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有条村堪称“古树博物馆”,参天古树背后竟还有一段凄惨故事

顺德有条村堪称“古树博物馆”,参天古树背后竟还有一段凄惨故事

杏坛有个村被坊间称为

——“顺德古树博物馆”

它就是古朗

顺德有条村堪称“古树博物馆”,参天古树背后竟还有一段凄惨故事

为什么有这样的称谓里面的古树长啥样人和树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在2001年4月3日顺德市政府公布的古树古木名录中,古朗7棵百岁以上的古树榜上有名,品种有芒果、龙眼、大叶榕、小叶榕,最老的有250岁了。

顺德有条村堪称“古树博物馆”,参天古树背后竟还有一段凄惨故事

  这棵古朗最老的大叶榕在村卫生站里。前一段时间,天气炎热,但即使是这样的天气,站在枝叶茂密的树下也会顿感荫凉,大树的主干要五、六个人才能抱得住。小公园里有石桌石凳供村民栖憩。村民叶叔说,本来旁边还有一棵古树,不幸被台风吹倒了。前一两年,当看到幸存的这棵有一树丫似乎不堪重负时,他们赶紧用一根8米长的钢管来固定。在上世纪60年代,树上有很多鹭鸟,它们还在这里筑巢安家。还记得有次台风来时,很多鸟蛋摔下来碎了,刚出世的小鹭鸟在风中颤抖。可惜现在没了。不过抬起头来,还是可以看到许多小鸟飞来飞去,吱吱鸣叫。


一段凄惨故事

这棵大树也和一段凄惨的故事相连,大树底下埋着数百名惨遭杀害的祖先。大树旁边有一块清光绪年间的“重修坟墙碑志”,记载了这段历史。明朝中叶黄萧养起义失败后,由于他的姑姐嫁到古朗村,官兵追捕过来,并殃及无辜村民。当时几百村民躲在这里的丛林地带,以为可以逃过一劫,不想一个村民带的公鸡快天亮时啼叫,暴露行踪致全部被杀,当时只是草草掩埋。若干年后雨水冲刷遗骨又露了出来。不忍这样的惨状,村民集资筹集了一座古塚,之后经数次重修,清朝光绪年间的修缮还立碑进行了记载。

顺德有条村堪称“古树博物馆”,参天古树背后竟还有一段凄惨故事

  叶叔介绍,这一带原来因朗树而起村名,叫朗地,分北朗和南朗,北朗又曾叫过上朗,后来为纪念及缅怀受害的村人,取“古塚”之“古”字,改为了如今的古朗。在古塚上,后来长出了两棵大叶榕树,可惜一棵在上世纪70年代的台风中被摧毁,一棵保存至今,成为了村里最老的古树。每年清明,村民都会自发地到古塚拜祭,围绕着古树告祭先人在天之灵。

  或许是有这样的典故,在古朗,人们对树木是爱护有加。平时别说是古树,即便是普通的树,修剪也要报告村里,得到允许后才可以指定位置进行剪枝。曾经有一位村民在修房子时,觉得树木遮光砍了一点点树枝,村里知道后,马上赶到现场予以制止,防止事态扩大。

顺德有条村堪称“古树博物馆”,参天古树背后竟还有一段凄惨故事

  不能乱砍,种也得讲规距。三元殿旁一家小卖部的铁皮顶上,覆盖着开满鲜花的水君子,它的根部缭绕着另一棵树,是通过竹杆的牵引爬上来的。“炎热夏日正好遮阳,也要村里批准才能这样做,现在好多游客都喜欢照这个景。”小卖部的阿姨说。与这个新景相映成趣的,是相隔不远处一棵200年高龄的龙眼树。

顺德有条村堪称“古树博物馆”,参天古树背后竟还有一段凄惨故事

  每一棵古树都历经沧桑,见证历史。在联排河边,相连的三棵古树一起相守走过了百年,只可惜其中的一棵芒果树,因遭雷劈原本伸过河边的树枝断落了。它们曾经目睹水上小船穿梭,岸上集市喧闹的繁华。在水路作为主要运输通道时,古朗热度堪比现在的北部片区,鱼市、猪市、桑市、柴市等一应俱全,珠三角一带的人们沿水路在这里交易、落脚。如今,没有踏着工业化进程大步迈进的古朗却迎来了水乡农业生态游的新机遇。百年古树又将见证新的历史。

顺德有条村堪称“古树博物馆”,参天古树背后竟还有一段凄惨故事

炎炎夏日

走进“顺德古树博物馆”

大树底下乘凉小憩一番

也是一种美好享受


来源:文/珠江商报、图/顺德城市网论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