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朝鮮一連召開兩次重大會議,釋放何種信號?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馮茵倫

新冠疫情,令全世界面臨停擺危機。

從疫情初見端倪就立刻封鎖國境的朝鮮,以"超特級"防疫措施提升警戒,至今保持“0感染”紀錄。而在眼下這個關鍵時期,朝鮮在上週末接連召開兩次重大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和第十四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三次會議,受到外界的強烈關注。

去年,朝美無核化談判觸礁,金正恩在年末號召發起“正面突破戰”,強調自力更生。不過,“正面突破”元年卻面臨疫情難題,朝方將如何面對?會議的背後有何“畫外音”?半島局勢又將如何發展?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大會議接連召開

4月11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主持召開勞動黨中央政治局會議,就抗擊新冠疫情和國家改革方案進行討論,並進行了部分人事調整。

相較往年,此次會議規模縮小,僅20多名政治局委員和候選委員出席。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會議討論並通過了4項議題:應對新冠疫情;2019年國家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度國家預算;提交至第14屆最高人民會議第3次會議的人事案以及組織問題。

金正恩指出,面對疫情長期化趨勢,要繼續加強防疫系統,並從當前的內外環境出發,調整貫徹黨中央7屆5中全會決定的部分政策事業,制定更為嚴密的國家對策,以保護人民生命安全。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12日,朝鮮第十四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三次會議在萬壽臺議事堂舉行,約有680名議員出席,金正恩未露面。

最高人民會議是朝鮮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通常每年舉行一到兩次會議,負責通過國家預算、修訂憲法和法律、批准關鍵人事任命等。據朝鮮憲法,金正恩作為朝鮮最高人民會議選舉產生的國務委員會委員長,不被選舉為最高人民會議議員,因此未參與本次會議。

據韓媒統計,在其執政後舉行的12次最高人民會議中,共缺席5次。

被外界看作是履行"正面突破",加強內部團結的三部法令被同步審議和通過:旨在鼓勵資源再利用的《再生資源化法》、旨在培養人才,加強現代化科技發展的《遠程教育法》和旨在穩定退役軍人生活的《復員軍官生活條件保障法》。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會議還討論了朝鮮內閣2019年工作情況及2020年的任務,並通過了國家預算方案,把全部預算支出的47.8%——幾乎一半,投入到經濟建設上。而國防預算佔比15.9%,也較去年稍有增加。

按部門分類來看,保健部門的預算比去年增加了7.4%。金屬電力、輕工業、農業、水產業等部門的預算,同比增長7.2%,科學技術和教育則分別增長9.5%和5.1%。

不過,兩次會議並未對美韓兩國釋放信息。分析人士認為,介於新冠疫情的打擊,朝鮮當下的重點是經濟發展和民生穩定,而不是對外關係。

外交大換血

去年年末召開的勞動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有三分之二的勞動黨部長級官員遭更換,外交、軍需、經濟領域負責人"大換血" 。

而本月召開的這兩次會議,可以看做是這一大規模人事改編的延續和完善。

最高決策機關——國務委員會的13名委員中,有5人被替換,佔比超過三分之一。國務委員會向最高人民會議負責,每屆任期5年。朝鮮憲法賦予國務委員會的權力包括:制定旨在貫徹先軍政治革命路線的國家重要政策,領導全國武裝力量和國防建設工作等。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其中,負責外交事務的人員調整比例較大。

李容浩(前外務相)、李洙墉(前國際事務擔當)和太宗秀(前軍需事務擔當)的委員職務,由李善權(新任外務相)、金衡俊(國際事務擔當)和李炳哲(軍需事務擔當)取代。此前負責對美談判的關鍵人物,被徹底從核心決策圈中清除。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新任“鷹派”外相李善權是軍人出身,但外界對他的出生等經歷所知甚少。韓媒稱其在2016年底前,一直在朝鮮人民軍中服役。在今年年初出任該職務前,他擔任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簡稱“祖平統”)委員長一職,負責朝鮮外交戰略。

“簡單粗暴,甚至有些粗魯”,是他一貫的談判風格。2018年9月,金正恩在平壤設晚宴招待文在寅一行時,李善權突然質問正吃著冷麵的韓方商界人士:“你們還咽得下去冷麵嗎?”,在韓國國內引起爭議。韓媒此後稱其為“冷麵發言”,一語雙關。

