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八卦與文始道“中天八卦”的關係

網上看到這麼一篇文章:《驚人發現:彝族八卦與帛書易同源(文李守力)》,特引用部分內容如下:

彝族八卦是彝族萬物雌雄觀的發展和宇宙時空觀的形象體現,故有著自己的一些特點。其八卦產生的基本程序是(《彝族源流》第108 、139頁):

由清、濁二氣的升降形成天地。天地交合產生“哎”、“哺”,“哎”為父是陽之長、“哺”為母是陰之長。哎哺交合產生“且”(子)“舍”(女) ,分別掌管大地四方的轉動。

隨著清濁二氣的變動,從四方漫到中央,產生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它們各有本源各主一方:木主東方,金主西方,火主南方,水主北方,土主中央。從此會動的生命與萬物出現。

宇宙有四角後又形成八方,是天地福祿的根本。“哎”為父主南方,“哺”為母主北方“, 且”為子主東方“, 舍”為女主西方。宇宙四角起變化, 變到東北由“魯”子管, 變到西南由“朵”女管, 變到東南由“哼”子管, 變到西北由“哈”女管。

彝族八卦與文始道“中天八卦”的關係

(注:上圖彝族八卦圖引自王天璽《宇宙源流論》第100頁,彝族八卦本無卦符,圖中的八卦卦符是《宇宙人文論》的譯者按照伏羲先天八卦標示的,實際是錯誤的。)

《西南彝志》說:“哎(乾)為天為父, 首先生變化, 變成午方, 左邊一變化, 變成為丙方, 右邊一變化, 變成為丁方。哺(坤)為地之母, 首先生變化,變成了子方, 左邊一變化, 變成為壬方, 右邊一變化, 變成為癸方。且(坎)為中男, 首先生變化, 變成了卯方, 左邊一變化, 變成為甲方, 右邊一變化,變成為乙方。舍(離)為中女, 首先生變化, 變成了酉方, 左邊一變化, 變成為庚方, 右邊一變化, 變成為辛方。魯(震)為長男, 左邊一變化, 變成為醜方, 右邊一變化, 變成為寅方。朵(巽)為長女, 左邊一變化, 變成為未方, 右邊一變化, 變成為申方。亨(艮)為少男, 左邊一變化, 變成為辰方, 右邊一變化, 變成為已方。哈(兌) 為少女, 左邊一變化,變成為戍方, 右邊一變化, 變成為亥方。”

彝族八卦圖:

哎(乾),哺(坤),且(坎),舍(離), 魯(震),朵(巽),亨(艮),哈(兌) 。

彝族八卦與文始道“中天八卦”的關係

伏羲先天八卦圖:

彝族八卦與文始道“中天八卦”的關係

彝族八卦與伏羲先天八卦不同。乾坤震巽位置相同,作為中男、中女的且舍二卦和對應的坎離二卦,作為少男少女的哼哈二卦和對應的艮兌二卦,方位正好相反。

彝族八卦與文始道“中天八卦”的關係

我這裡想要說的是彝族八卦圖的這個排列順序,與文始道的八卦數序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假如我們把彝族八卦圖分成兩部分,情形如下:

哎(乾9),哺(坤8)且(坎2),舍(離1),

魯(震3),朵(巽4),亨(艮6),哈(兌7) 。

彝族八卦與文始道“中天八卦”的關係

彝族八卦圖陰陽兩儀也是對稱的,如下:

彝族八卦與文始道“中天八卦”的關係

彝族八卦圖

按照文始道易學文化的說法,這組數字代入先天八卦,左邊數字純陽和是20,右邊數字純陰和也是20,表示是一年以立春立秋為分界的上半年為陽、下半年為陰的歷法思想。這組數字代入後天八卦後,是上陰下陽。當然這裡不是指數字的陰陽,而是指八卦所代表的男女陰陽。上邊是坤母帶三女和為20,下邊是乾帶三男和也是20,反映的是一天以辰昏為分界的晝夜陰陽的歷法思想。當然,這裡不是太陽曆,而是太陰曆,就是說按照月亮來說的,所以上邊為陰、下面為陽。這就是“先天為體、後天為用”說法的來源,曆法裡年為體、日為用。

由此我們可有看出,彝族這個八卦圖要想兼具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兩者要表達的思想。

彝族八卦與文始道“中天八卦”的關係

關於這組八卦數字的推演過程,大家參考以下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