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人橫掃100000軍隊,簡直完虐

曾經日本作家田中芳樹依據中國南北朝時南梁伐魏之戰改寫的歷史小說《奔流》,主要談及被世人驚羨為“戰神”、“千古第一名將”的“白袍將軍”——陳慶之。據相關資料記載,毛澤東晚年再讀《南史·陳慶之傳》時,也曾“熱血沸騰,擲書而起”,並圈點滿幅,批註道:“再讀此傳,為之神往”。

7000人橫掃100000軍隊,簡直完虐

陳慶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漢族,義興國山(今江蘇省宜興市)人,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將領。少為梁武帝蕭衍隨從。陳慶之身體文弱,難開普通弓弩,不善於騎馬和射箭,但是卻富有膽略,善籌謀,帶兵有方,是一位深得眾心的儒將。

7000人橫掃100000軍隊,簡直完虐

公元529年,北魏永安二年,南朝梁中大通元年。北魏內亂,北海王元顥降梁,並請梁朝出兵助其稱帝。梁武帝蕭衍派陳慶之率兵七千護送元顥北歸,這原本一搪塞之舉卻成就了歷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北伐征程。陳慶之的七千白袍軍,縱橫千里,屢戰屢勝,居然殺進魏都洛陽,扶立元顥為帝。一時間北朝談陳色變,洛陽城中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7000人橫掃100000軍隊,簡直完虐

天監元年(502年),蕭衍受禪登基,建立南朝梁政權,是為梁武帝。年僅十八歲的陳慶之被任命為主書,期間散盡錢財,招集將士,常想有一天能夠為朝廷效力。

普通七年(526年),安西將軍元樹出征壽春,陳慶之為假節、總知軍事。魏豫州刺史李憲遣其子李長鈞築兩城以拒之,陳慶之攻拔兩城。十一月,李憲力屈而降,陳慶之入據其城。此次作戰,梁軍共克52城,獲75000人。陳慶之轉為東宮直閣,賜爵關中侯。

7000人橫掃100000軍隊,簡直完虐

中大通元年(529年)四月,攻佔梁國,元顥封陳慶之為衛將軍、徐州刺史、武都公,命其繼續督軍西上攻滎陽。

其後陳慶之又以7000之眾,從銍縣至洛陽,前後作戰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無前。

後攻入洛陽,元顥入主洛陽宮,改元大赦。陳慶之被封為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食邑增加到萬戶。

7000人橫掃100000軍隊,簡直完虐

元顥入主洛陽六十五天後,爾朱榮帶著從洛陽逃走的北魏孝莊帝,揮師洛陽。陳慶之為了爭取戰略上的主動,帶領自己的七千人渡過黃河,駐守中郎城。在中郎城下,和北魏大軍展開鏖戰。陳慶之處於絕對的劣勢,但仍然在中郎城阻截了爾朱榮三天,最終因為損失慘重而被迫撤兵。

爾朱榮最終擊敗了元顥政權。

7000人橫掃100000軍隊,簡直完虐

陳慶之只好帶領手下的人馬開始向南梁撤退,在蒿高遇到了山洪暴發。正在渡河的軍隊被洪水吞沒,陳慶之本人倖免於難。失去軍隊的陳慶之化妝為一個僧人躲過爾朱榮大軍的搜捕,逃到豫州,在豫州得到當地人的幫助,才輾轉返回南梁。回到南梁,蕭衍對陳慶之大加封賞,升陳慶之為右衛將軍,永興侯,封邑一千五百戶。

7000人橫掃100000軍隊,簡直完虐

中大通二年(530年),梁武帝以陳慶之為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諸軍事、南、北司二州刺史,其餘如故。陳慶之到任後,遂圍懸瓠,破魏潁州刺史婁起、揚州刺史是雲寶於溱水,又破行臺孫騰、大都督侯進、豫州刺史堯雄、梁州刺史司馬恭於楚城。

7000人橫掃100000軍隊,簡直完虐

大同二年(536年)十月,東魏定州刺史侯景率7萬人寇楚州,俘楚州刺史桓和,侯景乘勝進軍淮上,並寫了信勸陳慶之投降。梁武帝遣侯退、侯夔等前去增援,軍至黎漿,陳慶之已擊破侯景。

時值大寒雪,侯景棄輜重而逃,陳慶之則收其輜重而還。同年,豫州鬧饑荒,陳慶之開倉放糧濟災民,使大部分災民得以度過饑荒。以李升為首的800多名豫州百姓請求為陳慶之樹碑頌德,梁武帝下詔批准。

7000人橫掃100000軍隊,簡直完虐

大同五年(539)十月,陳慶之去世,時年五十六歲。梁武帝以其忠於職守,戰功卓著,政績斐然,追贈他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賜鼓吹一部,諡號“武”,還詔令義興郡發500人為其會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