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才貌雙全又如何?位不配才,引發一生悲劇


引子:昨日讀《世說新語》裡看到關於陸機的故事,在查找資料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找到了潘岳也就是潘安的一些邊角料,作為與陸機齊名的“潘江陸海”似乎不寫寫這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男子就對不起他。

潘安:才貌雙全又如何?位不配才,引發一生悲劇

一,天下第一美男子-容貌秀美,氣質出眾。

魏晉時期,可能是我國曆史上最盛產美男子的時代了,在這樣一個美男遍地的時代,潘安能夠從一眾姿容俊秀的男子群眾殺出重圍,摘得“天下第一美男子”的桂冠,足見其面貌之出眾。

《世說新語-容止》篇中有各種對美男子的描寫,如嵇康的陽剛美,衛玠的病態美;何晏的白皙美……對於潘安的美貌形容則是:“妙有姿容,好神情”,由此可以推斷潘安不僅長得美,儀態氣質也美。

俗話說,美人在骨不在皮。氣質遠盛於皮囊。聯想一下,當年在眾多美男中的潘安,就如今日在眾多美女明星中的劉詩詩一般,因儀態而勝出,本來八九分的顏色,因有了氣質的加乘就化作了十分的美。

對於潘安的美貌雖然正史上幾乎沒有記載,但是與潘安相關的詞卻都是美好的,如:潘岳貌:形容男子容貌俊美;檀郎:女子理想夫婿,完美丈夫的代名詞;潘岳鬢:特指中年男子白髮初生。

潘安:才貌雙全又如何?位不配才,引發一生悲劇

二,才華橫溢,情真意切

中國魏晉的時代實行的“九品中正”的品評制度,註定了他不是一個只推崇徒有其表的花瓶的時代。時代的標準要求美人們,除了要有美麗的軀殼,愛要有一個更加美麗的心胸和頭腦。

不得不說,魏晉時代真是對美人最苛刻的時代了。

好在,潘安並不是一個徒有其表的空心稻草人,而是有真才的美男子。

在文學上,潘安的才名與陸機相稱,“潘江陸海”與後世的“才高八斗”一樣,都是形容才智高超,學問出眾的名詞。是當時太康文學的頂級代表。其詩詞因情真意切,用辭平實而著稱

潘安流傳下來的悼亡詩僅三首,而這僅有的三首卻開啟了後世悼亡詩的先河,並且將悼亡詩限定在悼念逝去的妻子這個範疇。並對後世納蘭容若的詞有著深刻的影響。不可不畏才華高絕。

如悼亡詩第一首“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幃屏無彷彿,翰墨有餘跡”

納蘭容若的詞《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一詩一詞,意境竟非常的相似。

潘安:才貌雙全又如何?位不配才,引發一生悲劇

三,奉母至孝,愛妻情深

潘岳父親早逝,與母親相依為命長大。潘岳辭官侍奉母親的故事,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被記載在《二十四孝》的故事典籍裡的。相傳潘岳在河陽縣做縣令時,將母親接到身邊照顧,後來因為母親四年家鄉而臥病不起,潘岳便毅然辭去了官職,回到老家,親自種菜賣菜換食物,最終母親的病在她的悉心照顧下好了起來。在這期間寫的《閒居賦》側面反映了這個時候的事情

“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違膝下色養,而屑屑從斗筲之役?於是覽止足之分,庶浮雲之志,築室種樹,逍遙自得。池沼足以漁釣,舂稅足以代耕。灌園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臘之費。”

意思是說,我上有身體羸弱的老母親,不怎麼能棄她不顧而去做官呢?於是我只能把我的凌雲壯志先放一邊,回到老家建個小木屋,載些果樹,這樣還逍遙自在一些。池塘裡有魚可以釣來吃,舂米收的稅費能夠養活我自己,菜園裡的菜賣了可以置換一日的餐食,羊圈裡的羊奶賣了足以支付我每年祭祀的用度。

對於一個少有才名,又對名利汲汲渴求的人,能夠毅然放棄官職而回歸田園侍奉老母親,這樣的決心尋常人很難做到。

及時是現代人,如果你在大都市打拼,有了一定的基業,突然老家來信告訴你,家裡父母重病,希望你能夠回到老家床前盡孝,能夠做的這麼徹底決絕恐怕不多。

再說到敬愛妻子。潘安的妻子楊氏是他的父親好友楊肇的女兒,兩人在潘安十二歲時定親可謂是少年夫妻。楊氏早逝之後,潘安在未曾娶妻,而是專心官場打拼,並侍奉母親,後來乾脆辭官,專心照顧年老的母親。

不過後來潘安終究還是因為官場的失利,連累了母親兄弟被害,為他至孝的美名留下了歷史汙點,也因這個,讓他被《二十四孝》除名。

潘安:才貌雙全又如何?位不配才,引發一生悲劇

四,趨炎附勢,未可抒的凌雲壯志

跟陸機一樣,潘岳少有才名,胸懷凌雲壯志。

與陸機不一樣的是,陸機出生世家大族,身份煊赫,自有其世家大足的高傲風骨,若要施展抱負,只需展現長才,自有人引薦;而從潘岳的出身來看,並不煊赫,這樣的出身,在那樣的時代裡,想要有番作為勢必要努力的去依附權勢。

“才不配位”才高位低的出身,讓他急於想要躋身於上流社會。也許對妻子的深情對母親的至孝,也促使著他急切的想要往上爬想要從而給老母妻兒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

潘安:才貌雙全又如何?位不配才,引發一生悲劇

《晉書·潘岳傳》中記載“嶽性輕躁,趨世利,與石崇等諂事賈謐,每候其出,與崇輒望塵而拜。”

這短短的二十六個字將潘岳對權勢的戀慕,對權勢之人的小心翼翼描寫的淋漓盡致。史家的筆有時候真的是一把血淋淋的匕首,將人刺的體無完膚。也因這短短几句話,就將天下第一美男子定在了趨炎附勢的恥辱柱上。

總之,歷史上的潘郎對於權勢表現出了非理性的戀慕與渴望,以至於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後記:

可惜的是,潘岳出生在那個對名士風流苛刻要求的魏晉時期。

如果生在當下,以潘安之貌以潘安之才,他的那些所謂趨炎附勢的小過錯也許就成了一個無傷大雅的娛樂八卦,畢竟顏值即正義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