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歲老人落淚的背後

這是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

九十二歲老人落淚的背後

女兒一邊給媽媽洗腳,一邊問媽媽水燙不燙。媽媽低著頭,一直一直在看著女兒,其實早已淚眼模糊,感慨萬分。

媽媽:“我女兒多好啊,幾十年了一直照顧我,我現在有病了,女兒每天下班給我洗腳,晚上睡在我身邊,可我也做過女兒,那時候我的媽媽讓我給她一個饅頭吃,我都捨不得,我還不如我的女兒做的好,我現在很後悔。”老人一邊流淚一邊說著,看得出老人也為當時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的父母傷心難過。

說起這個老人,真的是非常苦命。家在農村,那個年代大家都很貧窮,她嫁給了一個在外地上班的男人,家裡裡裡外外都得她處理。她的男人是一個孝子。每次回家也很少幫她,一回家就去他父母家待著,也很少給她好臉色看。

要說兩人有互動,那就是孩子。可過去,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尤其在我們老家男人大男子主義嚴重,這個老人只有忍著,一邊幹農活,一邊照顧孩子,試想想,在農村四個兒子一個女兒,不說別的,能吃飽都是問題。可她就是憑藉著自己的勤勞在家照顧著孩子,男人只管在外面工作。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她的男人在外面病了,不能工作,最後也下不了床,只好回家,照顧自己的男人又落在了她的肩上。雖然這個男人幾乎沒有關心過她,給予她的就是幾個孩子。可眼前他病了,他是孩子的父親,她不可能不照顧他,為他做飯擦洗端屎端尿,一晃就是十多年,她的男人還是離開了人世。

沒有了男人,日子還要照樣過。好一些的是,孩子都慢慢長大了,可以幫她幹活了。可這位老人心裡明白,必須要讓孩子上學才能走出貧困。再苦再累自己扛著,她的孩子個個都很爭氣,都出去工作了,連最小的女兒也有了正式工作。

老人一個人還在農村忙碌著。四個兒子相繼結婚成家,最小的女兒也結婚了,老人總於可以放下心了。

可老人還沒有輕鬆幾天就又跌入傷心忙碌中。她的二兒子的媳婦跑了,不知去向,留下一個孫子。老人只好又擔起照顧孫子的義務。

日子就這樣一復一日的過著。她的二兒子重新結婚了,這本算是好事,可沒有幾年,二兒子就得癌症去世了。這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就在老人身上經歷著。她心痛二兒子的遭遇,心痛二兒子的苦,可作為母親又無能為力,只有帶好孫子就算是對兒子的愛。

孩子們相繼結婚生子,又都在城裡工作。女兒有了孩子後,老人又去縣城給女兒看孩子,這一看就是三十年。

去年年底,老人也九十二歲了,身體漸不如從前,生病了。腦子有些迷糊,還總喜歡往外面跑,有一次兒子在家照看她,一會兒功夫,她就跑丟了。全家人一陣找,才找回來。

由於女兒女婿都上班,沒有辦法照顧她。她的三兒子就一心一意白天照顧她。由於腦子有些迷糊,有時會不知道廁所在哪裡,廚房在哪裡?

她的女兒自從老人病後,就一直天天晚上陪老人說話,給老人洗腳,晚上睡到老人身邊。老人逢人就說,她的女兒多好多好。

這不就發生了開頭的一幕。其實老人也是非常孝敬父母的。只是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她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多吃一些,就有些捨不得給父母一點,她一個人要照顧五個孩子是何等不容易!可老人看著自己女兒對自己的細心照顧,還是觸動了她當年沒有給自己母親饅頭吃的小自私。她後悔了,她傷心了,落淚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個事實對於誰都一樣殘酷。再看看現在,父母沒有給兒女買房,父母沒有給兒女看孩子,父母又老又笨拙……孩子對父母的埋怨讓父母傷痛了心。

父母把我們養大已經很不容易了,今後的路需要我們自己走。不要藉口工作忙、沒有能力等原因,把年邁的父母再拉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繼續為自己付出。更甚者父母出錢出力還不落好。

九十二歲老人落淚的背後

看看這位老人吧!已經九十多歲高齡,依然會為自己沒有能給父母一個饅頭而後悔,而我們作為年輕人難道就沒有一點感恩的心嗎?我相信我們大多數人還是有孝心的,畢竟孝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一定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在你還要能力照顧父母的時候多回家看看;在你遇到困難向父母發威的時候多想想父母的好;在父母想見你,有病的時候,無論多忙工作生意有多重要都要抽出時間回家陪陪父母,不要讓子欲養而親不待的事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那將是一輩子的痛。

九十二歲老人落淚的背後

學學這位老人吧!她那麼高齡都能醒悟後悔,難道我們做不到嗎?孝敬父母也是給自己的孩子做榜樣,讓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充滿溫暖、感恩的美好家園裡。

最後,也真誠祝福這位老人身體健康!幸福常在!笑容常在!開心永遠!

我是一塵不染,一個陽光有愛心的媽媽,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評論轉發!你的每一次關注都是我積極創作的動力,我會一直給大家講身邊發生的真實的感染故事,期盼你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