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樂樂是好,只是我的櫻桃沒了


雜談 | 眾樂樂是好,只是我的櫻桃沒了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一少婦要在景區草地上去搭帳篷,一大爺指著禁止踩踏的牌子,不讓進。少婦懟道:“為什麼不能?國外的草坪都能隨便走,隨便躺……”,大爺也不甘示弱:“這裡是中國!”


“ 納稅人花錢養的草坪不可以踩?” 聽著不近人情,其中也或有懶政,對此我實在沒仔細關心過。草坪應該如何養護,我也是完全不懂。但你見過被踩禿的草坪麼?我見過很多。上海地鐵口,但凡有開放的草地,都是禿地皮。這是大量抄近道趕路人的集體“行為藝術”。


講真,有些個草坪不讓踩,對此我給予最大的理解和贊同。畢竟生活在上海的我,也不難在春天的草地上鋪野餐墊,遛狗,搭帳篷。


沒有人,比我們中國人更懂“人流量”這個詞,那是掃平一切的力量。


雜談 | 眾樂樂是好,只是我的櫻桃沒了

這個五一假期,我們心甘情願的匯入了“周邊遊”人流中。春末夏初,滿山翠綠,櫻桃嫩紅,想來一次“從樹上到餐桌”的旅程,過一把模仿李子柒的癮。結果呢,儘管放棄了崇明,選擇往更冷門處行進,所到之處,還是處處落後於人。


雜談 | 眾樂樂是好,只是我的櫻桃沒了

雜談 | 眾樂樂是好,只是我的櫻桃沒了


果園主人上午還在微信呼喚:“來呀,來呀,櫻桃可好了”。路上稍堵了點,下午人到了,櫻桃沒了,有視頻為證。



隔天,不甘心的我們頭頂烈日,步入那片少有斜坡,路最好走的山林裡,想挖竹筍,找野茶和野樹莓。走在別人走過的路上,目光所及,人比筍多,連農家樂的土雞也都犧牲得差不多了。回來路上,在公路小溪邊,偶遇一片竹筍,倒得了一袋子,夠燒幾次醃篤鮮,知足常樂吧。


雜談 | 眾樂樂是好,只是我的櫻桃沒了

雜談 | 眾樂樂是好,只是我的櫻桃沒了


說回櫻桃,畢竟正當季,去超市買吧。要這麼想,還不都是樹上來的。獻上幾個方子,供大家把玩。


雜談 | 眾樂樂是好,只是我的櫻桃沒了


雜談 | 眾樂樂是好,只是我的櫻桃沒了


雜談 | 眾樂樂是好,只是我的櫻桃沒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