李善權政治地位上升很快。2017年4月,他首次進入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外事委員會。2018年4月,在勞動黨七屆三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2019年3月,第一次成為朝鮮最高人民會議代議員,但在次月召開的最高人民會議上,再次當選外事委員會委員,在委員會內的排名上升到第二位。

韓國《東亞日報》認為,非職業外交官出身的李善權雖然缺乏實戰經驗,但他行動力強,有望成為新一代外交核心。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接替前朝鮮駐瑞士大使、“外交元老“李洙墉的金衡俊,是外務省中首屈一指的中東專家,曾擔任朝鮮駐中東和中亞地區大使,2014年8月被任命為朝鮮駐俄羅斯大使,此後陪同金正恩出席在符拉迪沃斯託克舉行的朝俄首腦會談,在推動朝俄外交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深受金正恩的信任。

朝鮮問題專家邁克·馬登曾說過:“有三個人,將朝鮮的導彈研發項目帶入了 21 世紀。李炳哲,就是其中之一。”

據韓國《中央日報》介紹,李炳哲出身於1948年,曾在蘇聯學習,擔任空軍司令,期間曾前往中國和俄羅斯。後負責指揮朝鮮彈道導彈的研發,擔任軍需工業部第一副部長,經常陪同金正恩視察試射現場。

朝鮮問題專家普遍認為,李炳哲是“核智囊”中地位最高、資歷最深的一個。“他的經驗非常豐富,甚至在金正恩上臺之前,就已經小有名氣。“馬登這樣評價。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圖說:金正恩曾在導彈試驗成功後,與李炳哲分享香菸,高興地交談。圖源:韓網)

“河內事件”後,朝方加強對尖端科技的開發,不斷提高和優化武器性能,試射屢屢獲得成功。國防科學家受到金正恩的表彰,軍銜得到提升。而研發方面的統帥者,李炳哲的晉升之路也是順水推舟,相當順暢。在去年年末的全體會議上,他就被選為政治局委員,躋身勞動黨的核心高層之一。

而去年領導班子“大合照”上唯一的女性,也是唯一一位以副相(次官級)身份進入國務委員會的外務省第一副相崔善姬,雖然沒有被特別提及,但她的身影被捕捉到出現在主席臺上。分析認為,她的職位被保留,預示已經站穩腳跟。

由此,以軍方“鷹派”為中心重構的外交班子,正式成立。

軍事調整

4月13日,韓國國家情報院下屬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院發佈《北韓最高人民會議第十四屆第三次會議及勞動黨政治局會議特徵分析》報告,稱“朝鮮正重振軍隊地位和士氣,並改變軍事戰略。”

在2月政治局擴大會議和11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前,金正恩都前往軍隊巡迴視察。韓聯社援引朝中社的消息,4月9日,金正恩在西部地區觀摩人民軍各軍迫擊炮兵部隊的炮擊訓練,隨後視察了西部地區航空與防空師所屬殲襲機團,瞭解戰鬥機的出擊準備情況和西部地區領空防禦任務執行情況,並對訓練成果表示巨大滿意。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圖說:金正恩在西部地區觀摩人民軍各軍迫擊炮兵部隊的炮擊訓練,圖源:朝中社)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圖說:金正恩視察殲襲擊團 圖源:朝中社)

戰略研究院指出,這一過程展現了朝鮮的軍事成果和實力,有助於進一步提升軍隊的形象。

事實上,目前,更多的軍隊中堅力量邁入了決策圈。

金正官(人民武力相)、金正浩(人民保安相)等軍隊核心人士,進入了國務委員名單。在1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炮兵出身的人民軍總參謀長樸正天,被提升為政治局委員。

韓媒介紹,人民軍總參謀長一職在朝鮮軍方排名第二,樸正天去年開始才擔任這一職務,並打破了該職過去多由軍團長或總參謀部作戰局長等正統野戰軍出身的慣例。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圖說:金正恩與樸正天。圖源:韓網)

國家安全戰略研究院認為,樸正天的快速晉升,還反映了以炮兵為主的常規戰鬥力將持續加強。

自2019年以來,朝鮮採取了一系列武器測試行動,以射高在5萬米以上的彈道導彈和射高在3萬米左右的超大型火箭炮彈為主。今年3月,朝鮮共試射4次,引起美方注意並出動偵察機盤旋半島上空。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圖說:追蹤各國飛機航線的“飛機關注”網站4月4日證實,美國空軍RC-135W“聯合鉚釘”偵察機現身朝鮮半島上空進行偵查活動。圖源:網絡)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東北亞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笪志剛向東方網·縱相新聞指出,金正恩視察殲襲機團,體現了朝方對美在半島上空偵查活動等航空反制的努力。從朝方正不斷提高自主軍備能力,加大戰略武器開發等方面來看,這也有助於夯實其東北亞的地緣優勢,增加未來的談判籌碼和底氣。

