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利奇馬過後,聊聊那些年經歷的颱風

今年9號颱風利奇馬登陸浙江溫嶺,蹂躪整個浙江。帶來的狂風暴雨,讓浙江沿海受到嚴重災害。

超強颱風利奇馬過後,聊聊那些年經歷的颱風

永嘉山體塌方,沖毀村莊。

臨海大水,淹沒千年古城。

台州、溫州大部分地區斷電斷水斷網,一片狼藉,許多地區一夜回到四十年前。

超強颱風利奇馬過後,聊聊那些年經歷的颱風

這次颱風又一次讓人們見識了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渺小。

浙江沿海的人們,對於颱風基本不會陌生。誰的人生裡沒有經歷過幾次災難級別的颱風?

超強颱風利奇馬過後,聊聊那些年經歷的颱風

四十年前的颱風災難記錄,只能在書籍和老人的記憶裡留存。而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颱風,卻是很多人共同的記憶。

1988年的那個給浙江造成巨大損失的颱風,離我們也只有三十年。那時候我才八歲,有些記憶了。颱風來的前幾天,每日黃昏西邊天上各種大頭雲密佈。連山倒海,氣勢洶洶,夕陽餘暉在它們背後,把雲朵映襯的更加猙獰恐怖。這都是颱風外圍的雲系,被攪動起來。一旦颱風進入東海,接天連夜的雨就下個不停。午後雷陣雨一樣的一陣接著一陣。

那時候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普通老百姓也收不到任何關於颱風的準確消息。人們大多隻憑經驗來判斷。尤其像我們沿海邊陲小鎮,出奇的高溫旱天之後,突然來的大雨,必然是颱風的先兆。所謂“求雨求風呲(方言刮颱風為打風呲)”。

1988年那場颱風,我依然記得來臨的前一天,雨大的如瓢潑一樣。我站在堂屋屋簷下,看著對面山頭的瀑布飛瀉,雨在風中就像舞臺拉的幕布一樣,沿著山頭狂瀉。這場景,我直到現在還清晰的記得。祖母忙著給老屋加固門窗,用板子從裡面釘固,就像電視裡查封封條一樣。

父母穿著雨衣,拿著鋤頭去房子後面疏通水溝,防止後山水太大沖垮屋基。

每戶人家都備著蠟燭,有條件的,去合作社買好電池,可以用電筒照明。

那雨下的,低窪地方全是積水,連煙囪裡都能洩進水來,流到飯灶裡。

颱風登陸的那天晚上,小孩全部睡在二樓的樓板上,因為床靠著窗戶,生怕一陣風來刮爛窗戶玻璃傷到人。

天地被水連成一片,黑的怕人。我家房子是東邊間,後院有株二十幾年的大樹,三層樓那麼高,狂風搖動樹枝,掠過我家屋頂,時不時的聽到屋瓦破碎的聲響。那時候不知道是屋瓦聲音,感覺有個怪獸在屋外虎視眈眈的看著我們,隨時把我們夷為平地,黑暗中特別恐懼。

屋子全關著,悶熱不透氣。整個天地好像就只剩下我們一戶人家的感覺。

狂風搖曳著大門和窗框,玻璃發出咧咧的聲響,嚇得人瑟瑟發抖。大人們擔憂這房子庇護不了家人,更憂心受災後的生計,孩子們也會受到這樣的氣息影響。腦子裡都是些胡思亂想的恐懼。

漸漸入夜,狂風依然。突然聽到有人在大叫,隨即就聽到遠處嘩的一聲巨響,在黑暗中特別清晰。

有房子倒塌了。隨後,這樣的聲音越來越多,更多的,是人們的呼號和尖叫。

我們家前面是四間房子連成一排的,東西兩間是三層,中間兩間是二層石頭房。一陣風來,先是我們家正對著的東邊那間,屋頂的瓦片被整批掀翻,丁零當啷的砸下來,然後狂風夾雜著暴雨,刷洗牆面的縫隙,把石頭牆裡的泥土和水泥沖刷掉,在雨水的作用下,石頭壘成的房子就這麼塌了。

轟的一聲,我們家前面的房子就倒了。倒下來的石頭殘牆又壓倒中間那兩間,不到十分鐘連倒了三間屋子。

第二天台風過境,只有西邊那間還在,但是三樓已經被夷平。

父母看此狀況,嚇得忙把我們姐弟抱起,包了一個小被單,趁著風小一些,把我們轉移到一戶安全些的房子裡去。我依然記得那個晚上,睡在那戶鄰居家的床上,蠟燭燈在黑暗中搖曳,沒多久,我也就睡著了。

