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考教育綜合知識教育心理學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指引發與維持學生的學習行為,並使之指向一定學業目標的一種動力傾向。它包含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兩個成分,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劃分為不同類別。不同心理學家從不同角度對學習動機進行了闡釋,主要包括強化理論、歸因理論、需要層次理論、成就動機理論、自我價值理論、自我效能感理論等。


1⃣️ 學習動機的分類

1.根據學習動機的內外維度,可分為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

內部動機是指人們對學習本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動機的滿足在活動之內。相反,外部動機是指人們由外部學習所動機的滿足不在活動之內,而在活動之外,這時人們不是對學習本身感興趣,而是對學習所帶來的結果感興趣。如有的學生是為了得到獎勵,避免懲罰,取悅於老師等。


2.根據動機行為與目標的遠近關係劃分,可把學習動機區分為遠景性動機和近景性動機


所謂遠景性動機,是指動機行為與長遠目標相聯繫的一類動機。所謂近景性動機,是指與近期目標相聯繫的一類動機。

※例如,學生在確定選修課程時,有的是考慮今後走上社會、踏上工作崗位的需要,有的只是考慮眼下是否容易通過考試,他們的擇課動機便屬遠景性和近景性動機範疇。


3.根據動機行為的對象的廣泛性,可以把學習動機分為普遍型學習動機和特殊型學習動機


在學校教學中還出現這樣一種情況:一類學生對所有學習活動都有學習動機,不但對所有知識性的學科都認真學習,就是對技能性學科,甚至課外活動,也從不懈怠;另一類學生則只對某種(或某幾種)學科有學習動機,對其他學科均不予注意。第一類學生的學習行為背後的學習動機,可以稱為普遍型學習動機;第二類學生的學習行為背後的學習動機,可以稱為特殊型學習動機。

4.根據動機的意義,可把動機區分為合理動機和不合理動機


所謂合理動機,是指與我們的社會利益相一致的、有利於個體健康發展的動機,它包括高尚的、正確的和在一定時期裡有較多積極因素的動機。所謂不合理動機,則是指不符合我們的社會利益和個體健康發展的動機,它包括低劣的、錯誤的和有較多消極因素的動機。


5.根據動機在活動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大小,可把學習動機區分為主導性動機和輔助性動機


一般來說,在同一時間內,在一個學生身上,主導性學習動機只有一個,而輔助性學習動機則可能會有一個以上,並且這些輔助性學習動機的強度和穩定性也都不會是一樣的。


6.奧蘇貝爾的分類——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


奧蘇貝爾指出:學生所有的指向學業的行為都可以從這三方面的內驅力加以解釋。當然,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這三種成分在個體身上的比重會有改變。

2⃣️ 學習動機的主要流派


1.強化動機理論

正強化就是獎勵那些組織上需要的行為,從而加強這種行為;負強化就是懲罰那些與組織不相容的行為,從而削弱這種行為。負強化的方法包括批評、處分、降級等,有時不給予獎勵或少給獎勵也是一種負強化。


2.需要層次理論

教師招考教育綜合知識教育心理學學習動機

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七種,分別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求知需要、審美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他將前四種需要定義為缺失需要,後三種需要是生長需要。較低級的需要至少必須部分滿足之後才能出現對較高級需要的追求,學校裡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愛和自尊,要使學生具有創造性,首先要使學生感到,教師是公正的、愛護並尊重自己的,不會因為自己出差錯而遭到嘲笑和懲罰。


3.成就動機理論

阿特金森認為,人的成就動機是激勵個體樂於從事自己認為重要的或有價值的工作, 併力求取得成功的內在驅動力,它可以分成兩部分,其一是追求力求成功;其二是避免失敗

如果用Ts來表示追求成功的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個因素所決定:①對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動機)Ms;②在該項任務上將會成功的可能性Ps;③成功的誘因值Is。用公式可表示為:

Ts=Ms×Ps×Is

如果一個學生獲取成就的動機大於避免失敗的動機,他們為了要探索一個問題,在遇到一定量的失敗之後,反而會提高他們去解決這一問題的願望,而且如果獲得成功太容易的話,反而會減低這些學生的動機。

