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聖—王羲之

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像

東晉時期,書法的創作開始不斷地追求神韻、意趣以及書法寫作方面的創新,十分注重個人情感的表達,使得以往的書法理念得到了徹底改變,這也是後人所說的晉書尚韻。也正是在這樣的一個時代,王羲之這位名揚天下的大書法家便誕生了。

王羲之出生於東晉的琅琊,字逸少,是當時首屈一指的書法家,由於在書法方面的巨大成就而被世人譽為“書聖”。王羲之從小便表現出極高的書法天賦,從小便愛練習書法,再加上受到其父親王曠與其叔父王廙的書法技藝的啟蒙,那時剛剛7歲的他,便在書法方面表現得非常傑出。在王羲之12歲那年,他的書法技藝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當時,晉帝前往北郊祭祀,便希望王羲之先將祝詞寫到一塊木板上,之後,再派人在木板上進行雕刻。然而,王羲之在一塊木板上面將祝詞寫完之後,被晉帝派去的人準備在木板上進行雕刻時,卻不曾想他們將木板削掉了一層又一層,一共削了三份深度時,才見到底。可見,王羲之那時用筆的筆力已經達到了入木三分的程度。


書聖—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是一位非常擅長轉益多師的書法練習者,也正是因為不斷的學習擅長不同書體的高超書法家的技藝,王羲之的視野也在不斷地開闊,他博取廣聞,再加上志存高遠,有著極強的創新精神,因此,他不斷地將前人的書法特點轉變成自己獨有的風格,從而練就了一身“兼撮眾法,備成一家”的本事。


書聖—王羲之

《蘭亭序集》

長大後的王羲之便開始了官場生涯,官至右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就在穆帝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王羲之與好友一起前往山陰城優美景點蘭亭時,大家聚集到一起飲酒作詩,到了興奮的勁頭,王羲之便即興拿起筆墨,為大家作詩,從而被世人稱之為天下第一書的《蘭亭序》便誕生了。


書聖—王羲之

《樂毅論》

瞭解王羲之書法的人都知道,他的書法不僅具有隸書、草書的特點,還具有楷書、行書等各種字體的風格。在練習書法技巧時,王羲之十分細緻地對各種書法的體勢進行研究,對於那些精良的書法作品,他往往都用心地進行臨摹,廣集眾家之手,將其融入自己的書法作品之中,極大地擺脫了漢魏時期的筆風,可謂自成一家,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書聖—王羲之

《十七帖》

他書法刻本兒很多,以《樂毅論》、《蘭亭序集》、《十七帖》等最為著名。存世摹本墨跡有《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奉橘帖》、《孔侍中帖》等。


書聖—王羲之

《姨母帖》

王羲之的書法不斷對後代書法家產生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唐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還是五代時期的楊凝式,抑或宋朝時期的四大書法家,直至今天的著名書法家,都深受王羲之書法的影響。因此,將王羲之稱為“書聖”是一點兒也不為過的,他是當之無愧的書聖。


~敬請鎖定~

北京常天書院秉承著“心如清水,身寄常天”的基本理念,始終以赤子之心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兢兢業業地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藝術價值,並讓學員們發掘自己的藝術創造力。

常天書院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獨特方式,系統教學,課程形式靈活多變,主攻書畫培訓課程、文化薈客廳與武醫身心療法三個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