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性浮虧與永久性虧損


暫時性浮虧與永久性虧損


市場規律:90%都是熊市時間,各種的股災層出不窮。

當我們把投資作為一輩子的事業的時候,不可避免的遇上大跌。

在我過去15年的個人投資的歷程當中,遇上30% 50%的大跌的次數,多得我自己都數不清楚了。甚至我非常的肯定,在未來要活到120歲的投資歷程當中,這樣的暴跌會更多更多。

但每一次遇到暴跌,我都心如止水,每次暴跌過後,資產總是會再創新高,比以前賺更多了。

為什麼總是能如此平靜的面對暴跌,這裡就講到一個暫時性浮虧與永久性虧損的區別。

暫時性浮虧與永久性虧損


01

跌了還會漲起來,還會創新高,這個時候的下跌就是很好的買入或調倉的機會,這個就叫暫時性浮虧,忍受目前的暫時虧損,換取未來更長遠的利益。從10塊錢跌到5塊錢,然後他還會漲回10塊錢,還會漲到20塊錢再創新高。那這個時候跌到5塊錢的時候,有閒錢就繼續買,沒錢就死扛或者等分紅可以繼續買,或者可以把其他的跌的不多的股票調過來加倉。那麼等他漲到10塊錢的時候,那其實他比你原來傻傻的10塊錢不漲不跌的時候賺的更多,這個其實是波動帶來的額外收益。付出的代價就是暫時性的忍受目前的虧損,換來更長遠的收益。

而有些下跌,他跌了就不會漲起來,他從10塊錢跌到5塊錢,他可能一輩子就是5塊錢。甚至這後面因為股價的下跌引起的連鎖反應,導致它的實體企業經營越來越糟糕,最後公司倒閉,這種虧損就是永久性的虧損,再也漲不回來了。

所以每當遇到股災的時候,我們就去分析目前的虧損,到底是暫時性的浮虧波動,還是說永久性的虧損。這個就是我們能夠平靜應對股災的根本原因

暫時性的浮虧的根本就在於一句話,在危機當中買入並長期持有行業龍頭。所以這裡有三個關鍵詞,第一是危機,第二是長期持有,第三是行業龍頭。這三者是有機的整體。

這個正是過去十幾年給我們帶來超額投資收益的核心秘訣所在。


02

暫時性浮虧與永久性虧損

舉個例子,我們過去很多的利潤來源於房地產股票的投資。過去這十幾年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層出不窮,隔三差五就會出臺一些政策調控地產。每當這些政策出臺的時候,總是引發一輪房地產股票的大跌。不管是大的房產股票還是小的房產股票都全行業下跌。

因為市場整個行業貸款更困難了,流動性緊縮企業可能資金鍊斷裂,融資成本升高,房價下跌,買房者在觀望,遲遲不敢買房,房產公司銷售下降。這些傳導到股市上面,股市的投資者紛紛的恐慌性拋售,導致公司的市值縮水,進一步的加大企業經營困難,融資困難。

但正是因為這個時候過去總是勇敢的逆勢買入加倉行業龍頭。最後都能夠獲得超額的收益。

背後的邏輯很簡單,買房是中國人的剛性需要,是幾千年的文化屬性,這些需求只是說被暫時性的政策所打壓推遲,但他不會消失,該來的還會來。通過半年或一年,大家在持幣觀望之後,該結婚買房的還是要結婚買房,該買別墅享受的還是要買別墅。中國人對家的這個根植在基因層面的文化屬性,不會輕易的受到改變。

暫時性浮虧與永久性虧損

所以所有的房地產公司大跌,這個時候買入行業龍頭,那就非常好的時機,因為這些市場需求永遠都在,只是說被推遲了,然後中小企業因為房地產調控,資金鍊斷裂,大量的倒閉被收購。最後這些中小企業讓出來的市場份額就被活下來行業龍頭所吸收過去了。最終隨著時間的推移,行業被洗牌,行業集中度提升,行業龍頭賺得更多。

所以在這個案例裡面就可以看到暫時性浮虧與永久性虧損的區別。行業龍頭,它是暫時性浮虧,雖然大家一起跌,但是行業龍頭最終會漲回來。甚至把其他中小企業的份額給收過來了,以後會再創新高,賺的更多。

而中小企業它經過這一輪的調控,它真的就是倒退10年元氣大傷,一跌不振,可能再也起不來了,甚至是倒閉了。這個就是永久性的虧損。

暫時性浮虧與永久性虧損

就好比冬天,滿天大雪好似世界末日,萬物凋零,所有之物都好像失去了生機,讓人失去信心。

但其實在寒冬裡面很多害蟲都被凍死了,很多素質不好的植物都被凍死了。到了春天來臨,陽光普照大地的時候,那些擁有頑強生命力的種子就會長得更好。這些種子擁有更好的空間,更多的養分,更少的害蟲,他們欣欣向榮。競爭者都死光了,就剩下他們自然活得好,這個就是剩者為王的時代。

所以只要我們的投資是用長期的閒錢去買入那些行業龍頭,那就不要害怕暫時性的下跌。長遠來講,暴風雪讓我們的生命更加頑強,成長的更好。

我們一起約定活到120歲,見證一場一場的暴風雪,在一場一場的洗禮中昇華我們的投資,昇華我們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