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法院首家訴前和解中心成立

11月5日,安徽省天長市人民法院正式成立安徽法院首家訴前和解中心。這是該院切實踐行“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要求,全力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訴訟服務中心的創新舉措,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效快捷的非訴糾紛解決渠道。

天長法院訴前和解中心自9月20日建成試運行以來,訴前調解成功297件民商事糾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安徽法院首家訴前和解中心成立

滁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天長市人大常委會、天長市人民法院和調解組織的有關負責人為天長法院訴前和解中心揭

訴前和解中心設有商事、家事、律師、物業、醫療、在線等七大調解平臺,其中金橋商事調解室、孝愛家事調解室是該院結合天長市情和地方文化打造的特色調解品牌。

訴前和解中心現有23名專職調解員、行業調解員、退休法律工作者,為當事人提供訴前調解服務。凡是前來天長法院訴訟,訴訟服務中心先徵求當事人同意,由調解員對婚姻家事、小額債務、消費者權益保護、交通事故、勞動爭議、醫療糾紛等21類民商事糾紛進行訴前調解。調解成功後,訴訟服務中心依據當事人的申請,第一時間對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

安徽法院首家訴前和解中心成立

當天成功調結177人勞務系列糾紛

天長法院訴前和解中心揭牌的當天下午,金橋商事調解室兩位資深調解員和法律援助中心律師成功調處一起177名工人和一家玩具廠的勞務合同系列糾紛,法官當場對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

2005年至2014年間,錢某等177名工人在天長市一家工藝玩具廠務工,後企業經營困難,資不抵債,拖欠勞務報酬。經多次催討無果後,177名工人不久前來天長法院提起訴訟,主張113.1萬餘元的勞務報酬。

為快速化解這起群體性糾紛,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立案法官將系列案導入金橋商事調解室,由張光明、毛開江兩位曾受過司法部表彰的專職調解員聯手進行訴前調解。

面對群情激憤的工人,兩位調解員讓代理人先選出代表,並邀請對這起糾紛情況十分了解的天長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共同參與調解。調解員們重點圍繞工人訴求,採用“背對背”調解法,一面向企業法定代表人周某釋法明理,一面做工人思想工作,體諒企業暫遇困境。最終,雙方簽訂了調解協議,法官當場進行了司法確認。

“真沒想到欠了這麼久的工資,不打官司、不傷和氣就要到了,太感謝法院了!”工人代表趙女士在調解協議書上簽名後,滿臉笑容。

看一看特色調解室

安徽法院首家訴前和解中心成立

金橋商事調解室

天長市是安徽省民營經濟最活躍的縣市區之一。金橋商事調解室立足企業多、糾紛多的市情,由天長市工商聯(商會)派遣兩位專職調解員常駐金橋商事調解室,和曾受司法部表彰的調解能手毛開江聯手化解企業糾紛,減輕企業訴累,保障企業權益,服務經濟發展。

10月22日,訴前和解中心試運行期間,金橋商事調解室就成功調處天長某街道53名居民與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合同糾紛系列案,化解一起群體性糾紛。

2011年12月23日,天長某房地產開發公司經招投標,竟得天長某街道的三產用地,用於房地產開發,並與居民組簽訂了合同,約定53位居民在開發建設獲得門面房及商用房後,辦證費用由房地產公司承擔,合同經公證處公證。後來由於辦證費用上漲,房地產公司只願承擔部分辦證費用,不願負擔契稅。為此,53名居民於10月17日將房地產公司訴到天長法院。

立案法官蘆桂蘭發現該系列案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移交給金橋商事調解室進行訴前調解。調解員陳乃元退休前一直在天長市工商聯工作,具有豐富的調解工作經驗。接案後,他連續4天,圍繞雙方爭議焦點,做釋法明理工作。立案庭庭長徐美琴、副庭長李貽明及時指導調解,告知房地產公司應遵守合同契約精神,否則要承擔違約責任。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房產公司同意為53名居民繳齊辦證費用,並協助辦證,該系列案圓滿結案。

安徽法院首家訴前和解中心成立

孝愛家事調解室

根植“二十四孝”之“朱壽昌棄官尋母”的天長孝文化底蘊,聘請曾受司法部表彰的調解能手張光明專門調解家事糾紛。

安徽法院首家訴前和解中心成立

行業調解室

由天長市仲裁委、消協、道交、保險、物業等單位派員到行業調解室值班,對口化解矛盾糾紛。

安徽法院首家訴前和解中心成立

在線調解室

當事人通過手機、電腦,登錄“在線法院APP”,實現網上申請、立案、調解、送達一體化,真正省時省力省心省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