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小磨玻璃結節:你永遠喚不醒那個裝睡的“主人”

莊子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在太多糾結的見證與過度的無奈後,我終於完成了《 》這篇文章。

至今也不知是如何的思維和激情,完成了那篇“微小肺結節”的終極篇,內心著實感謝給我太多醫學科普靈感的肺結節朋友兼老師,是你們讓我知道了肺結節正規醫學科普的方向。

肺小磨玻璃結節:你永遠喚不醒那個裝睡的“主人”

似乎,無意中道破“天機”般,一整天無所事事,毫無原本的思緒,總感覺一下子沒有了科普的話題。

是啊,原本這4mm、5mm的微小結節本就不該成為徒勞、奔波的“代言”和“光陰虛度”後的感慨!

如果,真的由於我的“縱容”招致您那微小的結節短期增大失去治療的時機,儘管人肉他,讓他如庸醫般“千夫所指”吧。但至少,世間太多的和侯醫生一樣的人在默默的付出、熱心的諮詢、不偏不倚傳播著您本該得知的、本不該受到誤導的信息,只是少些了我這般“急切”罷了。

肺小磨玻璃結節:你永遠喚不醒那個裝睡的“主人”

其實,早該如此!最大的精力是留給最需要的肺結節朋友。那就是6-8mm的肺小結節,尤其是非實性的混合磨玻璃結節。今後,侯醫生調整精力,重點以體檢發現、監測對比中的>5mm的肺小磨玻璃結節科普,使正確的個體化臨床路徑服務於他們並從中最大獲益。

4mm、5mm首次體檢發現的,我們暫時莫再提起,因為,隨診複查對比便是唯一公認的“規矩”。因此,這便是我在多篇圖文科普甚至於 中,“警醒”您第一時間發現結節時,刻錄DICOM數據光盤、留存“數字肺”底版的重要性!

肺小磨玻璃結節:你永遠喚不醒那個裝睡的“主人”

果真有那麼一天,“變化”的微小肺結節真的符合《指南》、《共識》公認最佳分析判斷的範圍時,DICOM數據下太多精準科學的分析對比才能為你謀取最大的“性價比”診斷!

侯醫生的文章、觀念甚至於 真的只是獻於“有緣”之人,您受益便是我的欣慰、您的回覆我必一一回應,但絕非強加於人,疲“越俎代庖”之勞!

這篇文章之後,其實侯醫生也受到了網友的責備,似乎是認為在頭條發表文章就應該負起專業的責任,並埋怨我說Ta見過小於5mm的肺結節手術後是“原位癌",因此我更應該是提醒大家這種情況而不應該......似乎,又讓我想起了那 ......

肺小磨玻璃結節:你永遠喚不醒那個裝睡的“主人”

侯醫生說:“綁架的愛心”,我絕不會為“萬一”的可能而縱容天下付出“一萬”的代價!

如果在Ta的眼中,那在“原位癌”甚至更癌變前的AAH階段進行了手術切除,“治癒”就是“幸福”,那麼我們何嘗不去改變肺癌的高危因素、摒棄焦躁的內心使癌細胞壓根就沒有“土壤”呢?

如果越小越早、越早越好、越早切除越受益的“幸福”都能實現於每一位肺結節朋友,該有多好。

因為Ta只看到了別人的“幸福”,Ta從未留意這“幸福”背後及術後的“憂傷”與那絲毫不減的”心魔“。

肺小磨玻璃結節:你永遠喚不醒那個裝睡的“主人”

天底下真的只有這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上天的事”。而侯醫生要說,天下的肺結節只有兩種:你的肺結節和別人的肺結節。而關於肺結節的根源以及太多醫學人力範圍以外的,目前是你我無法揣摩和預測的。

人的煩惱就是來自於: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別人的事,擔心人力不可及的事。

所以要輕鬆自在很簡單:專心打理好自己的事兒,不去過多關心本屬於別人的隱私,不去奢求不可及的答案。

因此:你自己的肺結節為何需要別人的故事來襯托!別人的肺結節又怎能和您一模一樣?

幾天前,一位網友的留言真的讓我只能搪塞回復,我那看似安慰開導的話語時刻在刺痛自己的內心。

“侯醫生,我已經進行了左下肺磨玻璃結節的手術,讀了您的文章,我是不是透支了健康?”

看了Ta附的一張照片,目測已經超過了8mm,我始終堅持沒有DICOM數據下就沒有發言權的觀點,既然已經手術了,我怎能“事後諸葛”不利團結呢?

肺小磨玻璃結節:你永遠喚不醒那個裝睡的“主人”

“既然已經手術,肯定有手術的指徵,相信您的主刀醫生。大於8mm持續存在的混合磨玻璃結節本就是手術指徵之一”

“但,關鍵是術後病理是AAH(腺瘤樣不典型增生、癌前病變),現在術前發現的右肺的6mm小結節如何處理?”

