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山大道最初的攝影集《劇場寫真帖》中文版


薦書|森山大道最初的攝影集《劇場寫真帖》中文版


室町書房1968年出版的《日本劇場寫真帖》是森山大道的第一本攝影集,這本書奠定了森山大道日後的拍攝風格。近日,颶風社將這本書引進國內,並由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中文版的書名雖然被改成了《劇場寫真帖》,但內頁幾乎完美保留了原作的內容。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本傳說中的攝影集。


薦書|森山大道最初的攝影集《劇場寫真帖》中文版


森山大道是日本非常重要的攝影師,攝影集一直是他發表作品的重要手段。和前輩東松照明、細江英公相比,森山大道算不上年少成名,他的第一本攝影集就是30週歲那年,由室町書房出版的《日本劇場寫真帖》。這本書把東京的小劇場和城市街道融為一體,劇場演員、演唱者、脫衣舞者、同性戀、失明乞丐......每一幀畫面都透露著城市邊緣人群的辛辣氣息,也讓讓森山大道從日本戰後攝影家集團中嶄露頭角。

製作這本書的契機是在1967年,森山憑藉該系列在雜誌上的連載獲得第11屆日本影評人協會新人獎。當時他心中有一種難以忍受的複雜心情。因為新人獎獲獎的作品並不是他最初的攝影項目——新宿。

薦書|森山大道最初的攝影集《劇場寫真帖》中文版


《日本劇場寫真帖》是寺山修司拜託森山大道為其在雜誌上連載的隨筆拍攝配圖而開始的系列,拍攝對象是小劇場。森山後來稱:“有一種被寺山先生帶著走的感覺。”


薦書|森山大道最初的攝影集《劇場寫真帖》中文版


而獲獎的理由中,還流傳著平民的悲傷、穿著、當地風俗等土氣的詞語。對於這樣的評價,森山完全不能認同,所以一直希望通過製作攝影集,將這份鬱郁不快表達出來。

《日本劇場寫真帖》的照片是在雜誌上率先發表的,它因記錄了日本劇場的部分而被評價。但把這些系列總結在一本書中,反而是故意不同意這些評價的一種手段。比如反應劇場的照片和暗房裡貼膠捲的照片以及街角的照片被組合在一起。”


薦書|森山大道最初的攝影集《劇場寫真帖》中文版


書中出現的暗房,其實是森山和攝影師中平卓馬共同使用的暗房。在拍攝《日本劇場寫真帖》的時期,森山大道主要在新宿一代拍攝,另一方面也參加了寺山修司實驗劇團的拍攝工作,開始和大眾娛樂發生關係。


薦書|森山大道最初的攝影集《劇場寫真帖》中文版


森山大道在一段訪問中坦言:“自己想要拍攝更加適合自己的世界。所以不太喜歡去拍攝小劇場。不過,一旦去了,還是會全身心的投入到拍攝之中。只是拍完之後便一溜煙跑了回來,在自由之丘的一家時尚小咖啡館喝了幾杯茶之後終於舒服了。就算自己不想承認,但自己的體質肯定屬於土俗的世界。我所感到的厭惡感,或許就像是被看穿了隱藏的本性一般。結果,寺山先生由於太忙,三四回之後劇團就結束了,我把拍的照片重新印刷後,拿去找了《每日相機》的山岸章二先生。結果被山岸先生說,要拍攝更多的小劇場照片,於是繼續進行了拍攝。只是,我個人在新宿拍攝了很多日常的照片,不想忽略它們。剛好這個時期,室町書房有個契機,問我要不要製作一本書。”


薦書|森山大道最初的攝影集《劇場寫真帖》中文版


初版《日本劇場寫真帖》書皮設計就讓人印象深刻,天鵝絨封面的手感和照片一起給人一種刺激感。而且紙張和標題都是直接用橡皮章印的。這本書的書籍設計是辰己四郎,而照片的排版和順序都是由森山大道親自完成。


薦書|森山大道最初的攝影集《劇場寫真帖》中文版

(森山大道在產科醫院拍攝胎兒的系列《無言劇》也被收錄在書的最後)


在這本書裡,有跟寺山修司一起連載的照片,後來被山岸章二要求重新拍攝的照片,再加上《朝日圖標》和《朝日週刊》上刊登的照片也被混在其中。森山大道認為通過這樣摒棄一切的方式組合在一起的,不能簡單稱之為日本劇場的記錄,而是綜合的,各種東西混雜的複雜攝影集。


