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再次發聲,A股保衛戰打響!

證監會在盤中以聲明的方式回應市場關切,這在以往並不多見。

昨日早間一份“證監會聲明”,立即引起了市場廣泛關注,A股隨即也以上漲響應。

證監會再次發聲,A股保衛戰打響!

如果我們不清楚這份文件的威力,先來看看29日的大盤感受下,截止29日收盤,上證綜指收跌2.18%報2542.1點,深證成指跌2.43%報7322.24點,創業板指跌1.01%報1250.48點。

證監會再次發聲,A股保衛戰打響!

從行業看,跌幅最大為食品飲料,跌幅8.24%,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今世緣、古井貢酒等十餘隻白酒股集體跌停。

我們再來看下昨天的大盤,截至30日收盤,上證指數收於2568.05點,上漲1.02%,深證成指收於7375.23點,上漲0.72%,創業板指收於1259.95點,上漲0.76%

滬深兩市所有交易個股漲跌比為2752:630,市場總體賺錢效應為81.37%。從板塊來看,漲幅居前的行業和概念板塊有證券、保險及其他、汽車零部件,無一板塊下跌。

這樣我們就能明白證監會發的這份文件的威力了。

簡要來說,這份文件主要說了這三個方面:

1、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加強上市公司治理,規範信息披露和提高透明度,創造條件鼓勵上市公司開展回購和併購重組。

2、優化交易監管。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讓市場對監管有明確預期,讓投資者有公平交易的機會。

3、鼓勵價值投資。發揮保險、社保、各類證券投資基金和資管產品等機構投資者的作用,引導更多增量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

話說最近的股市,漲漲跌跌,不過總體是在下行,不然最近不會頻繁出現如此之多且重量級的救市措施。自從10月19日,上證指數盤中創下2015年以來的最低點(即2449.20點)以來,咱們國家經濟的四位大佬和國家隊終於坐不住了,出手並展開了持續72小時的救市措施。一起來回顧下:

10月19日

證監會再次發聲,A股保衛戰打響!

銀保監會主席 | 郭樹清

允許險資設立專項產品入市

進一步允許子公司發行的公墓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

證監會再次發聲,A股保衛戰打響!

證監會主席 | 劉士餘

鼓勵政府基金紓困股票質押

證監會再次發聲,A股保衛戰打響!

央行行長 | 易綱

當前股市估值已處於歷史較低水平

證監會再次發聲,A股保衛戰打響!

國務院副總理 | 劉鶴

股市的調整和出清

正為長期健康發展

創造出好的投資機會

10月20日

證監會

將IPO被否企業籌劃

重組上市的間隔期

從3年縮短為6個月

證監會再次發聲,A股保衛戰打響!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

發揮好資本市場樞紐功能

證監會再次發聲,A股保衛戰打響!

10月21日

證監會再次發聲,A股保衛戰打響!

上交所

全力維護市場 穩定健康發展

證監會再次發聲,A股保衛戰打響!

深交所

加快完善股份回購等制度建設

國家隊都已經全部出動了,陣容豪華,前所未有,那我們當然想知道,

這些措施有什麼作用?

第一,可以緩解流動性風險

什麼流動性風險,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海是最大?因為小溪、小河、大江的終點就是大海,所以大海最危險的原因是水在下面不斷的流動。

股市流動性是什麼?流動性指的是活躍資金在股票中的流動,建立在你賣我買的前提下,當我賣出沒有人在這個價位買進,那麼會有更多的人在更低的價位賣出,市場中流動性最怕發生一致性,流動性需求無法滿足的時候,會導致市場不正常的暴跌。

證監會再次發聲,A股保衛戰打響!

如果賣股票時,下單以後很快就成交,我們說這個流動性是正常的;如果下單後沒有人來買,這時候就會發生流動性風險。

所以國家就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放寬了各路資金進入股市的限制,保險資金、政府基金、公募理財產品先後獲得進入A股市場的資格,大量的接盤資金流入了股市,因此就保障了股市的流動性。

第二,紓解股權質押壓力

股權質押是公司股東以其所持有的股票作為質押物,向質押方融入資金,並定期支付利息。

“無股不押”常被外界用來形容中國A股市場股權質押之普遍。而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資本市場,股權質押只是一種融資的輔助性手段,上市公司大面積進行股權質押的情況比較少見。

證監會再次發聲,A股保衛戰打響!

例如,一家上市公司當前股價為10元,股東拿出100股,即市值為1000元的股票質押,質押方會給出一個質押率(編者注:質押率=融資金額/質押股票市值),假設質押率為40%,該股東就可以拿市值為1000元的股票融資400元。當然,股東還需要支付一定的融資成本。

市場也有聲音認為,目前已公佈的股權質押風險紓解措施仍是帶有“剛兌”、“兜底”性質的行政干預,會妨礙低效企業的正常出清。甚至還有人認為,股權質押業務本身的合理性就值得商榷。

通俗地講,如何判斷一次股權質押風險紓困是成功的、市場化的,可有以下三個標準:

1、受助的上市公司股東最終是否足額還本付息。

2、上市公司所有權結構是否基本保持穩定。

3、雪中送炭的紓困資金能否獲得理想的回報。

只要上述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市場風險得到消弭,就是成功的紓困,甚至可以進一步發展成一種標準化、常態化的股權質押債權轉讓工具。

第三,提振市場信心

在連續暴跌的熊市中,股民對A股的信心正在被消耗殆盡,救市政策的頒佈讓股民們看到了灰暗當中的一絲曙光,單純的喊話對信心的修復作用很小,畢竟弱市難言底啊!沒有人能夠站出來肯定的說:我知道熊市的底部在哪裡!

證監會再次發聲,A股保衛戰打響!

雖然目前上證指數還是跌宕起伏,在不斷的探底,但是從最近A股的表現來看,A股確實已經不是當初“跟跌不跟漲”的模樣,而是在走摸索自己的新的道路。

此輪救市,政府可以說是誠意十足,使出了渾身解數,但歸根結底,是要將這些政策落到實處,否則就只能是流於形式,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A股保衛戰已經打響,不管春天有多遠,春天一定會到來~

​微信搜索“瀚亞”,點擊關注,獲取更多金融熱點、財富管理、資產配置等相關專業知識,每日關注前十名,即可獲贈價值100元的“愛爐火鍋、竹棠裡”代金券(任選),或“英捷健身”體驗券一張。好禮放送,“關注”即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