“當然需要更加正規隨診,如果影像監測對比出現變化時,有可能還是需要手術的”,其實,我真的想看看Ta術前的DICOM數據,在MPR等多層重建之下回顧一下,但很可能Ta真的沒有。

“但關鍵是我AAH的手術已經切除了肺葉,右側再手術,我真的擔心......”

聊到這裡,我方知這位朋友諮詢的“透支了健康”的糾結。但,左右為難的侯醫生除了安慰已“詞窮理盡”。

肺小磨玻璃結節:你永遠喚不醒那個裝睡的“主人”

“侯醫生,我23歲,體檢發現6mmGGN術後,病理AAH。入職體檢會不會被發現?男朋友家還不知道實情,我太不容易了”

“侯醫生,去年結節3個,今年CT報了6個,均小於4mm。為什麼長這麼快啊!”

其實,Ta們哪裡是在針對肺癌的"篩查“,Ta們只是在用自己的肺不斷驗證著影像醫學的發展、CT薄層的敏感、”一枚不漏“的AI大數據診斷而已。

這些真實的故事就是想喚醒“只看到別人幸福”的肺結節朋友,“肺小結節的世界”遠沒有那麼美好,你充其量只是看著別人的故事關心著自己的結節罷了。但,侯醫生的眼裡全部都是“別人的結節”!

肺小磨玻璃結節:你永遠喚不醒那個裝睡的“主人”

許久,我都不曾擺出這張可能讓醫者深思的圖片,只是不想再次觸碰肺結節朋友本就敏感的“玻璃心”。

這也是目前而言我不再涉足“雙肺多髮結節”會診與手術的原因,因為卑微的我真的無法承受這種“生命的透支”下的煎熬,還是留給更權威的機構來處理或研究吧。

肺小磨玻璃結節:你永遠喚不醒那個裝睡的“主人”

4mm、5mm又如何?作為主刀的侯醫生甚至在手術切除9mm結節時順便“摟草打兔子”切下來的2mm微小結節病理也是“原位癌”!那又如何?難道真的有那麼“執著”的醫生會為這單發的“微小結節”手術治療嗎?

肺小磨玻璃結節:你永遠喚不醒那個裝睡的“主人”

除非你我的社會已沒有“規則”、“指徵”和”約束“,醫學失去了本有的“厚重”和“敬畏”。

不適合手術或拒絕手術的早期NSCLC的放射治療:首選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1類推薦證據),適應證包括:①不耐受手術的早期NSCLC:高齡、嚴重內科疾病、T1~2N0M0期。②可手術但拒絕手術的早期NSCLC。③不能施行或拒絕接受病理診斷的臨床早期肺癌,在滿足下列條件的情況下,可考慮進行SBRT治療......摘自5.1最新《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版)》

連“準肺癌”尚有手術外的其它選擇!何談8mm的肺磨玻璃結節的誤判、1.2cm的“高危結節”的消失......至於那小於4mm、5mm的“微小結節”更會有各種演繹下的“偏差”,又是從何而談的“耽誤病情”?對你、對我都是一種“徒勞”。

“人+二,一位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加上對醫學科學的“二”,便成“仁”。”這是侯醫生回覆網友的原話。我真的不需要誇獎,因為對某些人而言真的有些“二”。

當一個人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Ta的任何行為都有Ta的理由。

肺小磨玻璃結節:你永遠喚不醒那個裝睡的“主人”

曾經幫一位兄弟連續觀察肺磨玻璃結節的變化,那始終7mm的結節在兩年4次的複查中始終沒有增大,但就在第3次CT的DICOM數據中我看到了結節密度的變化,建議他手術切除。但即使在第4次複查後他仍以“CT報告沒變化、容易誤診”為由愛答不理,因為哥們兒的情誼,我幾乎半“罵人般”要求他在當地醫院手術切除。術後“原位癌,部分微浸潤改變”的結局也讓我們那本不受這術後病理結果影響的友誼更加醇厚。

肺小磨玻璃結節:你永遠喚不醒那個裝睡的“主人”

今天,有些“二”的侯醫生,真的想喚醒你固有的思維、喚醒你對真醫學的忽視、喚醒你活在別人故事裡的蒼白;更想喚醒那些真的經專科醫生評價後大概率的”早期肺癌“真正需要切除時仍我行我素的“裝睡”狀態,讓你真正從“夢醒中”勇敢放下或面對,因為正視才能看到真正的“彩虹”。

肺小磨玻璃結節:你永遠喚不醒那個裝睡的“主人”

編者按

:侯醫生肺結節人文、醫學的個人理念,只為“喚醒”正確的理念和肺結節真實的醫學科普。無論最終的良性、惡性,都無需裝睡在“別人的結節中”,相信專業醫生,最正確的策略才是完美。關注 ,您的互動才是我科普的靈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