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這個“歌王”,當得硬氣嗎?

昨晚,《歌手·當打之年》的最終結果揭曉,華晨宇拿下了這一屆的“歌王”桂冠。


華晨宇這個“歌王”,當得硬氣嗎?


老實說,這個結果不算有懸念。自開播以來,毫無疑問,華晨宇都是這一季“歌手”最重要的流量擔當。前十期常規賽中,他四次奪得現場競演第一名,並拿下了全部人氣投票單期冠軍,能夠最終問鼎“歌王”,確實在不少觀眾的預料中。


但決賽的過程伴隨著不小的爭議。昨天的節目播出後,在微博中搜索“歌手”,第一個相關詞條就是“歌手 劇本”,很多歌迷都在懷疑決賽的結果是否早已內定。首輪比拼中,以唱功見長的米希亞(MISIA)、周深、徐佳瑩就“一輪遊”出局。


華晨宇這個“歌王”,當得硬氣嗎?


華晨宇這個“歌王”,當得硬氣嗎?


米希亞首個被“爆冷”淘汰尤其讓觀眾大跌眼鏡。平心而論,米希亞很有“歌王”的氣質,像往屆“歌手”偏愛的風格。韓磊、韓紅、李玟、林憶蓮、“結石姐”Jessie J、劉歡,歷代“歌王”都擁有深厚的資歷和歌唱功底,作為日本樂壇的頂級歌手,這些特質,米希亞都是具備的。


華晨宇這個“歌王”,當得硬氣嗎?

米希亞


這次亮相,米希亞的發揮一如既往地穩定,相較之下,奇襲她的袁婭維在音準、氣息方面的表現都不甚完美。如果非要給米希亞挑毛病,大概只能是她的幫唱不夠突出,更像伴唱,而遠在日本“雲端”競技,多少影響了米希亞的現場表現力。


華晨宇這個“歌王”,當得硬氣嗎?

周深(左)與新褲子樂隊主唱彭磊


周深則是另一位被看好的熱門歌手。美聲專業出身的他不僅有高超的演唱技巧,空靈特別的嗓音更是頗具辨識度,但周深這次與新褲子樂隊合作的選歌《不會拜拜的disco》顯然沒能將他的優勢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遠沒有之前的《達拉崩吧》等歌曲那麼驚豔。


米希亞和周深剛登場,就都被大比分淘汰,顯得有些“強行”,也難怪觀眾質疑,整期節目是不是都在為華晨宇的“歌王”鋪平道路。


華晨宇的“歌王”實至名歸嗎?說來說去,又回到了那個被討論了無數次的話題:華晨宇的音樂,到底是啥水平?


華晨宇這個“歌王”,當得硬氣嗎?


只從藝綻君身邊的朋友來看,褒貶真是近乎各佔一半。


不喜歡的人說他譁眾取寵,畢竟聽了這麼多年歌,真沒見過他這樣的。只拿他參加本季“歌手”的幾次表演來說:演唱《寒鴉少年》時,他的身體帶著有些神經質的抽動;在《鬥牛》中,他模仿了牛的叫聲和動作;拿下“歌王”的那曲《哥譚》反覆切換著聲線和音樂的風格,時而是搖滾,時而又變成了低沉的抒情歌唱,最後在跪地嘶吼的高音中結束。


“怎麼這麼‘怪’啊?”這是許多人的第一反應。甚至有網友總結了華晨宇的表演“套路”:“低吟重複神神叨叨——鼠來寶喊麥rap——鬼哭狼嚎的高潮——低吟結束——無限遐想享受掌聲”。別的歌手都老老實實唱歌,或者再跳段舞,華晨宇真的很“出格”。


而這些恰恰是歌迷鍾情於他的原因。華晨宇的歌的確不太一樣,他沒有在情歌的創作和演唱上投入那麼大的精力,《我們都是孤獨的》《好想愛這個世界啊》觀照現代人複雜脆弱的內心圖景;《地球之鹽》思考人與天地,是“寫給地球的情書”;《癌》也是一首無字歌,用實驗性的人聲表達對生命的感受……


華晨宇的曲風總是有些陰鬱,帶著揮之不去的孤獨。這與他的成長環境不無相關。華晨宇在離異家庭中“自己長大”,對著臥室的牆發呆,或是坐在鋼琴前,一整天就這麼過去了。音樂成了他的全部依靠,他把敏感、細微甚至偏執的觸動盡付其中。這些內容,註定讓他音樂的表現形式與別不同。那些誇張的表演,其實也是音樂的一部分。既然人們可以接受音樂劇和歌劇演員邊唱邊演,華晨宇為什麼不行呢?


雙方“辯友”各執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這樣的爭論,從2013年華晨宇出道就開始了。參加《快樂男聲》時,他演唱了一首沒有填詞、只有哼唱的《無字歌》。評委席裡,蔡國慶困惑地叫停,尚雯婕卻力挺他有“天才”的潛質。


華晨宇自己倒無所謂別人怎麼說他,“每個人的想法都是自由的”。任憑風吹雨打,他都對音樂抱持著“獻祭”一般的虔誠。為了讓嗓音保持純淨,演出前,他可以餓上兩天,這次“歌手”的決賽前,他又三天沒吃東西。“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於他真是再適合不過的評價了。


參加這季“歌手”時,華晨宇誠懇地表示,希望能讓觀眾看到,中國流行音樂並非只有那些被不斷翻唱的老歌,“經典是經典,但還是要有每一個時代的音樂”。


華晨宇可以代表一個新的時代嗎?至少,他的確走在那些不可阻擋的趨勢前沿。2018年,華晨宇的鳥巢演唱會開票時,1分56秒,全場售罄,要知道,鳥巢的場地可以容納將近十萬觀眾。官方隨即宣佈加場,2分58秒後再度賣空。華晨宇是第一個在鳥巢開演唱會的90後歌手。不管你喜不喜歡,數據勝於雄辯。


有樂評人提出,華晨宇招牌的“精分式”唱法,反映了當下傳播環境裡音樂的“視覺化”傾向(楊毅,載於“音樂週報”微信公眾號)。單純的音樂已經無法滿足日益挑剔的歌迷,他們需要更多新鮮的感官刺激。在這個層面上,華晨宇毫無疑問是具有探索意義的先行者。


譭譽加身的他,同樣也是當代流行音樂市場的縮影。人們的口味越發多元,大數據、垂直細分、精準推薦讓各個“圈子”之間壁壘森嚴,像張學友、周杰倫那樣統一樂壇審美的歌手,或許很難再出現了。再說了,周杰倫當年出道時,不也因為“口齒不清”被嘲諷過?皇后樂隊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同樣被近乎一面倒地批為“不倫不類”。


只有時間,能給華晨宇一個真正公平的評價了。

本期監製:李紅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