,躲得遠遠的,嚇破了膽。

朱棣大軍一路上根本都找不到蒙古人的影子,到了農曆七月,塞外的秋天開始冷了,為此班師,但就在回來的路上,朱棣不幸暴病在路上去世。

朱棣去世後,兒子明仁宗朱高熾即位,11個月後,朱高熾又因病去世,接下來就是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即位,朱瞻基27歲登基,37歲暴病而亡。朱棣搶建文帝的皇位,還是有報應的,兒孫不斷英年早逝。朱瞻基在位時期,採取戰略收縮,發展民生,開展政治體制改革,完善內閣制和司禮監製度,但是武備卻不夠重視。

朱瞻基將皇位交給了9歲的長子朱祁鎮,一開始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輔助,內閣楊士奇、楊榮等具體負責,小心翼翼過日子,不主動惹事,總體上也還好,平定了福建鄧茂七起義和西南麓川叛亂。就在明英宗長大成人,內部起義叛亂基本擺平的時候,北方的瓦剌部開始大規模越過長城一線搶掠殺人,這和貿易問題有關係,和明朝對他們的賞賜也有關係。

年輕的明英宗朱祁鎮很是氣憤,從太祖高皇帝以來,都是我大明朝攆著你每這些兔崽子打,這下好了,我不打你每,你每倒是找上門來了。好,就給你們教訓教訓,讓你每長點記性。於是,22歲的明英宗朱祁鎮趕緊調兵遣將,集結了20大軍,這20萬大軍有3萬多騎兵,6萬多火槍部隊。

這支部隊的戰鬥力本來是很驚人的,但是,因為一系列的指揮失誤,搞得軍心渙散,部隊的陣型除了問題,加上沒有控制水源地,結果處處被動,被瓦剌的騎兵各個擊破,3萬騎兵和6萬火槍部隊傷亡過半,一個多月後,明朝地方官打掃戰場時還撿到3萬多支火槍,並報告朝廷。此戰明朝出動的軍隊總數傷亡近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5個尚書戰死(禮部尚書沒去,因為年事太高了)。

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國家承平日久,北方的部隊久未實戰,日常訓練也有問題,以至於一旦上戰場就不能協同和有效應對。

2.南方的戰事牽制了一部分軍事力量,不少精銳在南方剿匪,沒能一起出徵。

3.戰場的統帥權在不諳世事、不諳軍事的朱祁鎮和完全沒有軍事經驗的太監王振手裡,現場指揮混亂,以至於被瓦剌的5萬騎兵分割消滅。

有人說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有點道理但不一定對。但可以肯定,這次變故的確在政治和軍事力量上讓明朝遭遇了很大損失,也導致景泰帝和英宗天順朝比較混亂,廢太子事件、奪門之變、殺于謙等等,昏招跌出。加之,國家一批德高望重的武將和勳貴殉國,成熟的政治秩序出現中斷,此後文官不斷做大,到英宗的兒子成化皇帝時,他不得不加強特務統治,以便壓制文官。


坐看東南了


土木堡之變明軍的慘敗,並不在於明軍戰鬥力下降,而是在於這次戰爭的發起出現了極其嚴重的組織問題。

蒙古瓦剌的叛犯,實際上是歷史必然,逐漸強大起來的瓦剌,或因為歷史榮耀,或因其擴張需求,都會南下掠明,所以這張戰爭是無可避免的事情,王振決定發起戰爭再原則上講沒有錯誤。

讓明英宗親征,這一點,其實也沒有問題,明太祖、成祖都曾多次親征,(當然人家是大戰略指揮家)英宗雖然不具備這方面的才能,但親征也能鼓舞軍隊士氣,對戰勝強敵有一定的幫助。

真正的問題是出在這次作戰組織匆忙,毫無經驗的王振一言而決,趕鴨子上架一般驅趕著各路大軍集結,又匆忙奔赴前線。25萬大軍的組織,從7月初也先兵分兩路進攻大明,到7月16日明軍集結出發,整個戰爭準備時間才十幾天,到底是明廷組織能力突破天際,還是毫無協調性地倉促集結大軍?

