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存在感较低的一个省份,但汉族人口比例居全国前列

中国一共有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有京津沪这样为大家所知的直辖市,也有港澳台那样受人瞩目的特别行政区,还有江浙等经济发达省份。

当然,有熠熠生辉的明珠,自然也有存在感比较低的一些省份,下面要讲的这个省份大家或许很少关注,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特殊之处——它是我国汉族比例最高的省份之一,据说还是南方汉人的发源地,它就是江西省。

江西的文化成就非常高,省内有多处文化遗产,比如南昌的滕王阁,九江的白鹿洞书院,还有著名“瓷都”景德镇等,这些古迹都属于江西。除了这些有名的文化遗产以外,许多著名文学家也出身此处,陶渊明、文天祥、王安石、陆九渊等都是江西人。但拥有如此深厚文化底蕴的江西在今天存在感似乎并不高,这又是为何呢?

我国存在感较低的一个省份,但汉族人口比例居全国前列

首先现在的江西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不算很好,这应该是近年来江西不受关注的主要原因。但其实在南宋时期,得益于南宋朝廷迁都杭州之后给予的扶持,江西在那时候也曾是相当于今天北上广一样的经济发达地区,而且省内又人才辈出。有句话就叫“两宋文人半江西”,足可见当时江西的经济、文化在国内的地位。

其次,虽然江西曾有百座书院,底蕴深厚,但江西省内并没有特别出名的现代化大学,这也是江西没办法得到瞩目的原因之一。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江西的高考分数线倒是在全国名列前茅。种种原因之下,如今的江西早已不复当年的盛名。不过下面主要讲的不是江西如何低调,而是低调的江西为何会拥有全国最高的省内汉族占比。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上文就说到江西被称为南方汉人的发源地。

秦朝以后,原本生活在中国北方的汉人开始第一次迁入江西,在此之前,居住在江西的多为百越诸族。汉高祖刘邦在江西设立了豫章郡,修建了南昌,于是又有一批汉人进入江西。

我国存在感较低的一个省份,但汉族人口比例居全国前列

到了东汉末年,北方战火四起,许多生活在北方的汉人为了躲避战乱开始大量南迁。于是,江西境内的汉人越来越多。后来南宋将首都迁至浙江杭州,晋朝又迁都南京,如此一来北方汉人再次涌入南方。而江西临近浙江和安徽,因此也接受了不少汉人,再加上当时南宋的中心移到江浙地区,江西也就随之得了些便利,经济发展势头极好。

大量的人口迁徙使得江西境内汉人数量远远超过了原本生活在的此处百越族人,另外又由于江西优越的自然条件,周围贫困地区的人们都纷纷跑来谋生,并扎根于此。

直到明朝年间,朝廷为了扶助落后地区就组织了大规模移民,此后江西人口大量向湖广地区迁徙,而江西的瓦屑坝就是明朝移民的集散地。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有两亿人的祖先就是从瓦屑坝出去的,所以说江西的南方汉人发源地当之无愧。大量汉人的进入对江西文化影响很深,所以许多少数民族被汉化,再加上民族通婚,所以江西省内纯正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少。

我国存在感较低的一个省份,但汉族人口比例居全国前列

另外,江西位置偏中南,距离北方少数民族遥远,所以北方的少数民族很少会迁到此地,于是江西少数民族比例又少了一个增长来源。长久以来北方汉族迁徙至江西的积累,加上江西的地理位置原因导致今天的江西成为中国汉族比例最高的省份。

不过其实临近江西的几个省份汉人比例也相当高,有的与江西相差无几,只是省内部分地区少数民族比较聚集所以将汉族比例拉低了一点点。反而是北方一些地区,在清朝以后因为大量少数民族迁入,汉人比例急剧下降。

以上种种因素导致如今的江西汉人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九左右,数字相当惊人。不过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口都是汉人占绝大多数,毕竟少数民族之所以说是少数民族就是因为人口较少。

不过汉人比例并不能说明什么,毕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即使所属的民族不同,但是各族都是地位平等的同胞,在我国法律中也明确要求各民族之间要平等、团结、互助。我们都是华夏子孙,五十六个民族汇聚在一起才构成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才能使中国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