薦書|森山大道最初的攝影集《劇場寫真帖》中文版

(講談社2011年出版的《日本劇場寫真帖》與四川文藝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劇場寫真帖》)


作為森山大道攝影集出版的原點,《日本劇場寫真帖》50年來出現過多個版本,此次被引進國內的是2011年由講談社製作的《日本劇場寫真帖 【新裝版】》,但中文版的開本和裝幀都進行的重新設計。1908閱覽室為此採訪了本書的編輯。以下為訪問部分

1908閱覽室:拿到書之後我發現一個很大的槽點,封面改成了內頁的一張照片。改封面可以理解,日版的封皮攤開後是大道的英文拼寫“DAIDO”,但封面這個區域剛好是字母“O”,紅底白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日本的國旗。但是換的這張照片就有點讓我費解了,因為照片上這個拍照的人其實不是森山大道,而是他的好友兼宿敵中平卓馬。做出這樣的修改,理由是什麼呢?

颶風社:該書是森山大道和寺山修司共著的作品,其中包含了寺山修司的隨筆,封面如果只選取森山,並不太合適。而這本書是一本攝影集,這張照片取景特別,讓讀者一看便知與攝影有關,同時又是森山先生的攝影作品,攝影家鏡頭中的攝影家,能購買這本書的高品味讀者,應該會懂的。


薦書|森山大道最初的攝影集《劇場寫真帖》中文版


1908閱覽室:為什麼標題《日本劇場寫真帖》引進後變成了《劇場寫真帖》?

颶風社:我們認為,攝影是一種不分國籍,不分民族的世界性的藝術。森山大道是日本人沒錯,但更是一位世界級的攝影大師。這本攝影集,是森山大道拍攝的,只屬於那個年代的“小劇場”文化。這當然是日本的小劇場文化,但那些演員們表達出來的自我,以及掙扎在社會底層卻又絕不屈服的人生態度,並不是日本人所獨有的。《日本劇場寫真帖》讀起來,會讓人產生“日本劇場”的“寫真帖”的誤解,這是我們不希望見到的。森山大道的攝影屬於全世界和全人類,我們希望所有人都能不抱任何偏見地欣賞她們。


薦書|森山大道最初的攝影集《劇場寫真帖》中文版


1908:對比了原版書和中文版的紙張和印刷效果,發現兩個版本相差無幾。中文版的對比度會略低一些,紙張會更白一些。同時由於開本比例的原因,中文版的畫面比講談社原版書更完整,原版書照片邊緣被裁切的細節在中文版中被保留下來。這點讓我非常欣喜,要知道中文版的價格只有原版書定價的四分之一。

颶風社:沒錯,藉此機會向大家科普一件事。由於造紙方式的不同,同類型的紙張,國產紙張普遍偏白,而日本紙張偏黃。另外,根據我國的進出口政策和環保政策,使用日本紙印刷圖書在成本上幾乎等於不可能。因此,我們引進的絕大多數日本圖書,比起原版書的視覺效果都要偏白一些。


薦書|森山大道最初的攝影集《劇場寫真帖》中文版


颶風社:我們為《劇場寫真帖》選擇紙張的時候,一開始按照一般圖書的模式,以“手感符合讀者需求”“印刷精細度要足夠”“整體效果顯得更有檔次”來選擇紙張,但無論怎麼選,都覺得和我們想要的樣子背道而馳。後來我們意識到,這些常規的選紙方式,和這本攝影集的風格、想要表達的立意,以及森山先生的性格截然相反。因此,我們完全拋棄了固有的選紙模式,以“在手感和印刷效果上,都追求粗糙、大顆粒,儘可能還原原書的感覺”來尋找,最終,經過對幾十種紙張的比對,我們選擇了目前使用的紙張,應該也是目前我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選出的最能體現森山先生風格的紙張。

而在圖片方面,這一點要感謝森山先生及其工作室,為我們提供的原版照片比起原書更加完整,因此我們也儘可能還原了原版照片的一切。

定價方面,颶風社的宗旨一向是“讓更多的讀者讀到更好的書”,因此,對每一本書都儘量壓縮定價,讓價格更加親民是我們一貫以來的路線。讀者可能不太瞭解出版物的成本和定價是否科學,因此我們作為生產者,會直接擠壓掉定價中的水分,確保讀者買到物美價廉的作品。



薦書|森山大道最初的攝影集《劇場寫真帖》中文版


森山大道《劇場寫真帖》定價69元 微店:“1908藝術書店” 有售 點擊“瞭解更多”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