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曾經有多強?為什麼說華為和甲骨文的成功都離不開它

IBM的發展

IBM公司中文全稱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或萬國商業機器公司,1911年在美國成立,那個時候中國還是清朝時期。我們可能接觸過IBM的硬盤之類的硬件產品,但是這些都是它的副業。

IBM曾經有多強?為什麼說華為和甲骨文的成功都離不開它

IBM其實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這是個什麼意思呢?簡單點說,IBM就是一個幫別人解決問題的公司,只要你給的錢足夠多的,基本上沒有它解決不了的業務問題。

IBM曾經有多強?為什麼說華為和甲骨文的成功都離不開它

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但是實際上IBM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厲害,截至到2016年,IBM擁有多達8088項專利技術,連續24年位居榜首。這麼多項專利技術是什麼概念呢?也就是我們接觸到的含有高科技的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它的專利吧。

IBM曾經有多強?為什麼說華為和甲骨文的成功都離不開它

IBM在計算機還沒有現世之前在研究數據處理設備,甚至製造,磅秤,自動切肉機等產品。在計算機現世之後,IBM開始著重發展計算機業務,依靠著卡片統計機產品,IBM為研究計算機攢下了大量的資本。

IBM曾經有多強?為什麼說華為和甲骨文的成功都離不開它

但是二戰的時候,IBM又跑去生產槍支,其中著名的M1卡賓槍和勃朗寧自動步槍就是由IBM生產的。後來IBM又成為了美國空軍的自動防禦系統的電腦發展的主要承包商,接觸到了在麻省理工進行的關鍵性研究。

後來IBM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電腦公司,推動了美國計算機事業飛速發展,甚至是推動了美國社會的發展,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盛名。

IBM曾經有多強?為什麼說華為和甲骨文的成功都離不開它

直到今天,IBM雖然沒落了,將電腦部門也賣給聯想了,但是依然在各個不同的領域發光發熱,其中有很多頂尖科技公司的發展都依賴了IBM。例如,微軟和英特爾,以前就是IBM的“小弟”,完全靠IBM給它們機會,才能成長到今天。

IBM曾經有多強?為什麼說華為和甲骨文的成功都離不開它

不提微軟和英特爾,我們來談談甲骨文和華為與IBM的關係。

甲骨文和IBM的“仇怨”

大家對於甲骨文可能還有點陌生,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甲骨文,甲骨文英文名稱Oracle,是全球的最大的企業級軟件公司。對於學過計算機的朋友來說,Oracle不陌生吧,就是數據庫的意思。

IBM曾經有多強?為什麼說華為和甲骨文的成功都離不開它

沒錯,甲骨文也是全球最大的數據庫公司,面向全球100多個國家提供數據庫。有人很好奇,這麼龐大的數據庫,甲骨文是怎麼得到的靈感呢?

原來在1976年,一個IBM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論文《R系統:數據庫關係理論》,這篇論文對於數據庫理論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開展了數據庫軟件開發的先河,但是他並沒有進行這種軟件的開發。

IBM曾經有多強?為什麼說華為和甲骨文的成功都離不開它

後來這篇論文被拉里·埃裡森看到了,給了他靈感,藉此開發了一個數據庫管理系統,命名為Oracle,甲骨文也就這樣誕生了。後來的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IBM認為甲骨文侵佔了他們的學術成果,為此一直不相往來。

IBM曾經有多強?為什麼說華為和甲骨文的成功都離不開它

雖然兩個公司關係不好,但是甲骨文的成功確實離不開IBM,也可以說是IBM成就了甲骨文,讓甲骨文將理論應用到了實際,從而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IBM對華為的援助

大家都知道華為在內部管理方面一直做得非常好,其實這也與IBM有很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2007年初,華為總裁任正非寫信給IBM公司CEO彭明盛,希望IBM能派出財務人員,幫助華為實現財務管理模式的轉型。,BM也派遣了專門的團隊來協助華為。

IBM曾經有多強?為什麼說華為和甲骨文的成功都離不開它

不僅如此,華為一直鎖定IBM為自己通向世界企業道路上的學習榜樣和戰略合作伙伴,在轉型之路上借鑑了IBM公司的寶貴經驗,IBM為此也派出了約50人的管理諮詢顧問進駐華為,幫助華為解決問題。

IBM曾經有多強?為什麼說華為和甲骨文的成功都離不開它

華為能有今天的成功,與IBM對它的援助也有著一定的關係。華為借用了IBM集成供應鏈管理,幫助自己實現全球產業鏈的完善,對自己的產品銷往海內外有著積極的影響。

總結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IBM無疑就是前人種下的一棵參天大樹,成全了很多小樹苗的成長,即使後來這些小樹苗超過了它,也應該記住它的功勞。

IBM曾經有多強?為什麼說華為和甲骨文的成功都離不開它

華為也即將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我們應該為其感到自豪,發展本就是不斷借鑑與創新的過程,華為完美地執行了這一個過程,自然能發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