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伊設計師的“腦洞之作”,艦載機世界的獨苗:蘇-33UB


蘇霍伊設計師的“腦洞之作”,艦載機世界的獨苗:蘇-33UB

冷戰的長期對抗,使鐵幕兩邊的對手在軍事領域產生了激烈的交鋒。這種此消彼長的對峙體現到實際的武器裝備領域,可謂精彩紛呈。雙方武器設計人員絞盡腦汁的在武器設計上下功夫,其中不乏一些腦洞大開之作。其中蘇/俄艦載戰鬥機中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東西。


蘇霍伊設計師的“腦洞之作”,艦載機世界的獨苗:蘇-33UB

一張長著蘇式家族臉蛋的“側衛”新成員:蘇-33UB。強調一下:它不是蘇-34!公開資料顯示蘇-33UB是在蘇-33單座型基礎上研製的教練型(UB),用於培養艦載機飛行員。但是在1999年首次亮相莫斯科航展時,其特點介紹中包括“並列雙座、增大翼面積、新材料的應用、使用更多複合材料、裝備具有第五代戰機特性的航電系統。”


蘇霍伊設計師的“腦洞之作”,艦載機世界的獨苗:蘇-33UB

從其特點中可以看出,蘇-33UB不僅僅是一款教練機。俄羅斯海軍給予它兩個重要任務。其一是擔負主力艦載機的職責。是的,就是主力艦載機。因為“俄軍發現單座型的蘇-33在執行任務時飛行員負擔太大,再加上一些對未來空戰的考慮,他們需要一種雙座艦載機,做為訓練之用,並且還要有很好的作戰能力,能長時間滯空並攻擊高難度空中目標”。所以蘇-33UB一開始就不是單純的教練機。


蘇霍伊設計師的“腦洞之作”,艦載機世界的獨苗:蘇-33UB

其二,第五代戰機特性驗證機。當時蘇霍伊還有一款蘇-47亮相,其“驚世駭俗”的氣動外形,一度讓世界各國對俄羅斯的第五代戰鬥機關注頗高。然而後來曝光的材料顯示,蘇霍伊將第五代戰機的技術分開在兩個型號的戰機上進行了驗證,蘇-47負責氣動外形的研究,而蘇-33UB負責新材料和航電系統的研究。這兩款戰機的研究成果最終轉為俄羅斯第五代戰機的技術儲備。


蘇霍伊設計師的“腦洞之作”,艦載機世界的獨苗:蘇-33UB

蘇-33UB總共生產了兩架。其真正的命運已經隨著俄羅斯艦載機部隊的式微而漸漸沒落。但是,蘇-33UB的整體設計和性能直到現在都非常優秀,除了隱身性能稍差,機動性、載彈量、作戰半徑和航電系統甚至都不輸早期的蘇-35,可見蘇霍伊設計師對這款戰機傾注的心血。


蘇霍伊設計師的“腦洞之作”,艦載機世界的獨苗:蘇-33UB

現在看來,蘇-33UB奇怪的並列雙座造型有點特立獨行,作為一款沒有量產服役的戰鬥機,關於它的創奇或將永遠停留在這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