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交通运输信用信息系统与全国实现“互联互通”

4月30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会上,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兴彬就我省是如何推动“信用交通省”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等相关工作予以回应。

  据悉,2017年,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信用交通省”创建工作。两年多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部、省有关工作部署,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交通运输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完善制度体系,归集共享信用数据,加强信用信息应用,厚植厚培诚信文化,“信用交通省”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去年9月,在全国“信用交通省”创建阶段总结暨现场观摩交流会上,我省被评为国家第一批四个“信用交通省”典型省份。

  刘兴彬表示,目前已建成省级交通运输信用信息系统,累计归集行政许可信息14.9万余条、行政处罚信息15万余条,共享至“信用河南”、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和全国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通“信用交通·河南”网站,累计发布信息近30万条,成为行业信用信息公开的“主窗口”。

  此外,河南持续开展公路建设、道路运输、水运工程建设领域年度信用评价,加强评价结果应用,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在工程建设领域,对信用评价高的投标人给予增加投标标段和中标标段数量、减免保证金等激励措施;对信用评价低的,对其投标活动依法予以限制。”刘兴彬介绍,今年以来,在我省高速公路施工招标项目中,18家AA级企业享受了增加投标标段等激励政策。

  在治超领域,新出台的《河南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中纳入了信用监管内容,并根据货运车辆、从业人员、运输企业违法行为的次数、程度等建立信用档案,实行黄红黑三牌管理,累计向交通运输部报送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当事人信息487条,并联合有关部门从限制参与政府采购、限制享受优惠性政策等26个方面实施联合惩戒。

  实施信用治超以来,全省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超限超载率明显下降。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以信用监管推进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成功入选2018年河南省十大信用典型案例。

  刘兴彬说,下一步,我们将在总结“信用交通省”创建经验基础上,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规定和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信用交通省”建设,在成规模、出实招、见实效上下功夫,推动我省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新浪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