父母把我們姐弟們轉移好了後,回到自己房子,後門已被大風颳開,屋裡桌凳被席捲一樣的散落一地。父母頂著大風把門關上,移來水缸長凳頂住,又把自己靠在門後頂著大風。

後來母親說,那時候到半夜,覺得頂不住了,怕房子倒塌。一想到房子倒塌,就無家可歸,又繼續整夜不眠的守著房子。

那時候經濟不像現在,生活大多還是很匱乏的。但凡能守住一些,人們總是拼盡全力去守護。

我想,浙江沿海人民那種敢於戰天鬥地,面對災難不屈不撓的精神,就是從這一次次的災害中磨礪出來的吧。

那次颱風過去,第二天晴空萬里,大地一片狼藉。那時候通訊不像現在,損失多少也無人問津。只知道屋子倒了很多。人們該幹嘛還是幹嘛。生活不因艱難而停滯不前,生活因磨礪而砥礪前行。

超強颱風利奇馬過後,聊聊那些年經歷的颱風

第二次的颱風記憶,就更深切的多了。

那是2004年,我已經參加工作,在市裡上班。氣象上說颱風就要來了,預報就在沿海登陸。

上午我還接待了一組來自湖南的考察團,吃完午飯,送他們回去。回到公司,竟然空無一人,也沒有任何通知。只有一個財務,匆匆處理好事情之後,沒有跟我說全部放假,也就跑了。我老實地等下班打卡回家,風雨已經大作,街上全是積水。大雨瓢潑,我頂著把小傘,淌水沿著街邊屋簷下而行。

單位離家僅僅3公里,而我那天卻走了很久。街上店面全部關門,風就順著街道席捲而來,就像災難片裡演的一樣,街邊樹木倒塌,砸中汽車,玻璃碎了一地;垃圾桶被捲起,垃圾四散飄飛;掛在樓上的空調外機有被風颳下來的,砸在路上,支離破碎;有些店面的卷閘門被風吹起,如同扭曲的紙片;路邊燈柱和廣告牌被風颳的不停的搖晃,隨時都會掉下來。

我那時候年輕,不覺得其中的兇險,走在路上,鞋子已經灌滿了水,有個廣告燈箱突然掉下,就砸在我的眼前。我還慶幸自己運氣真好,要不要去買張彩票。

經過一個街口,一輛三輪車被風吹的摔在地上,車伕估計摔的不輕,艱難的從地上爬起,想扶住車子,一陣狂風,把他連人帶車又甩出十幾米。嚇的他丟掉車子,連滾帶爬的朝路邊躲。

回到住處,渾身溼透,脫鞋子,裡面竟然有很多樹葉枯枝,估計剛才淌水的時候漏進來的。我才感覺到後怕,萬一鞋子裡是碎玻璃,那雙腳不是要被割傷。萬一那塊廣告牌碎玻璃飛來傷到自己,不是非常危險。

第二天台風過境,城市積水不退。城東三星橋、石太一級依然無法通行。第三天我坐車路過,河水依然漫過。夕陽下稻田村莊依然泡在水中,在餘暉裡波光粼粼,一派江南水鄉風景。很多人在水裡嬉戲,搖小船過馬路。

這場景,十多年後依然在我腦海清晰浮起。那場景,總讓我想起禹的兒子啟兇殘不靈,要陸地行船,讓手下怨聲載道。這是無德行惡的表現。要是他經歷了颱風過後,在去陸地行船,沒有人會說他的惡了,颱風所帶來的災難,比之啟的惡還要兇頑十倍。

單位同事聊起,說一處養鴨場500只鴨子全部淹死。大家非常好奇,鴨子怎麼會淹死?原來鴨棚水漫過頂,鴨子逃不出,全部被淹死。

颱風的損失讓人唏噓不已。

這次利奇馬帶來的災害,應該比以前的都更厲害一些。也給浙江沿海的人們又一次災難的洗禮。

超強颱風利奇馬過後,聊聊那些年經歷的颱風

一方土地養育一方人,一方土地也造就一方人。黑格爾說貧寒地區的人們比熱帶地區的人意志堅定。經常遭受磨礪的人,總比一世太平的人能抗的住風雨。

浙江沿海經濟相比較其他地方發達,這固然是得地利之福。福禍自倚,天道衡平。但是這些地區的人們一輩輩所面對自然災害的侵襲,所表現出的頑強鬥志和自強不息的精神,不正是颱風和其他災害所磨礪塑造出來的嗎?

面對年年要面對的災難,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追求,追求著更美好的生活,不靠不等,風雨飄搖中依然堅持,用雙手在斷壁殘垣的廢墟中重新建設。

那些年經歷的颱風,那是人生磨礪的經歷。

超強颱風利奇馬過後,聊聊那些年經歷的颱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