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節後調整“一步到位”,還是“五月賣跑得快”?

“五月賣跑得快”(Sell in May and walk away)是過去“春季躁動”後的操作歷史經驗,也有老股民嘴邊總是掛著“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說法。在海外形勢不確定,外盤利空發酵等不利因素作用下,A股在5月6日出現一定幅度低開基本沒有懸念。

低開之後A股到底是類似2月初那種調整基本“一步到位”,還是繼續“五月賣跑得快”的大概率歷史走勢,部分資深市場人士對未來行情出現了一定的分歧,既有“五窮六絕七翻身”的悲觀看法,也有“全球放水,泡沫歸來”的看多觀點。

“五窮六絕七翻身”?

2020年前四個月,A股分別在2月4日和3月19日跌破2700點,技術形態上形成“雙底”走勢,而五月低開之後會不會造就第三個底部?對此,不少資深市場人士認為,目前情況跟2019年5月開始的大跌有一定的類似,尾部風險依然需要消化。

華訊投資首席策略師胡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低開之後可能會有一波下行行情,美股二次探底的概率較大,預計A股5月行情將會趨於穩健,但預計6月行情會較為悲劇。所以,5月份若有反彈,應該邊打邊撤。5月若直接下行,則可能表現為科技股的進一步下跌。

胡宇認為,創業板推出註冊制。每一次深圳發行體制改革,都會帶來重要拐點。2004年5月推出中小板上市,2009年7月深圳推出創業板後,股市繼續“挖坑”,而這兩次之後深圳房價都出現了明顯上漲。

新時代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認為,3月底到4月的反彈,背後核心原因是“倉位回補+博弈兩會+復工預期”。進入5月,前兩個因素的正面影響將會減弱,第三個因素雖然在繼續,但力度並沒有太快。由此可能帶來A股5月的尾部風險,空間上會洗出大部分博弈性資金,時間上可能是月度的。尾部風險期,戰術上要控制倉位,戰略上要開始尋找新的邏輯,歷史上尾部風險期都是新板塊的醞釀期。2018年12月醞釀了養豬、券商,2019年6月~7月醞釀了電子。趨勢性行情需要一個月左右的醞釀,較早的大幅加倉時間點可能在5月底到6月初之間。

金鷹基金表示,雖然海外冠狀肺炎疫情的控制和蔓延的不確定性仍然較大,但是國內疫情控制得當以及優質公司業績向好依然推動A股市場的上漲。國內疫情目前已經進入到尾聲,復工復產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消費和社交活動預計會有所復甦,而地方政府專項債擴容以及新舊基建、新能源汽車補貼等穩增長政策會持續釋放。預計國內經濟會比海外市場更早得到修復。未來一段時間,預計疫情對於資本市場的影響將顯著減弱,市場將更加關注疫情衍生的外交矛盾對國際政治環境帶來的變數。

2440點是不是A股一輪牛市的起點?

雖然在2月4日和3月19日兩度跌破2700點大關,不過擁有一定韌性的A股,距離2019年1月的底部2440點依然比較遙遠,目前來看2019年1月開始的這一輪牛市形態依然沒有被破壞,牛市整體已經持續了一年零四個月。

歷史上來看,A股牛市的持續時間很少能超過兩年半,從過去十幾年的四輪主要牛市(部分牛市為結構性行情)來看,2013年6月“錢荒”後到2015年6月的創業板牛市(注:創業板指在2012年12月已先行見底),2016年1月底到2018年1月底的藍籌股牛市,2005年6月到2007年10月的全面牛市,2008年10月到2010年10月的“吃藥喝酒”和中小板行情。

金融股方面,2018年7月3日是中國平安(601318.SH)和招商銀行(600036.SH)等績優股的歷史大底,至今已經超過22個月,近期也有中國平安的大手筆回購以及招商銀行的高管集體增持;近期屢創新高的貴州茅臺(600519.SH)等部分藍籌股,歷史大底則是在2018年10月30日跌破500元,至今走牛時間已超過一年半。

對未來市場的走勢,依然有部分資深分析人士表達了“泡沫歸來”的看多觀點,主要依據是全球疫情背景下,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央行“集體放水”。

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姜超表示,回顧過去的20多年,美聯儲曾經有過多次類似的緊急降息政策,分別發生在1998年、2001年和2008年,其背景都是為了應對當時的潛在危機。

然而從邏輯上說,疫情導致的經濟下滑是必然的,這意味著經濟對貨幣的需求是下降的,如果這個時候投放天量的貨幣,理論上來說貨幣對經濟而言就是過剩的,這些多餘的貨幣如果進入不了實體經濟,最終就可能會形成新的一輪資產泡沫。美國經濟在過去的20多年,一直處於危機與泡沫的循環當中,每一個泡沫最終都會引發危機;而為了拯救危機,必然會大幅放水,這就會催生出新的資產泡沫。

姜超認為,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全球央行這一次大印鈔也是史無前例的。如果大家相信疫情終將結束,未來中國的經濟仍將保持穩定增長,加上中國廣義貨幣增速已經回升至兩位數,那麼相比於持有幾乎沒有回報的現金類資產,未來無論是持有優質的房產還是股票,應該會有更高的回報,新的一輪資產泡沫或正在醞釀。

配置方向:註冊制時代看好藍籌股

市場人士表示,目前主要的配置方向可以考慮可選消費的方面。

樊繼拓認為,近期利率開始快速下行,可能會帶來部分關注股市分紅的配置資金,建議關注低估值和存在高分紅潛質的板塊,金融地產板塊、部分現金儲備充分的週期板塊可以適當關注。從基本面來看,未來的重點是觀察各行業從疫情中恢復的速度,考慮到國內經濟可能會領先全球經濟的復甦,建議關注國內消費。近期多個地方政府出臺了穩定消費的政策,類似的政策可能會繼續出臺,對消費的正面影響大概率還沒結束,建議繼續超配,並重點關注可選消費。

華泰證券分析師張馨元表示,對於現有板塊的估值影響來看,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後,新股漲跌幅限制放寬,有望改善創業板股票流動性。長期可投標的隨擴容逐漸增加,標的稀缺性下降,A股或將出現估值分化,殼價值回落。因此短期關注券商、A股創投、新股映射或參股、擬分拆上市A股標的,在創業板註冊制正式推出前後估值有望提升;長期關注藍籌、創藍籌、新興產業領航者。

上海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建議投資者在當前可以根據已經公佈的年報和季報選擇價值投資標的,尤其可以長期持有績優股。如果是價值投資者依然可以繼續持有行業龍頭股,沒有必要因為2020年第一季度的業績不如預期就放棄,價值投資長期保持自身的風格很重要,全球無風險利率的下降,“資產荒”的宏觀背景下,也有利於A股白馬股的股價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