王振的打算,估計也不是真的去跟也先幹一架,而是以“50萬”大軍的聲勢嚇退也先。倉促調來的25萬人馬幾乎沒有後勤準備,出發前兩天,才給每個士兵發放了1兩白銀及衣物、炒麥等物質,而這些軍隊屬於京畿附近的衛所兵,長期屯田,兵器殘破,武器是從武庫中臨時拿出來的,平時捨不得給的先進火器也匆忙拿出來配給部隊,為了運送物資,給每3個士兵配備了1頭毛驢,隊伍中人驢摻雜,混亂不堪。、

士兵不熟悉裝備,沒有任何後勤保障措施,明軍就匆匆上路了,毫無計劃地25萬人一路行陣如蟻,首尾難顧,而隨從出發的大臣們,有一小撮密議,企圖謀殺王振,再勸阻英宗,但又因為恐懼王振,就沒有實行。

到了前線,即便如英國公張輔這樣的將門之後,都要屈膝於王振身前,而文武大臣們,都沒有參與軍政事務的權力,由此就導致了戰爭還沒有開始,大家就已經亂起來了。

這般行軍,才過了十天,就已經斷糧了,兵部尚書鄺野等力勸回軍,卻被王振“罰跪草中至天黑”。王振在軍中專斷獨行,但遺憾的是他在軍事上完全是個大草包。

7月24日,也先偵察到了明軍主力出征的情形,於是佯裝畏懼,主動北撤,隱蔽埋伏在塞外,縱明軍驕兵,一次尋找最佳作戰時機。而此時抵達戰區的明軍,看到屍橫遍野,加上又累又餓,人人恐懼,皆無戰意。

8月1日,沐雨櫛風、飢餓疲憊的明軍終於趕到了大同,但沒有看到瓦剌軍的蹤影,到這個時候,王振還要耀武揚威,要求軍隊繼續向北進軍,以此炫耀軍威。後來大同的鎮守太監郭敬向王振秘密報告了大同守軍與瓦剌軍交戰慘敗的情景,再加上從出征開始一直下大雨,到了大同又開始下暴雨,王振這才決定撤軍回京。

回京主要兩條路線一條經河北易縣紫荊嶺上的紫荊關,一條經宣府返回。走第一條路雖然路途遙遠,但易於避開瓦剌追兵,於是王振決定走第一條路,當然走這條路還有個原因,那就是王振打算順道回老家山西蔚州過一把錦衣還鄉的癮。

但當大軍行進了40裡的時候,王振突然想到,大軍路過時會踩壞家鄉的莊稼,於是便下令全軍折返北上,改走第二條路,這樣一來,使得整個部隊拐了一個彎,正好把明軍的側翼暴露在瓦剌的攻擊之下。

而且,這一路道路崎嶇,並不好走,也先也十分精準地把握到了明軍“拐彎”這個機會,迅速發起進攻,疲憊不堪的明軍匆忙之下迎戰,首尾不能相顧,先是後衛軍吳克忠部直接全軍覆沒,其後又是匆忙前去迎敵的成國公朱勇4萬軍隊,遇到也先的埋伏,再次全軍覆沒。

到了8月14日,驚恐萬狀、又飢又渴的明軍退至土木堡,而土木堡距離懷來城僅20餘里,如果及時退入城中,明軍不會全軍覆沒,但為了等王振的千餘輛輜重車,並沒有進入懷來城,鄺野急忙上疏,希望英宗迅速進入居庸關,並派精兵斷後,然而王振沒有報告英宗,鄺野要求直接求見英宗,卻被王振斥責,最後被拽出大營。就這樣,英宗只好同十幾萬大軍在曠野露營,瓦剌軍分數路包抄而來,將土木堡團團圍住。

戰爭的結果自不必細說,明軍全軍覆沒,英宗被俘虜,對明軍而言最好的結果,就是坑爹的王振也死在了這場戰爭中,這可能是最好的消息了。

縱觀整個土木堡之敗的全過程,明軍沒有任何戰略意圖,沒有任何戰略規劃,匆忙上路,數次決策失誤,在缺糧的情況下,在王振這種肆意妄為的指揮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致命失誤,最終將25萬人白白葬送在了土木堡。

這不是一次明軍主動出擊與瓦剌的決戰,而是明軍在大太監王振的帶領下去邊關耀武揚威了一把之後,於回京的路途中,被人家找到弱點而殲滅,連遭遇戰都談不上,明軍全程都處於一種迷茫狀態,到了土木堡的時候,別說是戰鬥意志,估計已經開始懷疑人生了。


江畔初見月


土木堡之變明軍的慘敗,不是由於明軍士氣低落,也不是戰鬥力差,主要是組織與指揮方面發生錯誤。戰爭伊始,王振讓明英宗御駕親征,。“天子守國門”,明太祖、明成祖都曾多次親征過,親征能鼓舞軍隊士氣,滅敵威風,明英宗點頭後。