此前,金與正對特朗普向金正恩發來的親筆信內容做出回應。她提到,只有兩國在力學和道德上保持平衡,才能考慮改善雙邊關係或重啟對話,“不排除朝鮮將繼續開發自衛武器。”

半島走勢

軍方力量崛起,三位幾乎沒有對美談判經驗的新人成為外交核心,引發外界關注和猜測,對朝美無核化談判的討論熱度也再次升溫。

李善權和金衡俊目前是中央政治局候選委員,和前任相比,地位略遜一籌。有分析認為,新人上臺只是朝美膠著狀態下,朝方的過渡性動作,不排除短期內金正恩親自負責外交事務的可能性。

但韓聯社判斷稱,朝方事實上已經做好了對話準備。3月30日首次通過朝中社發表談話的外務省“對美協商局長”和金正恩的胞妹、勞動黨第一副部長金與正,將是彌補這一缺失的重要角色。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金與正目前任職於被稱為“黨中之黨”的組織指導部——擁有黨政軍人事權和審查權,並時隔一年重返中央政治局,擔任候選委員。今年以來,她2次以個人名義發表談話,對有關涉朝言論提出批評。

根據以往慣例,外務省負責對美事務,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負責對韓事務。但韓國news1新聞指出,金與正接連發表談話,由其一人全權負責,這"史無前例"。

分析認為,除了穩固其作為實權“二號人物”的地位,她在外交方面的影響力還將繼續擴大。

笪志剛認為,金正恩上臺後,一大特點就是與時俱進, 大膽提拔各類人才,更高效地實現體制運營成本的最小化。此次新老交替,反映了朝方對重啟對話持有期待,也預示朝美關係或將迎來新的走向。“新人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不容易被對方看穿‘底牌’,對朝方也是有利的。”

不過,美國當下處在暴風眼的最中心,累計確診和死亡人數,雙雙居世界首位,經濟也面臨“災難性”萎縮。總統特朗普除了要應對棘手的疫情、重新開放經濟,還要面臨大選,無核化談判的重啟前景更趨不明。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笪志剛直言,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朗普政府很有精力關注朝鮮半島,談判在今年內開啟幾乎不可能。“對特朗普來說,朝鮮是一個競選籌碼,但他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冒這個風險。但美韓聯合對朝實施一些抗擊疫情等人道主義援助的可能很大,也是美方願意藉助的渠道。”

在今天召開的白宮新聞發佈會上,特朗普透露收到來自金正恩的親筆信(nice note)。他沒有具體介紹信件內容,但表示“我認為我們現在做的很好。”

“看來,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兩國領導人之間還是保留著獨特的慰問和互動方式。”笪志剛這樣評價。

韓國統一研究院朝鮮研究室長洪敏認為,特朗普如果成功連任,他將會更積極地回到談判桌上。

在剛剛結束的韓國第二十一屆國會議員選舉中,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斬獲五分之三的國會席位。總統文在寅順利通過中期“大考”,將更穩妥地推進國政課題。韓國輿論認為,對朝實行“陽光政策”的執政黨,有望繼續促進韓朝交流。

疫情当前,朝鲜一连召开两次重大会议,释放何种信号?

不過, 作為無核化談判的“中間人”,韓國因對美國政策的亦步亦趨而招致朝方的反感。韓方拋出經濟合作橄欖枝,如允許散客前往金剛山旅遊探親、南北鐵路公路連接等項目,但對朝打破制裁、發展經濟而言,只是杯水車薪,朝方也始終反應平平。

朝鮮問題研究學院(the University of North Korean Studies,UNKS)教授梁茂進指出,本次的人員任免名單,進一步明確了朝鮮仍將美國作為外交的主攻方向,並維持“通美封南”的對韓關係。他猜測,朝鮮對韓朝關係的消極態度,“短期內無法扭轉。”

而韓國統一研究院高級研究院趙韓範則較為樂觀。他認為,不排除國會選舉的結果會對朝方產生動搖,李善權和金英哲這一組合,仍然有望將工作重點挪回到朝韓關係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