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1若持續百年,世界或因中國而避免很多苦難

據澳媒2月2日報道,澳大利亞兩名男子用金屬探測器在當地海岸發現一尊青銅小佛像,專業人士稱該佛像的年代約在1350年到1637年間,屬於中國明朝初期。這個時間段與1405至1433年間明朝鄭和下西洋高度重合,便有人認為這尊佛像是當時明朝航海船隊留下的。如果這種說法屬實,就意味著中國人比1616年的荷蘭人早200年到達了澳大利亞。

1421若持續百年,世界或因中國而避免很多苦難

在西方認知中,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在1421年達到巔峰,因為據西方學者考察,鄭和船隊在這一年到達了美洲,比“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早了70年。英國退役海軍潛艇艇長孟席斯寫了一部名為《1421:中國發現世界》的書,系統論述了鄭和船隊的航海壯舉,顛覆了歷史書上鄭和下西洋的航海範圍。孟席斯用14年的時間研究鄭和船隊的航程和歷史遺蹟,發現中國人不僅到達過好望角、穿越了大西洋,而且到達了美洲、澳大利亞、甚至南極洲。這些都顛覆了歷史教科書中西方人第一個發現新大陸的定論。

1421若持續百年,世界或因中國而避免很多苦難

孟席斯在寫完這部書後,又以驚人的論點寫了另一部《1434:中國點燃意大利文藝復興之火》,論述當時世界最先進的中華文明點燃了歐洲的文藝復興。這兩部書的觀點不但令西方人大感驚訝,連中國人也感到不敢相信。若他說的是真的,為何中國人沒有像西方人那樣殖民世界,把發現的一個個新大陸佔為己有?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的意義不在於問題本身,而在於它所引發的另一個問題——在那段大航海時代,若把貪婪的西方人換成友善的中國人,世界會變成怎樣?

1421若持續百年,世界或因中國而避免很多苦難

無論孟席斯的論點正確與否,鄭和七次下西洋的壯舉都是史實。鄭和船隊沒有用自己強大的武力來攻城略地、搶奪財物,而是用公平的貿易來交換需求,這種文明方式是後來的西方航海者所不具備的。當西方航海者發現新大陸後,接踵而至的便是搶奪土地、奴役土著、販賣奴隸、屠殺當地人。印第安人、黑人、中國人、印度人等等除白人以外的有色人種都陷入了因西方人而帶來的深重災禍。印第安人的瀕臨滅絕、中國人的百年屈辱,都是人類文明史上難以磨滅的印痕。

1421若持續百年,世界或因中國而避免很多苦難

如果鄭和船隊的航海壯舉沒有那麼短暫,而是持續百年甚至更長時間,那麼中國人至少會做到以下事情:1、以文明的方式與世界各地人民交易,建立健康的世界貿易秩序,就像更早的絲綢之路那樣;2、避免閉關鎖國所造成的落後境況,跟上世界工業革命的步伐,不會造成後來的百年屈辱;3、憑藉中國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能力,維護世界健康秩序,杜絕西方人像暴發戶般蹂躪世界的事情發生。

1421若持續百年,世界或因中國而避免很多苦難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我們反省歷史的目的,是為了對現在和未來提供借鑑。當下中國正從百年屈辱中重新站起來,崛起於世界強國之林。歷史的錯誤不能繼續重演,過去的教訓應該成為往後發展的鞭策,讓中國重新引領人類文明的發展,避免以後可能發生的更多苦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