自7月初到7月16日明軍集結完25萬大軍(號稱50萬),並立即出發上路,整個戰爭準備時間不到半個月,一開始估計明中央就不想真槍實彈地禦敵於國門外,而是想虛張聲勢,以威壓人,把敵人嚇走;因為倉促調來的25萬人馬幾乎沒有後勤物流,出發前兩天,才給每個士兵1兩白銀及炒麥等等,也拿出了先進火器但沒訓練使用,還給每3個士兵配備了1頭毛驢作為運輸工具,準備工作如同兒戲。

士兵不懂得武器使用要領,部隊後勤無保障,明軍就浩浩蕩蕩地北上了,沒有經過整合集訓的25萬將士一路馬驢摻雜、推推搡搡、混亂不堪;而且不懂軍事的王振成為戰場最高指揮官,諸多文武大臣都沒有參與軍事的權力,並且在行軍路上,就已經斷糧了,兵部尚書鄺野力諫回軍,卻被王振“罰跪草中至天黑”,可笑嗎?


7月24日,能征慣戰的也先根據偵察到的情形,摸清了明軍心理,於是佯裝畏懼,撤兵塞外,縱敵深入;而早期抵達戰區的明軍,看到早期戰場上屍橫遍野,人人恐懼,士氣低落。

8月1日,長途奔波,飢餓疲憊的明軍終於抵達大同,沒發現瓦剌軍的蹤影,王振自我膨脹起來,還以為敵軍畏懼大明皇帝潛逃了;大同的鎮守太監是郭敬,他秘密向王振彙報了大同守軍與瓦剌軍交戰慘敗的場景,王振才有所清醒,再加上大雨滂沱,王振才決定撤軍回京。

王振虛榮心作祟:要部隊經自己老家山西蔚州回軍,顯示自己錦衣還鄉,可笑的是,當大軍行進了40裡的時候,王振害怕大軍會踩壞家鄉的莊稼,又下令全軍折返北上,改變路線,這樣一來,錯過了最佳撤軍時機!足智多謀的也先精準地把握到了明軍折返的機會,他果斷下達了攻擊命令,已被暴雨折磨成落湯雞的疲憊不堪的明軍匆忙迎戰,敗績立顯:先是後衛軍吳克忠部全軍覆沒,接著成國公朱勇4萬多人的軍隊再次全軍覆沒。



到了8月14日,潰不成軍的明軍退至土木堡,但為了等王振的千餘輛輜重車,皇帝並沒有進入懷來城,鄺野上疏讓英宗迅速進入居庸關,但王振沒有上報給英宗;英宗只好與軍隊在曠野露營;瓦剌軍迅速上包抄上來,將土木堡圍得鐵桶一般,導致明軍全軍覆沒,皇帝明英宗被俘。


整個土木堡之敗,明軍無戰略規劃,途中數次決策失誤,王振又瞎指揮,最終導致土木堡失敗!


希望星晨58298869


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御駕親征,率領二十萬精銳大軍出征,與瓦刺決戰。在這場戰爭中,明軍一敗塗地,最終在土木堡戰敗投降,明英宗被俘,文武中樞全部覆滅,而此時距明成祖朱棣北伐不過二十多年。那麼,還處於強盛時期的明軍,為何不敵數萬蒙古軍呢?

宦官王振,應當要對土木堡之變中明軍的失敗負起責任。明英宗極度寵信王振,甚至讓一切軍政事務都交由王振決斷。然而王振並沒有指揮大軍作戰的能力,他組織不當,導致前線的明軍混亂不堪。王振獨斷專行,拒絕其他文武大臣插手軍政事務,搞得眾人怨聲載道。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王振在退軍時擔心大軍損壞他的莊稼,因此屢次修改行軍路線,導致士兵疲憊不堪,最終被瓦刺大軍追上,明朝騎兵為斷後幾乎全軍覆沒。

在選擇撤退路線時,許多人一再要求撤入居庸關,然而王振卻一意孤行,將殘存部隊帶上缺水的土木堡,最終導致明軍陷入包圍,這才有了“土木堡之變”。儘管有許多人認為王振不過是替明英宗背鍋,但王振一路上指揮失誤,他作為指揮者對於這場戰爭的失敗有著無可推卸的責任。

當然,王振錯誤的指揮並不是明軍慘敗的唯一原因,明英宗的倉促準備亦為明軍的失敗埋下伏筆。明英宗朱祁鎮熱衷於指揮戰爭,但他的指揮能力卻遠不及他的先祖。在土木堡之變前,明英宗剛剛指揮數十萬明軍進攻西南叛亂的麓川土司,儘管明軍損失慘重,但明英宗還是因為成功平定叛亂而覺得自己堪比先祖。

瓦刺統帥也先犯邊以後,明英宗躍躍欲試,他堅持御駕親征,且極為倉促的集結部隊。從明英宗宣佈親征到上路,只用了兩天,不僅糧草沒有備齊,就連明軍編制都十分混亂,一路上軍紀鬆弛,明英宗甚至被迫下詔要求文武百官整頓軍紀。這樣的軍隊,如何是蒙古人的對手?

