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明教授:惟有愛的傾注,方獲真情回報

鄧建明教授:惟有愛的傾注,方獲真情回報 | 治學大家談

鄧建明教授:惟有愛的傾注,方獲真情回報 | 治學大家談

惟有愛的傾注,方獲真情回報

在《說文解字》中繁體的“愛”是由“爪”“禿寶蓋”“心”和“友”四部分組成,其整合之意就是抓住心。可見,愛是源自對內心的觸動及其體現,是人類乃至所有生命體(如親緣選擇)的自然屬性。對於具有社會屬性的人類來說,愛的形式與內涵是極其複雜而豐富的。從愛的對象劃分,總體上可歸納為對自身的愛,即自愛,以及對他人或事物的愛,即仁愛。如果把自愛理解為:為了讓其他人或事對我尊重、賞識並體現自我價值而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那麼仁愛則是指其他人或事物對自我內心深處的觸動或感化,併為之不懈努力地去感化她、俘獲她的過程。而基於愛的層次又可分為個人之愛、家庭之愛、家鄉之愛、團隊之愛、單位之愛、民族之愛、祖國之愛和人類之愛……然而,不論基於不同對象的愛還是基於不同層次的愛,它們之間的內在關係是相互作用與反饋影響的有機統一體。在現實中,不同形式以及不同層次的愛,均具有時代、對象和地域的特異性和時空轉變的動態性。

在人類社會文明高度發達的當代,如果說具備更為豐富的“大愛”是時代和社會特殊要求的使然,那麼鑄就自身健康的“自愛”則是最基本要求。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鑄就健康的自愛呢?自愛的內涵包括自尊、自重、自省和自信。要做到這些則須有健康的身體、正確的三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勇於奮鬥的精神,實際上這也是自我修身養性的一個過程。雖然常人難以達到如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和諸葛亮“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至高境界,但是在日常學習、工作過程中,是否好好珍愛自己的身體、時間、選擇、判斷、人生……卻是我們每個人繞不開的基本問題。把這些基本問題以正確的態度和恰當的方式處理好了,則可為追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實現自己的奮鬥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反之,則可能一事無成,悔之莫及。然而,在現實中,很多問題的正確答案是與生俱來的,沒有任何其他備選項,也沒有選擇的餘地,除非你是人類的“另類”。比如,我們的父母、家庭、家鄉等等都是與生俱來的,且不因個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難道你會因某些原因而不愛自己父母,不愛自己家鄉和祖國嗎?顯然,這對一般正常人來說,答案都是否定的。俗話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窮”,因此,孝道、敬重自己的父母,熱愛自己的家鄉和祖國已為中華兒女代代相傳,併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同樣,在我們人生旅途之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不盡人意的選擇或處境。但人生就是時間的單向延續,不可能重複再來。譬如,或許你對自己高考時所選擇的大學或專業不甚滿意,甚至會很失望、懊悔和責怪。這無疑會嚴重影響我們學習的情緒和效率,甚至可能因此而毀掉自己的美好前程。正如嚴校長所說:“世上大學千萬所,能接納你的那一所才是最好的大學。”因為,最終接納你的大學,就是你人生的母校!因此,在面對心裡落差時,與其獨自不斷的懊悔、責怪甚至荒度時光,還不如把自己所選擇或被錄取的大學或專業像對待自己的母親和家鄉一樣對待,加倍傾愛珍惜之,專注學習,以此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本領。這正是自愛的體現,即對自己選擇和判斷之愛。

或許有人說,興趣和愛好才是最大的學習動力,才是真正的自愛。我想說的是,首先,須認識到興趣和愛好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反而往往是通過後天培養出來的。真正的興趣愛好是建立在對學科方向或具體事物全面瞭解和深刻理解的基礎之上的。事實上,很多人對所選擇的學科方向,稱之為所謂的“興趣”方向,其實捫心自問,更多的選擇卻是建立在薪酬待遇、工作性質和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基礎上的,有的甚至是隨波逐流式的盲目跟從,最終可能導致自己一事無成,最終淹沒于波濤洶湧的激流或江海之中。因此,抉擇和定性自己的事業或人生方向本是一個嚴肅、謹慎和漫長的過程。其次,興趣和愛好並不等同於成功,它只是成功的催發劑,而非必要條件。縱觀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他們成功的最大秘訣和共性便是“篤志”“勤學”和“厚德”。實際上,人生最成功的一面,往往便是你最擅長的一面,也是對自愛內涵的最好詮釋。另外,在一定時空背景下,你在很多方面是沒有所謂喜好選擇餘地的,正如前面所說的你的親人、家鄉、祖國,你的母校或所在院系以及你的人生價值取向等等。這些要麼是與生俱來的基本屬性,要麼是國家或社會約定成俗的基本規範或要求。在這些方面,惟有傾注你的真愛,才是你人生軌跡的唯一正確方向,也是我們每個人最基本的義務、責任、使命和擔當之愛。只有做好這些方面的自愛,方能助你在更高層次擁有傾注愛的機會,進而獲取更多更長久愛的回報,甚至是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因此,對自己選擇、判斷以及處境等方面傾注責任和擔當之愛便是助推你實現單位、集體、民族、祖國甚至人類大愛之基石。

反之,倘若心存遠大理想與志向之大愛,便是實現我們自尊、自愛的最大內生動力。而且為此所傾注愛的多少,將決定你收穫多少愛的回報及其所成就事業的大小。這便是“舍”與“得”的鐵的定律。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有無數英雄豪傑以徹底舍我“自愛”的方式,來獲得民族和國家興旺之“大愛”。比如,毛澤東主席在他年僅17歲離開家鄉韶山之時,給他父親留下一首詩:“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豪言壯志的詩句正是他青少年時期便立志為中華民族解放和復興而奮鬥的真實寫照。又如,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代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志向等等。這些偉大領袖自小便在內心深處存有民族之大愛,並堅持不懈地為此奔波、奮鬥和奉獻一生;不僅以民族之大愛帶領全國人民求得解放,同時,也是實現個人自愛最高價值的最好體現。當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僅正帶領全國人民全面奔向小康、實現民族偉大復興,還正在深化和推動實施各國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和理念。這既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復興進行愛的傾注,也是對全球人類命運前途給予愛的澆灌。

在我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且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今天,作為中華民族兒女的一員是無比幸運的,也是無比幸福和自豪的!但是,這也意味著作為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我們,尤其是青年學子,不僅肩負著中華民族復興的光榮使命,還必將日益擔負起為推動整個人類進步事業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重任。這便是我們當代有志青年理應具備的“大愛”,也是時代和社會必然要求的使然。我們堅信,作為我國“胡煥庸線”以西唯一一所“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的蘭大學子,必能順應時代潮流,不辱歷史使命,不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社會進步做出不朽的歷史貢獻。

鄧建明,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副院長,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邓建明教授:惟有愛的倾注,方获真情回报 | 治学大家谈

內容來源 | 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教務處

主編 | 肖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