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梅蘭芳先生的一些表演藝術

梅蘭芳先生的表演優美華麗,雍容大方

。我們熟知,梅先生的旦角手式非常的豐富,旦角手式其實並不多,翹著手指,點點指指的幾個簡單的動作。但梅蘭芳的手指卻有很大不同,它包含了許多標誌性的動作,後經過他的加工,極大的豐富了人物,也生動的表現出了人物的情感。更具優美性。

我們用《霸王別姬》作為例子。虞姬在南梆子的曲聲中,踩著胡琴的過門。雙手輕輕揉胸,再向外一彈,伴隨著小鑼,一下就將人物生動的刻畫了出來,非常優美,也奠定了虞姬鬱悶難以解除的心情。當虞姬唱到垓下歌的時候,這是全局的高潮,此時的虞姬雙手往上指,似有力拔山兮氣蓋世之感。諸如此類的這些手式,都是於細節中見功夫,烘托了氣氛,奠定了基調。

談梅蘭芳先生的一些表演藝術

梅蘭芳《霸王別姬》

梅蘭芳的眼神也是極其靈動的。梅蘭芳的弟子言慧珠曾經說到過,

“梅先生在表演中從不浪費他的眼神,每一秒都很到位。”

還是垓下歌的時候,虞姬開始把目光放低,有點稍微的眯著眼睛。等到“噠噠”,霸王開唱“奈若何”,此時虞姬抬起目光,注視霸王。這個細節,雖然很小,但是要把握好卻很不容易。演員要將自己內心深愛霸王,但不忍自己的眼淚被霸王看到的這種的情感表現出來。而眼神就是情感的助推器,沒了“眼神”,人物也就失了光彩。我們都聽過梅蘭芳從小看鴿子的故事,可見,一個成功演員的背後需要付出多麼大的艱辛。說回去,如果剛剛那段,虞姬沒有像梅蘭芳先生表現的那樣,而是直接深情的注視霸王,那種細膩的情感將表現的索然無味。

談梅蘭芳先生的一些表演藝術

梅蘭芳

梅先生的舞臺整體是十分和諧優美的。他與各種樂器,節奏把握的十分到位。他並不是單純的適應節奏,而是將人物化入節奏中。像虞姬在舞劍前,腳步是在“長錘”聲中,虞姬的所有身段都在節奏之中,人物和舞臺渾然天成。如果我們趕著節奏或者忽略節奏,都不能達到和諧統一的境界。人物的身段要一直配合著節奏,最好的就是化入節奏。而梅先生在這個方面不得稱之大師。

談梅蘭芳先生的一些表演藝術

其實《霸王別姬》舞劍這一段存在很大爭議。京劇演員的舞劍徒有其表,真正的舞劍需要劍法解數。雖然很多京劇演員舞的不錯,劍花靈活,整體也比較統一。但要讓專業的劍術家來看恐怕要嘲笑一番了。京劇演員的舞劍目的就是刻畫人物,好看即可,並不懂得劍法的基礎。這樣就缺乏藝術的根源性,也缺少了內在的文化內涵。但梅蘭芳的舞劍,不僅僅是隻是舞蹈,而是融合了劍術,一招一式皆有其來源。雖然晚年留下的視頻資料,簡化了很多動作,看似簡單,卻誰也學不了,誰也學不會。可以說梅蘭芳在某個程度上豐富了整個的京劇藝術。

梅蘭芳第一次登臺是在1904年,那時他才九歲;最後一次登臺是1961年,那時他66歲。在梅蘭芳的一生中,他將自己完全的交給了京劇舞臺。為京劇藝術貢獻了自己的一生。

談梅蘭芳先生的一些表演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