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伊朗扣押美國人質事件——美伊關係惡化的根源之一

超越歷史故事表面,從宏觀的社會視野來討論事件發生的深層原因

更多文章盡在“啟蒙時代的餘孽”,喜歡就點個贊、加個關注吧!


在美蘇冷戰之中,兩國爭奪的關鍵地區之一便是伊朗。伊朗位於中亞,中北部緊靠裡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是連接蘇聯領土與黑海甚至印度洋的重要節點,若是蘇聯控制伊朗,它就可以將自身的勢力擴展到印度、土耳其等重要地區。與此同時,伊朗國內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控制伊朗就等於控制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略物資——石油的主要生產國之一。

1979年伊朗扣押美國人質事件——美伊關係惡化的根源之一

由於伊朗的戰略重要性,美國一直使用各種方式將伊朗控制在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不僅向伊朗出口常規武器和核材料,還默許美國公司用大量金錢賄賂伊朗的統治者——巴列維王室來進行石油開採。很長一段時間,伊朗與美國都有密切的合作關係,因此美國認為中亞的局勢相當樂觀。

1979年伊朗扣押美國人質事件——美伊關係惡化的根源之一

巴列維王朝末代皇帝

然而,1979年的美國革命打破了美國的美夢。在這場革命中,以霍梅尼為首的反對者推翻了巴列維王朝。新的執政者對於西方和美國的侵略有著深深的憤恨,他們不相信美國人會給他們帶來任何好處。共和國剛一建立,就迅速進行石油國有化,驅逐美國公司。

11月4日,伊朗國王入駐紐約康奈爾醫療中心。憤怒的伊朗人民認為美國人試圖救濟這位剛剛被自己推翻的國王,他們衝進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控制了整個使館區,並扣押了60名外交人員作為人質。此事本來可能只是個短暫的外交衝突,但霍梅尼在使館事件之後立刻表態,聲稱美國大使館是陰謀的產生地,他們試圖推翻共和國。

1979年伊朗扣押美國人質事件——美伊關係惡化的根源之一

事態很快升級為國際衝突。美國總統卡特進行了強有力的報復,他對伊朗實行石油禁運,並凍結了120億美元的伊朗資產。在演講中,卡特宣稱:“沒有人可以低估美國政府和人民的決心。”但遺憾的是,美國對伊朗的強硬行為並沒有引起其他國家的支持,阿拉伯國家認為美國日後也可能對自己進行經濟制裁,而歐洲國家不願意趟這趟渾水,更願意置身事外。

1979年伊朗扣押美國人質事件——美伊關係惡化的根源之一

卡特

於是,卡特與美國只得依靠自身解決人質問題。1980年卡特批准了鷹爪行動,此行動的要旨:利用直升機和地面特種部隊“三角洲”秘密解救德黑蘭的人質。但是,這次事件的結果卻令人啼笑皆非,直升機還沒有降落到伊朗就出現很多故障,一架因天氣而返航,一架的螺旋槳開裂,另一架的液壓系統受損。卡特只能尷尬得取消我此次行動。

1979年伊朗扣押美國人質事件——美伊關係惡化的根源之一

鷹爪行動的殘骸

不過隨著時間的演進,美國和伊朗都發現兩國還是應該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伊朗此時深陷於兩伊戰爭之中,伊朗與伊拉克的長期僵持,武器補給出現短缺,急需從美國進口。而美國政府若不解決人質問題,會造成國內和國外的形象大大下降,同時,美國還希望伊朗能對抗蘇聯。

於是,從8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總統里根與伊朗領導集團開始進行了談判。兩國國內民族主義情節旺盛,都不希望向對方屈服,因此談判不得不秘密進行,外交人員互相訪問時,還要進行易容以避免其他人的關注。

1979年伊朗扣押美國人質事件——美伊關係惡化的根源之一

里根

1986年,伊朗人質事件基本得以解決。美國向伊朗出口了好幾批武器,包括2000枚陶式導彈,18枚鷹式防空導彈以及兩批鷹式導彈系統零件,而伊朗也偷偷釋放了美國的人質。

雖然此事最後解決,但里根還是遇到了麻煩,1986年,一系列關於美伊之間秘密交易的文件洩露出來,美國人民批判里根以武器換人質。此事對於里根政府的信用造成很大打擊,幾名政府高官甚至被因此被扣押執政,老布什上臺之後簽署赦免令才徹底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