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補充了三名新人,領導臉上卻沒有一點高興之意,這是為何?

單位補充了三名新人,領導臉上卻沒有一點高興之意,這是為何?

聽聞下屬單位增加人手了,被局裡安排進去三個人,人員總數由五人增加到了八人,連忙給老宋打電話祝賀:恭喜啊,隊伍壯大了,人手充足了,工作也好乾了啊!今後得仰仗你多擔待點,讓我們省點心啊!

老宋一點高興的語氣都沒有:老弟啊,怎麼說呢?安排進來的都是原先局下崗再就業的,人員幾乎增加了一倍,可這工作能力卻幾乎沒有增加啊,除了顯得人多點,熱鬧點,其他一如往常,什麼也沒改變,你說我有何可喜之處呢?不信,你聽我跟你說到說到。

一是安排進來年齡最小的超過40了,一個年輕人沒有。年齡大尚且不說,基本上都脫離原崗位好幾年甚至十幾年了,原有的專業技能早在生活的顛沛流離中忘得一乾二淨了,剩下的只有對單位的渴望與忠誠了。雖說這是領導從維護主管局穩定的大局出發,安排進來的,我得無條件服從,可我們單位真正需要的是能想幹事、能幹事、能幹成事的年輕人,增添單位的新鮮血液,提升單位的朝氣活力,使人員能夠新老交替,工作能夠有效銜接。結果想要的沒來,不想要的硬塞進來了。沒有年輕人,我們單位今後如何延續,工作如何交接下去?再過幾年,不用上級裁,我們單位就就自動消亡了。

二是安排進來的人,除了能幹基礎性的工作,什麼也指望不上。我這裡是純業務部門,承擔局裡多個項目組織實施工作,需要懂技術、會電腦、能寫會說,可以獨當一面的專業人員,哪怕一個也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為單位多分擔一部分責任。可進來的幾個人年齡大,什麼專業技能也沒有,而且這個年齡什麼也不想學了,也學不會了。雖然態度還好,能聽從指揮,服從管理,叫幹什麼就幹什麼。可除了幹些現成事,給你跑個腿,打個電話,登記個名單外,什麼重要的業務也完成不了,什麼職責也擔當不了,什麼都指望不上,這樣的人安排進來,聊勝無於罷了。兵不在多而在精,單位也同樣如此啊。

三是安排進來的人,我還得承擔他們的福利待遇問題。我們是個小單位,福利待遇微薄,可就這樣,三個人一年平白無故得增加數萬元。可現在各項開支管得死死的,項目經費也都是專款專用,定向開支的,上哪弄這數萬給他們發福利,實在讓人撓頭。

老宋的單位已經人員斷檔十六年了,從04年的九人縮減到現在五人,致使人員捉襟見肘,工作中常常顧此失彼,很是誤事。為此這兩年來,老宋為了搞好工作,不誤正事,整天盯著領導,要求增加單位人員配置,希望至少引進一名懂電腦、會寫材料的年輕人,緩解人手不足的實際問題,保障業務工作紮實有力開展。

沒想到日盼夜盼,盼來了這樣的結果,雖然名義上人手增加了,可是業務能力並未隨之提高,這種虛有圖表地增加人員,於工作、對單位有何意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