而更致命的是,明英宗不僅沒有指揮能力,還剛愎自用。明朝文官集團勢大,明英宗希望用這場戰爭證明自己的能力,同時進行權力清洗,從官員們手中奪回實權,為此明英宗將權力全部交給自己的心腹太監王振。然而不管是王振還是明英宗,都不擅長指揮軍隊,可是朱棣留下的眾多賢臣卻無法參與軍政事務。《明史》記載;“也先入犯,振導英宗親征,輔從行,不使預軍政。輔老矣,默默不敢言。”實際上不是張輔等人不敢言,而是不能言,明英宗已經將他們踢出權力中心。明英宗帶上他們不過是顧及面子,實際上沒有給予他們任何實權,這就導致明軍在潰不成軍時,卻沒有一位大臣能站出來力挽狂瀾。

而且,明軍號稱二十萬精銳,但其中水分極大。在土木堡之變前,西南麓川土司掀起叛亂,明英宗命京營大軍與九邊精銳前去平定。不久以後福建又發生叛亂,神機營主力前往平定。這兩場戰爭歷時數年,明軍雖然平定叛亂,但也損失慘重。

明朝羈縻衛所制度的衰敗,也是明朝失敗的原因。明朝的邊境政策本就存在問題,朱棣借用朵顏三衛時又承諾將蒙古高原東部地區封給他們,這就導致明朝北部的防禦線出現缺口。而且明朝的“羈縻衛所”制度在明成祖時就已經逐漸衰落,明英宗繼位以後,長城以北的許多土地被明朝放棄,衛所南遷,明朝失去了重要的戰略縱深,只能依靠長城進行防守。

同時,瓦刺在朱棣北伐以後迅速發展起來。明成祖的北伐雖然讓瓦刺損失慘重,但終究沒有徹底解決瓦刺,當明軍退軍以後,瓦刺再次活躍在明朝北方。在朱棣時期,蒙古存在韃靼和瓦剌兩個勢力,而明朝又增添了朵顏三衛。此時的明朝相當於主宰者,這三股勢力必須達到平衡,誰的勢力一旦過於強大,明軍就會插手進行削弱。韃靼和瓦剌以及兀良哈陷入內鬥,自然無法對明朝形成威脅。然而在明英宗時期,明朝的北方勢力不斷收縮,瓦刺趁機坐大。可是明英宗由於數次小規模衝突中明軍的勝利,而對瓦刺非常輕視,最終中了瓦刺的計謀。

當明軍行至大同時,瓦刺佯裝撤退,鎮守太監郭敬報告瓦刺是為引誘明軍深入,然而王振與明英宗依舊一意孤行,堅持北進。前線明軍戰敗以後,明英宗與王振慌亂撤退,卻數次更改行軍路線,最終狼狽逃到土木堡。瓦刺軍切斷土木堡水源,明軍飢渴難耐。也先派遣使臣詐和,並主動撤退,明英宗竟不疑有他,王振則下令移營就水。當士兵們接近河邊以後,一擁而上,混亂不堪。瓦刺軍趁機突襲,明軍潰不成軍,死於踩踏者不計其數。《天順日錄》當中記載:“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

最終明英宗被俘,王振被憤怒的明軍殺死,張輔等五十二名大臣都死於亂戰當中。這一戰導致明軍損失慘重,文武中樞全部覆滅,親歷戰爭的大臣李賢悲嘆道:“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可以說,如果不是于謙在北京率領守軍與蒙古死戰,明朝極有可能與北宋一樣,突然覆滅。

因此,土木堡之變中明軍的慘敗,不是偶然,而是多種因素導致的必然。明英宗的自大,王振的愚蠢,明軍的衰敗,都要為這場失敗負責。

《明史》

《天順日錄》李賢


歷史戰爭


明朝由盛轉衰的關鍵,其實就在這一場土木堡之變。明正統十四年八月,距離朱棣最後一次北伐僅僅過去了20多年。這個時候的大明王朝國家強盛、兵力充足,甚至還有先帝留下的餘威震懾中外。

然而,在明英宗朱祁鎮親自率領50萬大軍親征,途經土木堡之時,卻遭到蒙古瓦刺軍的突襲,隨行的大臣,還有幾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甚至明朝皇帝英宗也被俘虜,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變。這一場土木堡之變,成為了大明王朝的恥辱。

大明軍隊

大明自從開國以來,從未經歷過如此慘狀的敗仗,況且皇帝親征所帶領的軍隊,從人數到裝備,遠超過瓦刺軍,為何會輸得這麼慘呢?

