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黑夜中的暗星


散文:黑夜中的暗星

一個人靜靜地躺在空曠的草地上,一輪彎月懸掛在黧黑的天壁。皎潔的明月,時隱時現的星輝,像是在訴說著什麼,又好像什麼也沒有,只是這周遭的空氣,漸漸清冷起來,讓人猝不及防,涼意瞬間湧上心頭。

放眼望去,霓虹燈依舊閃爍著耀眼的光,將原本屬於黑夜的空間照亮。望著那些匆忙行走、面無表情的人,我的內心依舊有一絲失落。明月當空,這片夜空被牛乳般的月色籠罩著,繁星居於幕後,恰如曹孟德《短歌行》所說“月明星稀”。然而僅有皓月夜空是孤寂的,是缺少詩意的,或許詩意依舊存在於遠方。這黧黑的天壁,與其說是月與星的距離,倒不如說是人心之間的距離。

一個人又何嘗不是一顆星,我們都生活在社會這輪明月的光照之下,有些人能夠透過月光,灑下星光;有些人因為種種原因成了暗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隱藏自己,姑且稱之為韜光養晦。我們這個社會,總有一些人會因為一個信念而堅守一輩子,因為一個承諾而苦等一輩子;這些看似痴痴傻傻的人,何嘗不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一員,或者說,社會更加需要這樣的人存在著。社會的舞臺只有這麼大,不可能人人都去臺上表演節目,總有有人居於幕後,承接著幕後的瑣事,唯有如此,一臺節目方可成品。社會需要發展,必然存在取捨,一個人的成功,注入著多少默默無聞的奉獻。我們這個民族,有太多的默默無聞者,生前在這人世間平平凡凡走上一遭,死後卻大放光彩,養活一大批人。曹雪芹就是一個活例子,在乾隆盛世,多少人縱情於聲色犬馬中,不能自撥,內在的無知與空虛,多少人仍然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而不能清醒。

於是,曹雪芹就被這樣一個時代所隱藏,所埋沒。曹雪芹懷著自己的紅樓情,勵志寫一篇關於自己的人生大作,於是乎十年飢寒,十年磨練,《紅樓夢》前80回完成了,卻也耗盡了他全部的生命精力,在飢寒交迫中離開人世。曹雪芹不會知道,他貧困潦倒大半輩子,卻給後人留下一筆多麼大的精神與物質財富。可以說曹雪芹是一顆不朽的暗星,生當以他的傲骨立於乾隆盛世,死當以文學瑰寶注於人世。

我們生活在這個生活節奏如閃電的時代下,難免會急功近利、焦躁不安,但不管怎樣,內心深處還是保留一些敬畏、一些感恩、一些善念。宇宙有宇宙運行的法則,星系、恆星、行星都是遵循著宇宙的法則運行著,否則也就不會有日夜交替、四季分明。我們的社會是有著相應的規則,我們總是要慢慢學會取捨,學會愛己愛人,學習順其自然,學會不強求不盲目,學會體驗生活,或許,這就是成長。

等到你閱盡繁華,再次仰望星空,或許你會發現,夜空中的暗星也很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