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專業+市場化,校企合作完美之道

行若策劃,智形合一

Since 2000

創新+專業+市場化,校企合作完美之道

【行若導言】一個成功的校企合作、產學融合,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形成多贏的局面呢?行若這次探索出一條路徑,可供參考。

高校作為一個重要的社會資源,一直也為企業所看重。高校天然擁有的學生、學術、政策、環境等資源,能誕生出不少產學轉化成果。

很多企業和高校間都進行“校企合作”,各取所需,共同發展。校企合作是一種注重培養質量,注重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注重學校與企業資源、信息共享的“雙贏”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應社會所需,與市場接軌,與企業合作,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全新理念,為教育行業發展帶來了一片春天。

創新+專業+市場化,校企合作完美之道

同時,我們也曾聽到很多企業在校企合作中的諸多不滿意。但,這次,我們在和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藝術學院合作中,引入企業,通過項目操作,企業所表達的高滿意度,突然讓我發現了有效的校企合作痛點在哪裡了。

不同行業、不同校企合作模式和側重點不同。行若作為資深品牌策劃設計公司,和大學藝術學院進行合作,從專業層面講具有協同性。這和一般企業完全商業化目的,委託校方研發產品,進行資本--科研轉化不同。或許,單純的在商言商,可能是一些校企合作失敗的原因。

而行若和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藝術學院的合作就有點不一樣了。

創新+專業+市場化,校企合作完美之道

其他的合作是一校一企,單方面點對點的合作,好處是簡單粗暴,操作直接。

而我們是:一校"1+N"企。即校方是1,行若作為專業諮詢設計公司是1,N是我們所引進的有需求的客戶企業。

創新+專業+市場化,校企合作完美之道

一方面,學校開設了產教融合平臺,可以盤活校方各類資源;同時也可以吸引企業按需而動。

另一方面,作為第三方的我們,協同校方幫助企業方共同完成項目。這是合作模式中最大的不同,也是讓校企合作順利的關鍵因素:讓真正有需求企業進入的同時,通過具有商業一線實戰經驗的專業公司指導,協助雙方避開專業盲區,有效落地。

專業盲區是指:白天不懂夜的黑——專業學術的校方GET不到企業的市場化要求。

藝術家都是自我的,但設計師不能,至少不能完全自我。設計師的基因首先是商業的。

創新+專業+市場化,校企合作完美之道

企業有商業層面,市場層面的現實要求,原本希望通過校方解決產品的問題。但校方畢竟偏學術,師生對市場一線缺乏敏感和洞察力,最終可能做出的成果或過於學術,或過於藝術,和企業需要的商業要求有距離。這往往是以前諸多校企合作出現問題的所在。

但是,一旦有專業公司介入,這個短板就消失了。

比如,行若公司不僅僅是項目引進方,推薦客戶進入大學的校企合作項目平臺,因其自身也是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生企業導師的身份,同時也擔任項目專業指導。畢竟行若公司也是企業,在專業領域浸淫多年,既瞭解企業需求,也明白市場本質,同時本身具有很強的專業度,能指導大學生實操,快速補缺市場實戰的短板。

創新+專業+市場化,校企合作完美之道

這種合作模式下,企業最終獲得的成果不再存在脫節於市場的問題,而學生也因此跳出學術本身,獲得更實際的技能和感知。對於應用型、學術型、創新型複合人才的培養也不無裨益。

另外,企業支付的費用中,校方預留一部分作為給學生的項目獎勵。

站在企業方,企業本來就是諮詢公司的客戶,基於對諮詢公司一貫的專業信任,聯動高校資源,尤其是對年輕學生群體創意潛力的認同,加上“項目入課堂”執行過程中,有諮詢公司專業總監全程指導把控,一切優勢都被激活:

學生有了真實的項目參與實操,既是作業,也有獎勵;

學校有了一定資金進入平臺,產學融合不再停留在計劃中;

諮詢公司為客戶提供了更多的成果和資源,更保障服務質量;

企業因此獲得更良好的結果和更多的方案,最重要的是更“年輕化”。

最重要的是,這一切不但提供了“量”,更保障了“質”。

這次,行若公司將一個做戶外照明的企業客戶引進產學融合平臺。在選擇客戶類型上,也是有標準的:快消品,民用品等更適合,因為學生本身就可能是該產品消費者,會有更深入瞭解產品的興趣。

創新+專業+市場化,校企合作完美之道

在項目專項課堂上,企業方市場代表會首先進行市場環境、企業和產品介紹、以及項目需求的闡述。從一線角度,讓師生了解市場的真實需求以及殘酷現狀。企業還會帶來產品,並送給學生體驗和把玩。

創新+專業+市場化,校企合作完美之道

創新+專業+市場化,校企合作完美之道

之後,專業指導方的行若公司品牌總監沈亮先生對該項目進行解讀,作為碩士生企業導師。他需要系統化講解項目設計原則、引導設計方向,重點對設計的市場化轉化做深入淺出的闡述。豐富的實戰經驗結合專業的設計能力,給學生上了一堂有效的課。

創新+專業+市場化,校企合作完美之道

參與課題項目的學生都是研究生,具有更好的專業能力。最後,他們的碩士導師會就學生課程本身如何結合產學融合,完成專業課。並具體佈置展開任務,開群交流,確保在今後整個過程中,學生能和企業導師、任課導師保持順暢溝通。及時看到設計進度,把控項目方向和質量。

創新+專業+市場化,校企合作完美之道

學校開通的校企合作平臺“十見網”(暫名),是一個高效創新服務平臺,今後的目的就是通過平臺實現產學融合,項目可追蹤。是企業獲得高校研發設計資源的主要通道,企業可以因此獲得更多項目創意和多樣性項目成果。我們將項目執行過程中所有的成果都可以發佈在該平臺,企業也有權限進入自己主頁看到每階段成果。

創新+專業+市場化,校企合作完美之道

這樣一個模式下,保障了多方利益,保證了質量。真正實現了有效,接地氣的校企合作、產學融合。

行若一直認為:專業度和市場化是核心,而年輕人是創新的最大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