第一點:帶兵打仗者完全不懂兵法。當時的大軍統帥是王振,他是朱祁鎮的老師,雖然是一個宦官,卻被皇帝稱為“王先生”,甚至將一切的軍事大權都交於他的手中。

然而,王振從來沒有接觸過軍事戰鬥,他只是一個太監而已,只知道如何服侍皇帝,當時的軍隊由這樣的人掌權,甚至還不允許當時德高望重的名將參與指揮,試問這樣的軍隊如何取勝?

朱祁鎮劇照

第二點:完全沒有明確的作戰目標。關於這場戰役的相關記述可知,朱祁鎮作為一個成年皇帝,既然所有事都任憑一個太監做主。尤其是明朝大軍此次的作戰路線,完全讓人匪夷所思。

這條50萬大軍的行軍路線,完全就像是隨意出征,為此王振還找了不少藉口。比如命令軍隊改道是為了不踏壞莊稼,前往宣府行進竟然是皇帝想要去駕幸一個宦官府邸。這樣的藉口簡直可笑,他們似乎並不是來行軍打仗,還是來遊山玩水的。

英宗行軍路線

第三點:軍隊的後勤供應完全沒有保障。當時朱祁鎮完全是倉促出戰,而且不聽任何人勸,直接下令調來了50萬大軍。這麼一支龐大的隊伍,在出徵之前,必然有太多的補給工作要做。

然而,皇帝和他的親信對於打仗就以為是小孩子過家家,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帶著這浩浩蕩蕩的50萬大軍出征。導致後勤的供應完全跟不上,在還未到達戰場之前,這支大軍內部早已經亂成一團了。這樣的一盤散沙,即使有上萬的人,也終究是一擊就碎。

土木堡之變

第四點:大明王朝一直在走下坡路,戰鬥力不斷下降。朱祁鎮在位期間,因為過於寵幸宦官王振,導致整個朝政腐敗,經濟凋敝,軍隊軟弱。這樣的王朝,本就已經進入了風雨飄搖之際,又如何經得起一場如此大規模的戰爭摧殘。

更何況,在明軍進入大同之前,多次戰役皆全軍覆沒,這些足以說明此時的大明軍隊,早已經喪失了20多年前的戰鬥力。即便是先祖留下來的明君戰鬥力餘威尚在,只可惜事實擺在眼前,所以這一場土木堡之變,即便有50萬大軍,也註定是要失敗的。更何況此次帶兵打仗的統治者無能,不懂軍事,又何談勝利呢?


鳶飛九天2018


朱元璋造的孽,他積十幾年之功,把相權拿掉了,以至於皇權再也沒有制約的顯性力量了。

掌握皇權的皇帝如果是有能力的人,如朱元璋自己,或者朱棣這樣的皇帝。

自然是一切都好,很容易就集中力量辦大事,朱棣把蒙古打的嗷嗷的。

可是英宗朱祁鎮這個傢伙實在酒囊飯袋,被一個做鄉村教師也失敗的王振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朱祁鎮這個永遠的幼兒園小朋友眼中的王振老師,那是天上地下朝內朝外軍事行政所有的本事都天下第一,他親爹親爺爺也不是王振的對手。

這個可以理解,哪一個幼兒園小朋友不佩服自己的老師呢!

問題出來了,這個幼兒園智商的小朋友每一句話都是金口玉言的法律,必須執行,這個時候的大明朝的士大夫官僚們還沒有後來萬曆時期的那種組織性,那種制約皇權的首輔內閣制度還沒有達成默契。

只得由著朱祁鎮和王振胡作非為。

王振是怎麼遣兵布將的呢?估計他也就在老家見過流氓打架,村莊械鬥,喊一嗓子大家跟著衝上去也就是了。基本上是人多勢眾的勝。

於是,既沒有後勤,也沒有建立統一軍令的25萬大軍,被如此”軍事素養“的王振喊了一嗓子就出去“打群架”了。

可想而知,25萬人沒有一鬨而散,也是託了這個時候的大明軍隊紀律性還在,如果是崇禎時期的軍隊,早就跑個精光了。


  • 1 土木堡之敗,是一個偶然,是王振自驚自擾,自殺自敗。

是朱祁鎮無知愚昧,和大明朝廷這個組織關係不大,和千萬將士沒有關係。

不是將士們不努力,不是將士們不戰鬥,有一個軍官氣惱填胸之際,一刀把王振砍死了,可見,將士們還是願意出力的,冒死為國家除奸臣,比殺一個是個敵兵功勞大!

