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一江碧水,這座百年老港如何“轉身”?

新華社長沙4月25日電 題:守護一江碧水,這座百年老港如何“轉身”?

新華社記者周楠、張曉迎、王昕怡

磯,即水邊突出的岩石或石灘。作為長江三大名磯之一,城陵磯如突入江中的岩石一樣,與長江水相依相融,目睹它千萬年來滾滾東逝,見證它近年來發生巨大變遷。

城陵磯位於洞庭湖與長江的交匯處,水面寬闊,不淤不堵,自1899年設關開埠以來,一直是長江八大深水良港之一、長江中游水陸中轉和水水中轉的重要物資集散地、湖南省水路第一門戶和對外貿易“北大門”,為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過,破壞與光環相伴相生。機器轟鳴,礦石成堆,晴日漫天灰,雨天遍地泥,是港區居民對城陵磯港的深刻印象。噪音、揚塵、汙水、怪味……每一樣都難以忍受。

“我家以前住港口家屬區,從來不敢開窗戶,灰塵經常鋪天蓋地。”港區居民塗良回憶。

“煤炭、鐵礦石在碼頭堆積如山,沒有遮蓋,一下雨就汙水橫流,從碼頭回來,鞋子都不想要了。”在城陵磯港生活了50年的聶志強,一直盼望這座老港口能有變化。

2016年,長江的發展與保護進入新時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城陵磯港也終於迎來蛻變。

在通常被稱為“新港”的國際集裝箱碼頭,每天產生生活汙水100至120噸,加上高嶺土等礦物集裝箱的清洗汙水,過去按三級排放標準處理後,再排入長江,給水體造成汙染。2016年前後,城陵磯港投入1800萬餘元對此進行提質改造。汙水處理系統升級後,生活汙水排放標準由三級提升到一級,集裝箱清洗汙水沉澱後進行循環利用。

“你看,處理後的汙水流到這裡。”岳陽城陵磯新港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蔣海兵帶著記者來到一個清水池,只見十幾條金魚在裡面游來游去。

“廢水”能養魚,垃圾也要“驗收”。蔣海兵介紹,此前已引進環保科技公司,對集裝箱碼頭垃圾分類回收,靠岸船舶需取得“垃圾簽收單”,才能到海事部門辦理出港手續。還有靠港船舶岸電設施、港口高效節能系統、港口智能化運營信息系統等陸續投入使用,尤其是碼頭一期工程所在的340米長江岸線近年來進行復綠,新植草皮1.8萬平方米、新栽喬木1230株,搭配上五顏六色的集裝箱,儼然成了一個公園景觀式港口。

而一度面臨可能要整體搬遷的“老港”,變化更是超出周邊居民的想象。

守護一江碧水,這座百年老港如何“轉身”?

這是4月16日拍攝的湖南嶽陽全封閉“膠囊”形散貨大棚(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陳振海 攝)

近日,一個被稱為“膠囊”的巨型散貨大棚在城陵磯港出現。它橫臥岸旁,銀色橢圓形外殼,充滿後現代設計感的獨特外形,加上其特殊功能,讓它迅速成為“網紅”,吸引了大量攝影發燒友和網友。

它是湖南省2019年6月開工建設的城陵磯港環保提質改造項目的主要工程。湖南城陵磯新港區管委會主任王文華介紹,“老港”是散貨碼頭,鐵礦石等貨物過去露天堆積和轉運,揚塵和水汙染很大,有了這個巨型“膠囊”形散貨大棚,船舶靠岸後,通過橋式卸船機把貨物卸到皮帶機上,再輸送到大棚裡,堆積或裝進火車,整個過程全封閉,加上棚內持續噴霧,最大限度避免汙染。

4月25日,這個長470米、寬110米、高46.5米的散貨大棚正式投入使用。新安裝的設施能夠在1.5小時內對一列有50節車皮的火車完成裝車作業,不僅利於環保,也極大提升生產效率。據悉,為進一步減輕對長江生態的影響,“老港”5個泊位未來將縮減至2個,但每天的作業能力將由6萬餘噸提升至8萬噸左右,能為湖南省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更強勁的支撐作用。

“港口舊貌換新顏,變化大得簡直難以想象,設備越來越新,環境正在變好,作為老‘港口人’,我們非常高興。”聶志強感慨。

守護一江碧水,城陵磯要繼續與長江水相依相融,這座百年老港正在迎來綠色、高效的“轉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