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劉大林,字氣浩,一九四九年生於湖南九嶷山下,號九嶷山人。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甘肅省文史館館員、高級美術師、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西部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上海書畫研究院特聘畫家、中國書畫名家聯合會廣東分會副主席。

劉大林長期專心於中國畫的研究,尤酷愛畫馬,作品參加全國性和國際性展覽,並被國內外博物館、文史館、展覽館、個人收藏家收藏,數百幅作品被國內外報刊發表刊用,作品入選《國際畫家大辭典》、《當代書畫精英大典》等名人集和辭書,作品曾在德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展出。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劉大林在人民網直播間接受採訪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兩會專題】2020年藝術名家賀兩會—劉大林

大雄大美大氣魄

—— 讀畫馬大家劉大林繪畫藝術有感

(中國畫鑑賞評估師,廣州市頤美雅文化藝術傳播公司總經理)

  審視中國有史以來馬的歷史,總與人類有著千絲萬縷的緣結。無論戰爭與和平時期,就馬這種人類的益友來說,它給予的總是那般昂楊,那般亢奮,似乎這是上天對人的獨特恩賜。我所認識的劉大林正是帶著極普通的人與自然的感情,使其純粹的精神活力得以激發而致表達。他從看馬,愛馬,到畫馬經歷了無數次的人馬通靈的過程,把已有的圖式再造生華,使藝術的“精神性”在他的馬上體現出來,並伴隨著他個體生命的流程在日益完善成熟,繼而達到國內外業界人士以及廣大觀眾的好評。

  面對大林之馬,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他是從秦漢墓穴裡沉睡過,又踏上了魏晉南北朝的疆場,把純純的圓石圖騰氣息馱到了唐宋的絹本上,且在元、明、清的意趣裡兒戲成癮。大林的馬就這樣集古而化,自成家風。他的藝術是鮮活的,是富於流動韻致和音樂節奏的。他的馬意如我早期評價:“是童真概念的馬,音樂交響的馬,無拘無束的天之神馬”,後來,這天馬似乎從雲端踏飛而來,戀於古老的黃土高原而變成了野馬,於是“野馬劉大林”的稱號從此誕生了,而這稱號並不帶任何的世俗陋見和釣譽之嫌,恰是同道們給予的評價。此後,野馬劉大林也就理所當然地野逸出了他的一批批馬為載體的作品,幅幅都凝結著他生命的感知力和對生命禮讚的傾向性。而這野馬一夜之間毛色大變,墨黑一團發出了震心的神光,只聽,天籟裡聲聲嘶鳴,大地上沉沉蹄音,這完全是大林“神遇跡化”的產物,是造化與心源的人格物化。

  大林畫馬與眾不同,其稟性使他馬烈性似乎衝盈了整個宇宙,在生命的張力驅使下跨過了千年的門檻,脫盡物象常形,仰天長嘯,壯懷激烈。這抱飲了瀚墨精血的馬,像狂飈大作作,黑風煞氣,把柔弱的兒女情長一掃而光,又將男兒的心淚凝固成堅毅的雕像。這正是大林心中馬的神力所在,宇宙洪荒般揮灑後可貴生命的渾化,也是靈魂獨白的一種簡捷方式。

  當打開大林那跌宕不平,放縱不羈的筆墨王國,呈現於眼的是無盡的墨色音符,交響的渾化,靈性的閃動,氣化的無極態。其巨大的擴充力己不再是馬王具象的侷限,它排斥了世間的一切束縛,使個人性靈得以張揚;其儒、釋、道三位一體的文化特質已不再是生吞活咽般的表現。他借用了儲存生命信息的點、線、面的形式,暗伏著人這個類的共性,也自然流露出大林的個性風範。此刻,我會不自覺地想到西方視覺藝術評論家克萊夫·貝爾“藝術乃是有意味的形式”這句名言。是的,大林筆墨的揮運也不是簡單的物理運動,它是與靈魂有關的。愛和怨,夢和魂聯繫的意味形式,其實質是無意識的產物,沒有刻意,沒有雕飾,在網絡密佈的“情感場效應”裡流溢著主體與客體共存的一種生命形式,體現著個體生命存在的時空感和既成方式,以及藝術圖式得以獨立的永恆感。在這閉合空間裡,筆墨從簡到繁,又從繁至藝術的簡,它完成了一種生命的複製與提純淨化的過程。也展示著創造者的創造熱情和噴吐般的個性特徵。