  • 2 土木堡之敗和瓦刺的也先厲害與否沒有一毛錢關係,後來于謙不是隨便就近劃拉了點人馬,倉促迎戰也把氣勢洶洶的也先打跑了嘛!

大明國力還在,大明組織運行還很良好,軍隊拉過來就可以用。

還沒有到後期戚繼光那樣,需要重新練兵才可以上陣打仗。

死太監王振和傻皇帝朱祁鎮聯合導致了敗的那麼慘。

一個定理:“將熊熊一窩,兵熊熊一個。"

誠然是也!

皇帝熊了,熊一國。


葭明通半瓶歷史


土木堡為什麼敗的那麼慘?

最直接的原因是蠢貨領軍,這個蠢貨就是明英宗朱祁鎮與他最信任的死太監王振。



土木堡之變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最主要的原因是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蒙古人雖然被明朝打的要死不活了,但一有機會總是想捲土重來稱霸中原。

其次,當時的明朝經過朱棣自己及仁宣之治國力強盛,蒙古人也被打夠了,所以雙方暫時和平,蒙古人給明朝進貢。進貢雖然聽起來高大上,但實際是別人給你進貢你得賞賜別人,中國人又一向注重面子,賞賜少了感覺面子掛不住,所以就賞賜的多。賞賜的多了進貢的人一看是個好事情,北方的遊牧民族生產資料都是南方搶來的,搶就得付出代價(包括但不僅限於人命)風險比較大,收成也沒有保證。所以當他們看見賞賜這個門路比自己搭上性命搶要來得划算並收成還不錯的時候就開始了騷操作,先是四五十人後來變成幾百人、幾千人,甚至虛報人數,給的東西不夠就鬧事(這就比較流氓了)。當王振死太監知道了這事情後,覺得蒙古人太狡猾,就不想給那麼多(相當強硬,制定出比如什麼馬價降低四分之五、只按實際人頭賞賜等措施),沒有滿足蒙古人的要求,於是蒙古人不幹了,重操舊業又開始了搶劫。這就很流氓了,不過蒙古人也許只是需要一個藉口。賞賜沒拿夠,也先便四路軍隊進攻明朝(這是有準備的啊)。

所以土木堡慘敗不是歷史必然,但蒙古人和明朝打仗是歷史必然。



為什麼土木堡慘敗不是歷史必然?

原因其一明軍主力是可以避免全部參戰的。其二當時明朝的實力應當是不會輸的至少不至於輸得那麼慘。其三明軍即便輸了也是能撤退的。

但為什麼會那麼慘呢?

王振,都是因為這個死太監。當然還有朱祁鎮這個蠢貨。

也先打過來了,朱祁鎮要親征,群臣勸阻,他不聽。王振當時已經權傾朝野了,但這個死太監總覺得自己差點啥(本來自己就差點啥心裡沒點✘數),想來想去發現可能還差點軍功,於是鼓勵朱祁鎮親征,當然軍隊的實際統領人是他。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五十萬大軍甚至軍糧都還沒準備好就浩浩蕩蕩的出去了,這裡麵包括明軍最精銳的三大營。出去沒多久王振收到消息說也先退了,於是繼續前進。後來又聽說前方戰敗了,於是驚慌撤退。但為了炫耀自己發達了,制定的撤退路線是經過他家。軍隊正在向他老家進發的時候,這個死太監彷彿良心發現了,害怕軍隊經過他老家踩壞莊稼,於是決定改道,而且是屢次改道。明軍在這種情況下被整得精疲力盡。機會就此喪失,明軍剛到宣府,也先追上來了,明軍沒抵擋住。於是狼狽的逃到了土木堡(當時的兵部尚書鄺野說進居庸關,死太監不聽,當時明軍裡面帶了好多大臣,但都只有聽王振的)。土木堡沒水,水源被也先佔據。也先包圍明軍之後耍詐求和並撤軍(當然是假的)但朱祁鎮和死太監信了,於是準備移營去有水的地方。軍隊亂了,徹底亂了。具體的戰況就不講了,結局是明軍基本全軍覆沒包括精銳的三大營,大臣有名有姓的死了五六十人,唯一安慰的是王振被一位將軍用錘子打死了(真是出了口惡氣),這位將軍叫樊忠。



土木堡雖然沒導致明朝滅亡但明朝損失慘重,並且對明朝後期的走向產生了一系列的非常不好的影響。

綜上所述,土木堡慘敗完全是朱祁鎮咎由自取,王振這個死太監胡亂指揮導致的。事實證明,明朝完全能和蒙古幹仗並且不一定會輸,最主要是看誰指揮(具體參考于謙北京保衛戰,領著一幫二流軍隊打敗了也先)。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是真理。

