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關鍵方法才可遊刃有餘


掌握關鍵方法才可遊刃有餘


近些年公務員考試申論對貫徹執行題型的考察越來越頻繁,佔比越來越高,而此類題目作答字數較多,分值較高,考生較為頭疼,中公教育在這裡教大家如何破解貫徹執行。

一、審清題意

對於貫徹執行的題目不論考察何種文種,主要的得分點題幹中都會告訴,因此,反覆審題,審清題意至關重要,而在一大段的題目要求中,最重要的則是目的,不論講話稿還是公開信只有理解題幹目的才能在材料中找點時找到方向。

【試題在現】

給定資料介紹了H縣鄉村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的成績,縣情基本相似的臨縣來學習取經後,決定啟動這項工作。假設你是臨縣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員,為做好群眾宣傳動員工作,請擬寫一份給你縣農民群眾的公開信。

【中公解析】

從以上題幹我們不難發現本題目的是為做好垃圾分類的宣傳動員工作向H縣借鑑經驗,以便在本縣開展工作,因此在找點時重點從給定資料中找尋H縣的經驗,通過別縣經驗轉化成我縣開展垃圾分類的做法,因此整個公開信的主體圍繞如何開展也就是做法去書寫。

二、整合要點

審清題意目的之後要將材料中的經驗改寫成做法,而此時我們的原則找動詞,並將長句改寫成動賓結構的短語,去掉形容詞修飾語,變被動句為主動語氣

【試題在現】

鄉村垃圾分類,H縣打的是有準備之仗。縣委牽頭成立“高規格”項目實施小組,謀篇佈局,制定出工作路線圖,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開,不管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如何變,對垃圾分類工作的人、財、物支持始終如一。

【中公解析】

動詞有:成立、制定、保持

要點整合:成立項目實施小組,制定工作路線,人財物支持始終如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貫徹執行文種多變,但本質還是歸納概括,只是在歸納概括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點格式,因此重點還是審題與要點羅列,所以各位考生在多變的文種中唯有掌握關鍵方法才可“遊刃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