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房地產下半場市場發展趨勢如何?

近期,地方兩會陸續召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也進一步明朗。

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隨著去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部分城市樓市政策的微調,以及最近地方兩會上,多個城市提出“一城一策”方案,這或許代表著房地產“因城施策”階段正式開啟。

“一城一策”成熱詞

梳理各地政策發現,“一城一策”是2019年各地房地產調控的關鍵詞之一,有望成為今年各地施政的主要方向。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福建、河南、杭州、寧波等地均將研究制定並實行“一城一策”的房地產調控方案。

福建提出,2019年要夯實城市主體責任,編制實施住房發展規劃,福州、廈門編制“一城一策”實施方案,切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河南提出,2019年將繼續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制,堅持因地制宜、綜合施策,實行“一城一策”。加強市場供需雙向調節,堅決遏制投機炒房,加強城市之間政策聯動和統籌協調,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責任。

江蘇提出,2019年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落實好城市主體責任,因城施策健全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

在1月18日召開的浙江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浙江提出將加快建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杭州、寧波兩市今年將研究制訂“一城一策”方案,其他城市也將做好方案的制訂工作。

從目前全國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出,“一城一策”的提法明顯增加,這充分說明政策比較清晰,即未來會在“一城一策”上有較多動作。

2019年房地產行業將在調整中前行,預計銷售和投資都會出現回落,在因城施策的調控思路之下,2019年政策邊際寬鬆仍可期待。

縱觀國內樓市近年來的表現,與政策變化相關度較大,房地產市場的整體持續降溫,也推高了業界對政策調整的預期。

“房住不炒”這一政策底線不會變,但可能會調整部分城市限購限售,放鬆首套房的首付比、認貸條件和利率等具體政策。

強調住房保障

住房保障也是歷年地方兩會的熱門話題。據時代週報梳理發現,今年各地兩會均有提及保障性住房內容。

北京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更好解決群眾住房問題,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加強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統籌,多渠道建設籌集政策性產權住房6萬套,完成棚戶區改造1.15萬戶。

廣州市市長溫國輝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2019年要加大住房用地供應,擴大戶籍家庭住房保障覆蓋面,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3.2萬套。

深圳的部署更加具體,規模也在一線城市中居大:提出加大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加快光明、長圳等一批大型安居社區建設,有序推進老舊小區和城中村的改造,建設籌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8萬套、供應3.4萬套。

南京市要求完善住房保障機制,新開工保障房450萬平米、竣工200萬平米,實施棚戶區改造300萬平米。

住房問題中更加強調住房保障,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及十九大確定下來的“一個定位和設計”。

重視保障、鼓勵租賃一直都是這幾年強調的方向。今年,在住房保障的建設和節奏上,他認為會保持態勢,不會有什麼大的變化。

補齊租賃短板

2018年底,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今年要“補齊租賃短板”,這一要求也集中反映在今年各地兩會的討論聲中。

一線城市中,北京表示要多渠道建設籌集租賃住房5萬套(間);廣州在新增租賃住房110.4萬平米之外,提出要成立5家國有住房租賃企業;深圳提出要加大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籌集力度,完善住房租賃監管,出臺專門政策嚴控住房租金過快上漲。

二線城市中,南京提出加大公租房貨幣化補貼、高校畢業生租房補貼等措施落實力度。

租賃依舊會是今年房地產市場的熱點之一,像北京這種特大型城市,存在大量的低效資產,預計有3000萬-4000萬平米的存量閒置資產:“如果能把這些資產進行改造,然後以整租整管的公寓、職住平衡的項目提供給市場,那麼將會非常有利於提供有效房源,也便於房地產市場的有效管理。”

事實上,在十九大提出“租購併舉”後,租賃住房一直是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熱詞”,但2018年的房屋租賃市場出現諸多不規範現象,亟須制度完善。

監管發生在對租賃市場的管理中,是跟隨市場、供需變化而進行的一種動態平衡。監管首先要規範出租協議、承租條件,規避隨意抬價、控制房源的做法。當供小於求的時候,由監管控制價格,規範出租協議、承租條件,甚至給出租方一些補貼,以此保證承租人的權益;而當供小於求的時候,監管則應出手保障出租方的權益。總而言之,對租賃市場的規範,很難說出一個‘一刀切’的政策,而且政策應該跟隨市場、調節供需,供需本身就是活的、動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