以上一家之言,歡迎討論與關注(這很重要😂)


喬喬讀歷史


追根究底,還是明朝太監當權,這是主要原因。

明朝有很多的未解之謎,其中最神奇的,就是土木堡之變。在《穿越時空的愛戀》裡,朱元璋時代,明朝是何等的強勢,到了朱棣永樂時期,朱棣層五次北伐,那為啥在之後的二十年左右,就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朱棣五次北伐,蒙古部族被消滅殆盡,但是瓦剌族卻異軍突起

雖然朱元璋造反起兵,建立了明朝,所到之處,勢如破竹,蒙元被趕到了塞外以北。

到了明成祖朱棣當政時期,蒙元的殘餘勢力分成了三個部分,分別是韃靼、瓦剌和兀良哈。朱棣是一位馬上的皇帝,一生征戰沙場,公元1410年,朱棣決定北伐,將蒙元殘部一網打盡。

從1410年開始,到1424年這14年間,朱棣親子御駕親征,把蒙古打回了中原以外的地區,結果是明朝成為瓦剌和韃靼的宗主國。

傳統史學界認為明成祖第一次北伐一共調動了50萬兵力。通過對原始史料的分析以及軍糧調動、軍糧消耗的計算,論證明成祖第一次北伐軍隊人數不可能有50萬。同時也通過對原始史料的分析,考證出明成祖第一次北伐作戰人員只有3萬多人。

大家都知道,土木堡之變的主角,就是瓦剌國,雖然瓦剌被趕出了三八線,但是入侵之心絲毫沒有消失。

瓦剌族在這段時期,操練兵馬,希望能夠東山再起。

重用宦官,錯判形勢,明英宗朱祁鎮身陷囹圄,土木堡失陷

明朝,宦官當權,大家都知道魏忠賢吧,東廠這個組織,是非常可怕的,可怕到可以左右皇帝的思想。

明正統十四年,瓦剌入侵,宦官王振,錯判形勢,慫恿英宗御駕親征,效仿當年朱棣的壯舉,希望可以鼓舞士氣,結果是錯判敵我形勢,全軍覆沒,於土木堡被俘。

土木堡的失利,歸根到底,是對形勢的誤判和指揮的失誤,造成了這一恥辱。

土木堡之變,還造就了一段荒誕的故事。

朱祁鎮在後來返回了京都,這時,他的弟弟朱祁鈺早已被擁立為帝,朱祁鎮被“活著擁成了太上皇,軟禁終身”。

文/小小雪說歷史,本文原創,歡迎點贊、轉載、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再怎麼厲害的軍隊也要有能耐的將領來率領。什麼樣的軍隊在無能的將領手裡都是葬送的命運。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損失最大的一場戰役。明軍在此次戰鬥中幾乎全軍覆沒,損失了五十萬人馬。明成祖朱棣時期率軍北征留下來的精銳軍隊在這一戰中全部損失殆盡。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明英宗朱祁鎮年輕幼稚,好大喜功,不知天高地厚。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親自率領五十萬大軍前去征討瓦剌。由於自己沒有什麼作戰經驗,再加上王振的吹捧和無知。導致明軍一路上犯了許多致命的錯誤。最後被瓦剌大軍圍困在土木堡全殲。明英宗被俘,王振被殺害。在土木堡之變後不久瓦剌大軍就直逼京城,試圖趁機滅掉大明重現元朝的輝煌。大明一度到了風雨飄搖的地步。

雖然朱棣在位時期多次征討蒙古各部落,但是卻從未將他們給打服了。有的時候把蒙古打敗了也沒有佔領過他們。這樣做多少次都註定是徒勞的。反而越打激起了他們的仇恨。所以明朝對蒙古各部談不上什麼餘威。人家心裡就沒怎麼怕過明朝。再加上蒙古比較好戰。就算當時對他有什麼餘威過了二十幾年了餘威也就蕩然無存了。所以打敗明軍就沒可什麼奇怪的了。敗得那麼慘都是因為明英宗指揮無方,只聽王振的讒言,不聽將士的建議導致的。這樣就是朱棣來了也可能打敗仗就更不用說是不懂作戰的明英宗了。能不敗都是見了鬼了!!