研究表明,這種學生最有可能選擇成功概率約為50%的任務,因為這種選擇能給他們提供最大的現實挑戰。

4.成敗歸因理論

維納將活動成敗的原因即行為責任歸結為以下六個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好壞、身心狀態、外界環境等。同時,維納認為這六個因素可歸為三個維度,即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可控制歸因和不可控歸因。

教師招考教育綜合知識教育心理學學習動機

如果失敗的事件連續發生,他們就有可能將原因歸於穩定的自身因素,將失敗歸因於內部的、穩定的原因。不可控是激發動機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它會使學生產生習得性無助。

5.成就目標理論

成就目標又分為掌握目標模式及成績目標模式,在掌握目標定向的情況下,個體通常表現出一種積極的、適應的動機模式,專注於當前的學習任務,能有效地運用深層加工策略,如努力發掘新舊知識之間的關係等,而在成績目標的情況下,個體傾向於將成敗歸因於自身的能力,只關注自我,一般的觀點認為,掌握目標更能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產生持久的推動力並促進學生取得更大的成就。

6.自我效能感理論

班杜拉在他的動機理論中指出,人的行為受行為的結果因素與先行因素的影響。行為的結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說的強化,但他認為,在學習中沒有強化也能獲得有關的信息,形成新的行為。而強化能激發和維持行為的動機以控制和調節人的行為

※自我效能感主要受四個因素的影響

直接經驗、替代性經驗、言語說服、情緒喚醒

3⃣️ 學習動機的激發


1.加強學習目的教育,啟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2.提供成功機會,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3.利用學習結果的反饋作用,強化學習動機;

4.適當的開展競賽活動;

5.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

6.適當表揚與批評,進行的正確的評價 。

4⃣️ 學習動機的培養

1.瞭解和滿足學生的需要,促使學習動機的產生;

2.重視立志教育,對學生進行成就動機訓練;

3.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獲得自我效能感;

4.培養學生努力導致成功的歸因觀。

練習作業

請把你的答案回覆在評論裡,我們會統一時間批改

1.強調在學習活動中,採取各種外部手段如獎賞、讚揚、評分、等級、競賽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這是動機的( )

A.強化理論 B.需要層次論 C.成就動機理論 D.歸因理論


2.個體的成就動機包括兩個方面:追求成功與( )

A.追求利益 B.避免失敗 C.迴避困難 D.追求刺激


3.個體的成就動機可以分成力求成功的動機和避免失敗的動機。對於力求成功者來說,他們最有可能選擇的任務是( )

A.成功概率100% B.成功概率75% C.成功概率50% D.成功概率25%


4.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認為避免失敗者的目的是避免失敗,減少敗感,所以他們傾向於選擇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難的任務。當一項任務的成功率為50%時,他們會( )

A.可能選擇 B.猶豫不決 C.迴避這項任務 D.堅決選擇


5.在學生學業考試失敗以後,容易使學生對未來失去信心的歸因為( )

A.任務難易歸因 B.運氣歸因 C.能力歸因 D.努力歸因


6.一個學生認為做什麼都幹不好,為提高自信心,教師應該( )

A.讓她做很容易成功的事,並表揚她 B.表揚她做的任何事 C.表揚她的漂亮和穿著 D.讓她做經過努力可以成功的事情,成功後表揚她


7.在維納的歸因模式中,運氣屬於( )

A.內部的,穩定的,不可控的 B.外部的,不穩定的,不可控的 C.內部的,不穩定的,可控的 D.外部的,不穩定的,可控的


8.根據歸因理論,屬於外部、穩定和不可控的因素是( )

A.疲勞 B.能力 C.運氣 D.任務難度


9.一般而言,把學習成敗歸因於以下哪一因素對學習動機的激勵作用最大( )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務難度 D.運氣好壞


10.以掌握為目標定向的學生傾向於將學業的成敗歸因於( )

A.能力 B.努力 C.運氣 D.任務難度


答案:ABCCC DBDA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