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注意保護隱私,防止新型詐騙

春節,也是朋友圈裡各種“秀、炫、曬”的高峰期。但你知道嗎?有些行為可能會洩露個人的相關信息,如果被別有用心的人看到、利用,將造成家中或個人財物被盜竊,甚至危害自己和家人人身安全。


一、防範電信詐騙“三不一要”

1.不輕信。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麼甜言蜜語、花言巧語,都不要輕易相信,要及時掛掉電話,不回覆手機短信,不給不法分子進一步佈設圈套的機會。

2.不透露。鞏固自己的心理防線,不要因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違法短信的誘惑。無論什麼情況,都不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如有疑問,可撥打110求助諮詢,或向親戚、朋友、同事核實。

3.不轉賬。學習瞭解銀行卡常識,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決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公司財務人員和經常有資金往來的人群等,在匯款、轉賬前,要再三核實對方的賬戶,不要讓不法分子得逞。

4.要及時報案。萬一上當受騙或聽到親戚朋友被騙,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可直接撥打110,並提供騙子的賬號和聯繫電話等詳細情況,以使公安機關開展偵查破案。

春節期間,注意保護隱私,防止新型詐騙

二、防止“鉅獎”詐騙

1、犯罪分子利用相關設備群發虛假中獎信息,當短信接收者撥打指定電話詢問時,即要求需預先支付個人所得稅、公證費、手續費等費用後才能領獎,一步步將受害人引入圈套。

春節期間,注意保護隱私,防止新型詐騙


三、春節購物類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電商客服,以受害人購買的商品不合格,需要辦理退款為由,要求受害人通過非官方渠道退款,例如,雙方加微信好友、QQ好友等,犯罪分子發送釣魚網站鏈接給受害人,要求受害人在該網頁填寫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而犯罪分子能通過後臺監控受害人填寫的信息內容,從而竊取受害人存款。

春節期間,注意保護隱私,防止新型詐騙


四、洩露隱私惹災禍

◆ 不要曬火車票、飛機票、登機牌

很多人出差、旅遊都喜歡拍下火車票、登機牌等,發到朋友圈裡曬一曬。一些自我保護意識強的人會將姓名進行模糊處理,票面上的內容卻未曾留心。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機票和火車票的條形碼或者二維碼含有乘客的個人信息,包括身份證號等,有被人利用高科技竊取個人信息的可能。

所以,為了安全,登機牌既不能曬,也不能隨意丟,最妥當的處理方法就是撕!

◆ 不要曬護照、家門鑰匙、車牌

含有這些信息的照片會透露你特定時間所處的特定位置,也會透露你的生活圈範圍。

◆ 不要曬位置

春節期間大部分人會回老家。

如果在朋友圈裡發佈了帶有位置信息的圖片,將會暴露非常真實的個人信息,使壞人的作案成功率直線飆升。

◆ 不要曬孩子照片及姓名

在現實中,很多騙子與被害人素不相識,如何能將孩子和媽媽的名字叫出來?還能有兩人的照片呢?原因就在於微信中“附近的人”這個設置。

愛曬孩子照片的父母們,不妨限制一個分享的範圍,以分組的形式分享給親人看。

◆ 不要曬家中老人照片

曬家中老人的照片,會讓壞人有更高的幾率把他們認出來。如果有人突然對老人說出他孫子的姓名,再附加任何一條謊言,都能輕易讓老人掏出半輩子積蓄。

春節期間,注意保護隱私,防止新型詐騙

五、防止“霸王條款”

“霸王條款”已成為近年年夜飯繞不開的典型侵權現象。中消協提示:消費者在預訂年夜飯時,要儘量選擇自己熟悉、口碑良好、誠信經營、安全可靠的餐廳。年夜飯一般為固定套餐,最好實地挑選菜品,不要被花哨的菜名迷惑,儘量弄清每道菜的名稱、內容、規格、價格等,年夜飯有哪些具體的收費項目也要一清二楚。如可否自帶酒水、有無最低消費、有無開瓶費、包間費以及訂金、違約責任等事項,避免因電話預訂或考慮不周,導致後期維權證據不足而產生不必要的消費糾紛。

春節期間,注意保護隱私,防止新型詐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