土木堡之變發生之後明朝舉國震動,當時有不少大臣建議南遷以保住政權。這時兵部尚書于謙力挽狂瀾。堅決反對南遷。同時立了明英宗的弟弟為皇帝。同時調集各地駐軍進京勤王。同時訓練京城軍民來抵抗瓦剌的大軍。最終在於謙的不懈努力下瓦剌大軍終於被打退了。明朝終於渡過了最危險的時刻。

于謙在拯救了明朝的幾年後被重新上臺的明英宗給斬首了。這裡面固然有安撫扶他上位的石亨和曹吉祥等人的緣故。但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為了報當年于謙不救自己而選擇另立新君的仇。可惜了挽救大明於危難的于謙就這樣死在了明朝皇帝的手中。


南宮雁門說史


土木堡之變,從表面上看,是明朝由盛轉衰的一個標誌性事件。但從更深層次的角度而言,此次事變不過是撕破了自明成祖朱棣以來明朝虛假強盛的表象而已。明朝自朱棣時期開始,就已經進入了衰退期,但由於朱棣時期的內部,外部環境尚沒有惡化到一定程度,即,內部正處於自元末以來從動亂中恢復的相對穩定期,以元末為參考系,眾多經歷過元末的百姓對於朱棣時期的亂象尚能接受;外部由於蒙古正處於分裂,且瓦剌和韃靼兩大部落長期對立,使得明朝外部條件相對寬鬆,所以朱棣的一系列舉措掩蓋了實際上的衰落。

朱棣時期,明朝的軍事實力實際上已經漸漸衰退。靖難之役中,南方軍隊面對朱棣的邊軍屢戰屢敗,而朱棣當時的部隊中最為精銳的居然是通過招募,僱傭來的蒙古騎兵。明初的那一代能與蒙古騎兵正面硬剛的軍隊,已經不復存在。其軍隊衰落的根本原因,便是衛所制和軍戶制,這種軍制所培養出的兵員並非職業軍人,而是半農半兵。同時,因為軍戶一輩子呆在衛所,受到衛所官員的剝削,從而導致軍戶戰鬥力的下降,甚至大量的軍戶逃竄。這種情況在朱棣時期已經時有發生。

至於朱棣的五次北征蒙古,更是雷聲大,雨點小。除了第一次攻擊韃靼的阿魯臺和第二次攻擊瓦剌的馬哈木,朱棣達到了戰略預期之外,其他三次可謂是徒勞無功。蒙古軍隊在經過與朱棣的兩次鬥爭後,逐漸掌握了經驗,通過化整為零的方式,利用自己對於草原地形和路線的熟悉,避開,誘導朱棣的大軍,使之糧草耗盡,最終退兵。當然明朝的史書,甚至清朝修的《明史》,都會說這是蒙古人“畏懼大明天威,見大明天兵至,慌忙逃竄,不敢接戰”,但從最終效能的角度看,蒙古成功化解了明朝的攻擊,並且消耗了明朝(動輒五十萬大軍,如此巨大的調動,不僅勞民傷財,對於衛所軍戶而言,也是巨大的消耗);而明朝卻沒有達成其肅清蒙古的目的。

五次北征之後,明朝對蒙古的戰略優勢不僅沒有擴大,反而漸漸消失。由於過大的自我損耗沒有起到削弱蒙古的作用,此消彼長之下,明朝漸漸從戰略進攻轉為全面防禦,朱棣在最後一次北伐途中,撤銷了設立在長城以北的衛所,其標誌性的證據便是開平衛的南移,從此,明朝徹底龜縮於長城一線;另外,由於軍力的過度疲敝,明朝徹底喪失了發動大規模進攻戰爭的能力。

五次北征的影響,遠不止此。因為朱棣後期的大動作頻繁,下西洋,北征,遷都幾乎同時進行,因此對於財力的消耗亦是巨大的,如此,則不得不對民間加大剝削以維持財政,故而,在永樂末期,破產的農民隨處可見,流民問題開始出現,真可謂是經濟凋敝,一片蕭條。這就迫使之後的朱瞻基(朱高熾在位時間太短,故忽略)不得不採取全面收縮的戰略,來保障明朝核心區域的軍事恢復,於是,朱瞻基放棄了安南,奴兒干都司等西南,東北地區的廣大區域,並且對蒙古採取和平的策略,無視馬哈木的後代脫歡,額森(也先)等在蒙古高原的統一戰爭,最終使得瓦剌成功做大。

所以,朱棣的五次北伐,不僅不是明朝“立威”的壯舉,恰恰卻是明朝衰落的開端。土木堡之變,明朝的失敗,固然有多方面原因,比如王振的瞎指揮等,但究其根源,在於明朝和瓦剌實力的此消彼長,而這恰恰,是永樂皇帝朱棣,為大明帝國埋下的禍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