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最亮的星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李心田同志小說《閃閃的紅星》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小說連續廣播節目播出,火爆全國。就是在這部書裡知道了北方的夜空中有顆明亮的北斗星。

北斗星其實是北斗七星,中國傳統上把北斗七星看作一個整體,它易辨識,但用來定位誤差較大,應該是通過北斗七星找到北極星。

北極星處在正北天極方位,在沒有全球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和羅盤的時代,地球上的人們就是依靠她的星光在黑夜裡辨識前行的方向。

北極星在我國古代星象學說裡為紫薇星(紫薇帝星、紫薇星垣),北斗七星圍繞著她作四季旋轉。紫薇星垣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所以北京明清皇帝的故宮又為稱作紫禁城。這種為政治需要的穿鑿附會古今中外都有,不足為奇。

有趣的是,幾十年後在比爾.布萊森的《萬物簡史》裡獲悉,北極星可能已經隕滅了幾百年,現在看到的只是她的“遺容”,嚇了我一跳!

當然這些並不重要,因為在李心田同志的《閃閃的紅星》中 ,北斗星已被賦予了另一種象徵意義。

江西柳溪莊少年潘震業(潘冬子)為躲避惡霸地主胡漢山的追殺,決定北上延安找在毛主席身邊當紅軍的父親。那是一個春天的夜晚,他仰頭看見了北斗星,天上彎彎的月亮給他照著路,北斗星給他指明著方向,碰著山翻山,遇著河過河,他只是方向不變,選擇著向北的道路朝前走……

這是書裡最讓我著迷的一段,潘東子在北斗星指引下北上延安所途經的一個個江南小城、村落與寺廟裡、溪流和江水,像是展開在眼前一幅幅迷人的江南畫卷。遙遠的外面世界的精彩、神秘甚至苦難,對於一直生活在寒冷閉塞的東北林區小鎮上童年的我那是一種強烈的誘惑。以致後來懷疑自己喜好漂泊、嚮往流浪,所謂的波西米亞情結都源於此。

有人說:人是生而自由的,但無往不在枷鎖中。我也並沒有把自己人生放逐有多遠,一直在離故鄉百公里外一座四線小城裡勤勞、愉快地忙碌著,沒有閒暇仰望夜空,只有酒醉夜歸時才會籍著微弱星光跌跌撞撞地爬回到自己床上。大家都在這個世界的設定裡,接受著既定的命運安排。

《閃閃的紅星》出版前名為“戰鬥的童年”,當年紅小兵的我們扛著木製紅纓槍在校園裡集體操練,威風凜凜,殺聲震天,小鎮上的那些“地、富、反、壞、右”們一個個都聞風喪膽, 這就是我們一代人的紅色童年。時空雖變幻,現在小孩子們在王者榮耀裡面組隊廝殺的戰鬥精神並不輸於當年的我們,不同的是他們隨意扯上一幫人就能開個黑店,忽敵忽友、亦敵亦友,完全不像那個年代的我們有著強烈的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和階級情感,真不知這個世界是簡單了還是複雜了……

2019年7月3日《閃閃的紅星》作者李心田先生在濟南逝世,享年91歲。

寫於 2019年8月27日夜

夜空中最亮的星
夜空中最亮的星
夜空中最亮的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