  數十年如一日的耕耘、身心奔波於草原與大漠,心韻沉浸在甘南、青海、內蒙古牧區。體味著“天蒼蒼、野茫茫”的空闊無垠以及來自命運的北遷家史。一幕幕往事如夢,那身隨父親背影從湖南來到內蒙古草原的情性還歷歷在目。大林將這一切都視為他藝術成長的必備條件,也該是這般的自然安排,於是他熱愛他走過的每一寸土地,所到之處皆留下他真摯的感情和奮鬥的步履。他借大自然的原形而啟示,拓展著自己的藝術之夢。在艱苦的藝術探索之路上,大林所學全面且能專攻一項,並在技法上汲取山水、花鳥、人物畫的寫意成分,形成音樂篇章,拉開無盡的創作戰線,常能得馬之性,任筆為體,八畫出鋒,渾化出氣勢雄偉、蒼寒壯美,又能幻化出激盪內斂的藝術品格。在“神用象通”,“心以理應”上外溢著本體的自覺而不自覺的野逸精神。同時將秦漢藝術的強悍神韻潛入意象之中,使馬的自象形態有了質的飛躍,並步步向獨立的精神家園逼近。在運用中國畫全方位的整合性技法,勾、皴、擦、染、點的萬毫齊力、八面生風后,野馬便脫穎而出,躍然蒼宇,物化於永恆。

  就大林的勇氣而言,他算得上當代一位畫馬接力人,他的馬孕育著複合性的多元色彩,除東方傳統文化外,又把觸角伸向西方文化之中,將印象派的某些成分納入其中,使感知覺乃至知覺因素得以強化,又與古人“得意忘形”之理暗合,這便造就了大林馬的意象圖式風範,並形成了蒼茫冷俊、雄健激盪的風格特徵,也正是這種自覺而不自覺形成的風格才具有了原始野性馬的屬性,人格力量化的特質;才有了隨機應化的筆墨交響的音樂馬,才構成了大林心中獨有的蘊涵文化質性的概念馬。

  正是這真趣寓內的“概念”二字,使大林筆端遊蕩自如,盡興揮之,馬便脫略出栩栩如生的活力,在大林心中並無地域馬的烙印,也無時空制約下的馬之體格差異,他苦心追摹的馬與自己的心語,他放縱無羈出無行無礙,獨來獨往,暗示著天馬稟性,神駒異態。就其藝術本質意義而言,他是對都市生活的一種反叛,是對當代人性萎靡的對立,是靈長動物原性的迴光返照。大林就這樣借馬抒情、走活了天道的一隅,也走活了他的藝術。

  而今,大林渴望那心中的野馬飛騰不息,屢建戰功。他又一次次宰殺了敗陣的馬,也宰殺著自己,因為二者的靈魂是共通的。在這生命的共榮圈裡,馬的存亡就是他的存亡,馬的超越就是他的超越,大林的藝術與它息息相關,水乳交融。就這樣大林以“氣”引路,大江東去,萬馬奔騰出墨色的交響,在演繹出壯麗的樂章。無論其完美與否只重這一生的孕育過程。

  楊觀蒼宇,原始的黑白帷幕已拉開,野馬嘶鳴在奔湧,大地上對應著萬物美妙的生命幻影,無常的時空使大林馬的未知世界延伸了又再延伸。                

                                    2018.4.2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