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80:做到這四點,兒孫喜,媳婦孝,不會招人嫌


01

民間小調《老來難》裡唱:“老來難老來難,人一老了就討人嫌。當初是你嫌別人老,如今臨到我面前。人一老了眼也難,人到面前也看不見,迷迷糊糊也看不清,常拿李四當張三。”

我是農村裡長大的,對於農村老人越老越招人嫌,我是深有體會。但我奶奶是個例外,她老人家雖然今年已經過了80歲,但依舊耳聰目明,精神得很。


人過80:做到這四點,兒孫喜,媳婦孝,不會招人嫌


而且我奶奶和幾個嬸孃的關係都很好,不敢說親如母女,但比一般的婆媳都要相處得好。之所以奶奶和幾個嬸孃關係處得好,我覺得奶奶做得最好的地方,就在於:公平。不論嬸孃生的是男孩女孩,奶奶說都是孫子都一樣。還有就是奶奶對家裡條件好的,條件不好的,都一視同仁。用奶奶的話說,有多大本事吃多大的飯,各人有各人的命。

在此,我先說下我奶奶的情況:奶奶今年84歲,除了腰有點不太好,其餘都很好。奶奶一生生了四個兒子(沒有女兒),孫輩有11個,個個都對奶奶很好,從來沒人嫌棄過她。

02

奶奶之所以受四個兒媳婦尊重,還受到孫輩的喜歡。我覺得離不開這四點:手勤;腳勤;不多嘴;愛乾淨。


人過80:做到這四點,兒孫喜,媳婦孝,不會招人嫌


1.手勤

我奶奶最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做人手腳一定要勤快點,不然糧食堆在你面前都能餓得死。

也因為這樣,我小的時候,我奶奶年年找村裡的老先生寫得對聯都是一樣的:上聯,手勤聚財知足常樂, 下聯,心誠匯友多助無憂。

我印象中,奶奶一年365天就從來沒有認真休息過一天。她的一雙手不是在做飯就是在洗衣服,要不然就是做農活。而且我奶奶還有一項農村絕技:幫死者做衣服,搭房子,每年額外能掙一筆不小的錢,貼補兒孫們的伙食費。


人過80:做到這四點,兒孫喜,媳婦孝,不會招人嫌


2.腳勤

我奶奶雖然是小腳女人,但她因為勤於鍛鍊,腳步走得比我和幾個堂姐妹還要自如利索呢。

我小的時候,整個家族裡條件很不好,再加上我爺爺走得早,奶奶的負擔很重。當時我有一個表爺是縣城的,對我奶奶很好,時不時給我奶奶送些吃的用的。

對於表爺的慷慨,奶奶從來沒有白白領受。而是每到家裡花生,紅豆上來了,她就挑上最好的那些,用蛇皮袋裝好給表爺家送去。用奶奶的話說,禮輕情意重,哪能白白接受別人的好處呢?


人過80:做到這四點,兒孫喜,媳婦孝,不會招人嫌


3.不多嘴

我奶奶經常掛在嘴邊教訓我們孫輩的話是“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姑娘家的,沒事千萬別嚼舌根”。

因為家裡有四個兒子,四個兒媳婦,奶奶經常被村裡人挑不離間。比如,有時嬸孃和叔伯們鬧矛盾了,村裡人就會添油加醋的傳到奶奶耳朵裡。對於這個,奶奶既不幫兒子,也不幫兒媳婦,而是讓他們自己解決。

年輕的時候,因為日子都不寬裕,嬸孃們之間難免會有矛盾。對此,奶奶不幫她們中的任何一位說話,自己養的雞鴨,也只會在過節的時候,讓她們一家分兩隻。從來沒有厚此薄彼,也就沒有因為不公平而導致妯娌之間的失和。


人過80:做到這四點,兒孫喜,媳婦孝,不會招人嫌


4.愛乾淨

奶奶雖然年紀大了,但她一輩子愛乾淨慣了,即使人到老年,依然梳洗打扮,穿得整整齊齊。

奶奶最常說的是,衣服髒了破了不要緊,一定要穿得乾乾淨淨。也因為奶奶講衛生,她老了,嬸孃們都願意把她接到自己家裡住。甚至我有一個堂哥,他老婆就特別喜歡我奶奶,還要把我奶奶接到城裡去住。只不過,被我奶奶拒絕了。

03

有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也有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賊。

其實,老人老了,如果想要兒孫孝敬自己。除了兒孫要講良心,也需要老人自己自覺保持好的衛生習慣,儘量不給兒孫添麻煩。


人過80:做到這四點,兒孫喜,媳婦孝,不會招人嫌


如果老人自己年輕時苛待兒媳婦,對孫輩又偏心,老了還不講衛生弄得一團糟,又怎能心安理得的指望兒媳婦孝順,孫輩由衷的喜歡呢?

說到底,只要老人做到了手勤,腳勤,不多嘴,又講衛生。那麼他的晚年,很大概率上是能過得不錯的。反之,亦然。

《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望每個老年人,都能安度晚年。也希望每個年輕人,都能善待老人,為自己積福。

-END-


歡迎關注 ,一起用心生活,不辜負這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