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分享抗疫故事,致敬最美逆行者

本月底,武漢全市網約出租車也將恢復,為市民提供預約打車服務,這標誌著武漢多元化出行方式的全面恢復。

這樣的好消息,從4月8日起就源源不斷地發佈,大城武漢正在重新出發。

站在當下,回望過去三個多月時間,我們仍能銘記那些美麗的逆行背影:醫務工作者、環衛工人、物業管理人員、建築工人、社區網格員、志願者......無數普通人選擇了堅強和勇敢,選擇了擔當和奉獻,不懼生死、不計報酬地加入到這場與新冠肺炎病毒的生死博弈中去。無數次的逆行和竭盡全力的付出,給這座暫停的城市源源不斷地注入能量。

“雲”分享抗疫故事,致敬最美逆行者

環境經理陳濤

只有更好地銘記,才能更好地出發。

4月25日下午,長江日報聯合陽邏萬達廣場,從長江日報報道的人物中,選出8名代表,通過線上“雲”分享的方式,讓這8名最美逆行者代表直播講訴他們的心路歷程和感人故事,激勵大家共同銘記、砥礪前行。

普通人、不凡事 致敬8位最美逆行者代表

他們都是你我身邊普通人,卻又是這場戰疫中最美的逆行英雄:

同濟醫院護心小分隊隊員、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周寧,與援漢的和華山醫療隊專家們,組成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尖刀連”,19天、456個小時裡,7人4小時不間斷輪班值守,終於從死神手中搶回患者王強的生命。

今年31歲的武漢小夥子周晨,從大年三十開始成為志願者。他開著私家車接送醫護,給醫護送餐,為醫院搬卸物資,接著到商超分揀、打包蔬菜。42天裡,一天都沒停下,他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提提”。

“雲”分享抗疫故事,致敬最美逆行者

志願者周晨

26歲的武漢姑娘徐婉茹,2月26日開始,她加入超市分揀蔬菜中心當志願者,併成為志願者們的組長。她帶領蔬菜分揀志願者們,用“心裡的一團火”,溫暖著疫情防控之下的武漢人。

渾身掛滿藥袋子,微胖的身材被50多袋藥包得只看得見頭和腳。2月25日,這樣一張照片在朋友圈火了,這張照片中的豐楓是江岸區後湖街道惠民苑社區一名網格員。

“雲”分享抗疫故事,致敬最美逆行者

網格員豐楓

2月22日,在火神山醫院負責運輸後勤工作人員的司機由於工作需要調往他處,孫思得知後又一次請戰,和同線路的葉麗娟共駕駛火神山保障車行駛128次,運營896公里,運送人員1422人次。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護理部副主任徐蓉,把來自6省市17支醫療隊的2341名醫護人員和800多名同濟醫護人員擰成一股繩,共同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製作的《“點餐式”護理手冊》方便醫患溝通,該院區一線醫護人員零感染。

“雲”分享抗疫故事,致敬最美逆行者

環衛工黃玉枝

做了22年環衛工的黃玉枝,在50多天時間裡,巡查轄區路段環衛工作、安排周邊醫院消殺,她的丈夫下沉在關山街陽春社區做志願者,兒子參加籌建方艙醫院,一家人許久沒有團聚。

武漢貴閣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品質部環境經理陳濤,作為首批火神山醫院物業保障隊領隊,帶隊率先進駐現場,負責醫院開荒保潔、後勤環境保潔和消殺、日常生活管理等工作。70天裡,保障隊員換了三批,他卻始終堅守。

15萬網友在線聆聽最美逆行故事,紛紛點贊

“雲”分享抗疫故事,致敬最美逆行者

司機孫思

25日下午,8名最美逆行者代表在萬達瑞華酒店,通過網絡直播,向全國人民分享了他們難忘的抗疫經歷。

這些默默無聞的奉獻者們,冒著風險毅然逆行,為這座城市的重新運轉發光、發熱,平凡而偉大。

這些最美逆行者代表紛紛表示,武漢重新出發,離不開全國人民的關心和幫助,特別是來自全國各地340支醫療隊、4.2萬名白衣戰士的馳援,這都為武漢成功抗擊疫情贏得了寶貴時間。同時,所有參與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臺前幕後堅守者們,都值得尊敬。一千多萬默默奉獻和堅守的武漢市民,同樣是最英勇的戰士、最可愛的同胞。

“雲”分享抗疫故事,致敬最美逆行者

醫生周寧

“只有平時嚴格的專業訓練,才能確保戰時的專業水準”,外界眼中的生命奇蹟背後,是以周寧為代表的醫生團隊年復一年隨時備戰、確保打贏的不懈努力;

“沒有時間害怕,心裡只有把一千多援漢護理團隊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還要保護他們的安全”,徐榮的心裡裝的全是別人,唯獨沒有自己;

“雲”分享抗疫故事,致敬最美逆行者

醫生徐榮

“本來準備好了看北極光,但面對疫情,武漢人不能慫,媽媽都是隻說注意安全,從不攔著我”,徐婉茹用扛起超過自己體重的蔬菜,來展現一個武漢人面對病毒“不服周”的倔強;

“雲”分享抗疫故事,致敬最美逆行者

志願者徐婉茹

體型壯碩的豐楓,直言自己其實很膽小,但社區工作者的職責,成為他的“戰疫動力”,更在服務中收穫了感動:“我的手機掉了自己還不知道,但一位外賣小哥撿到了,挨個撥打通訊錄,愣是把手機還給我”;

兩次請戰的孫思都不怎麼想談自己,她向同在一個戰場的隊友葉麗娟致敬:“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更是我的好大姐,我們因一起戰鬥、我們就力大無窮;

在火神山醫院戰鬥中,陳濤是硬漢,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不喊累,自己都忘了的生日,卻被隊友們悄悄記住還送來了生日蛋糕,溼潤了眼眶後,他更充滿了力量;

“丈夫在當志願者,兒子參加籌建方艙醫院,一家人許久沒團聚,疫情過後一起在家吃頓團圓飯是最幸福的事。”黃玉枝坦言,“武漢人民能堅持,我們全家人也能堅持。”

“我倒是願意成為一個‘提提’志願者,哪裡需要我,我就去哪裡。”周晨表示,“這座城市需要我,就是我堅持下來的力量。”

當天的直播吸引了超過15萬人觀看,在線上聆聽了他們的故事,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紛紛點贊,並通過轉發等形式,讓更多人分享了這些最美逆行者的故事。

活動最後,本土民謠音樂人馮翔,現場獻唱《漢陽門花園》《黃鶴樓》《武漢伢》三首民謠歌曲,用音樂詮釋對武漢的深情,用城市的歌聲表達對英雄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