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風景,最深的哲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最美的風景,最深的哲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第一次讀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時,心中不禁感嘆,多麼灑脫的詩句,讓人默然聯想到在那清澈幽靜的山澗,坐看雲捲雲舒,享受大自然的美。


後來才知道,往深一步去理解,會發現蘊含著不一樣的哲理。


先來看整首詩~

《終南別業》

唐·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森叟,談笑無還期。


中年的王維就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在終南山邊陲。

每每興致來了就獨來獨往去遊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走到水的盡頭,就坐下來看看漂浮的雲霧千變萬化。

偶然在林間遇見個鄉村父老,與他說說笑笑而忘了回家。

最美的風景,最深的哲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此詩是王維晚年的作品,當寫於唐肅宗乾元元年(758)之後。


王維幼時就聰慧異常,才華早露,精於詩畫樂書。但他的一生神奇而坎坷,九歲那年父親去世,23歲參加科舉考試,取得進士頭銜,並和喜歡的姑娘結婚。


然而好景不長,妻兒因難產離他而去,之後再經歷好友張九齡被貶,安史之亂......

從此,王維逐漸的厭倦了官場的爾虞我詐,開始信佛,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直到退休~

王維對大自然風景的描繪總有獨特的意境,他的詩詞,一直都有一種清新淡遠,自然脫俗的風格,還帶有“詩中有禪”的意境,就如這首《終南別業》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隱藏著深深的哲理和人生的感悟。

人生就是一條伸向遠方的路,路邊有春花燦爛光風霽月,但也有風狂雨驟電閃雷鳴;有一馬平川的坦途,也有難行的荊棘密佈;有大道如青天的儻蕩,也有我獨不得出的苦悶......

在人生的路上,本就跌宕起伏,一路前行,並非到處都充滿了掌聲和鮮花,並非事事都一帆風順。在複雜紛繁,變幻莫測的現實世界,一切都在不斷地改變,事事都難以預料,人人都會有成功也有失敗。

遇到挫折時,我們不必驚慌也不必沮喪。不管你是心急如焚還是失望透頂,也不要去悲嘆命運的不公,條條大道通羅馬,這條不通,可以走另一條。

最美的風景,最深的哲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王維的一生雖然悲苦,但豁達樂觀,行到水窮處的時候,索性坐下來,看看天空漂盪的雲彩,這也是一道亮麗風景。


陸游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是同樣的道理,又如蘇軾告訴我們的: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無論颳風還是放晴,都要有樂觀的處世態度,遇到逆境絕境時,把得失放下,也許會有新的局面產生。


記得在《卡夫卡日記》裡也有這樣一句話:當一切似乎山窮水盡,天欲絕人之時,一股新的力量又從你的內心油然湧現,幫助你。


與大家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