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出門了!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孩子的成長留給了誰?是啥樣?

農村人有七不出門,八不回家的說話!三六九往外走,父母出門了!有家的地方養不了妻兒老小!要去沒家地方為妻兒老小搏下未來,自己的孩子就這樣成為了留守兒童!

孩子成為了留守兒童!利害得失我想每個人都心知肚明!農村留守兒童的普遍的幾個教育的重點為你解析!

農民工出門了!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孩子的成長留給了誰?是啥樣?

留守兒童主要是在家庭與學校的雙重監護下成長的,只有雙方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由於留守兒童的年齡幼小,由於家庭愛的缺失造成他們大多膽小孤僻,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安全防護能,加之父母遠在他鄉,學校監管受到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於是社會上的“混混”常把他們作為獵物,有的伺機敲詐錢物(大多為吸毒者所為),有的教唆甚至逼迫他們尋釁滋事,還有的社會青年對留守女童實施性騷擾,性侵犯的事件發生在留守女童身上的並不是少數。同時近年來,關於留守兒童溺水、中毒、車禍、等意外事故的相關報道比比皆是。

農民工出門了!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孩子的成長留給了誰?是啥樣?

學習成績不理想 留守兒童中成績優秀者普遍不多,且絕大多數的成績都處於中等偏下。

留守兒童很少有全面發展的,本來孩子是生性好動、自制力差的一個群體。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裡,由於爺爺奶奶精力有限,使得這些留守兒童出現學習觀念淡薄,這嚴重影響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有些留守兒童因學習成績差被老師忽視或被同學譏笑,由此倍感受到冷落和打擊,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對學習感到厭惡和害怕,經常逃學,被老師和同學批評後更加不喜歡學習,由此形成惡性循環。部分留守兒童甚至出現早戀、不遵守規章制度,不服管理,說謊騙人,小偷小摸等現象,“雙差生”絕大部分產生在留守兒童中。

留守兒童在成長髮育、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得不到積極有效的指引,受年齡因素、社會經驗的影響,對於一些複雜的社會現象缺乏判斷,非常容易受到不良社會文化的影響和被不法分子利用,校園周邊網吧、遊戲廳,對於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兒童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誘惑,一些原來學習、思想品德等各方面都還不錯的學生,就會不自覺地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由於在我國農村地區,社會文化相對單一和落後,孩子缺少必要的青少年活動場所及公共設施,有些留守兒童開始沉溺於網絡,沾染了不良習性,以致道德和紀律意識滑坡,嚴重的會影響他們人格的正常發展,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農村留守兒童與爺爺奶奶的情感交流溝通很少。爺爺奶奶做為農村留守兒童生活中的最親近的人,自身也受到了家庭成員外出打工的諸多困擾 且家裡留下的大多數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們不知道從心理上關心孩子、照顧孩子,不能在學習上給與幫助和指導,在教育態度、教育方法上還是老一套,與孩子交流溝通上存在困難。年齡相差的懸殊,使得他們之間存在著越來越大的認識和心理代溝。爺爺奶奶對孫子孫女的心理和思想觀念不理解,小孩子也不願意跟老人溝通和交流。有調查表明,很多的留守孩子與爺爺奶奶關係緊張有時候甚至頂撞、我行我素。同時農村留守兒童很難在親朋家中產生歸屬感,感覺總是寄人籬下,與爺爺奶奶存在著巨大年齡代溝。更多的兒童都是從同齡夥伴處尋求安慰,部分兒童選擇封閉自己,造成了性格上的孤僻或心理上的壓抑。很多農村留守兒童有心事時不太願意與爺爺奶奶訴說,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認為爺爺奶奶不能理解自己,另一方面是因為爺爺奶奶忙於管理地裡農活回來還要做家務,無瑕顧及他們的需求和感受。

農民工出門了!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孩子的成長留給了誰?是啥樣?

日常生活質量下降 留守兒童的生活問題,特別是父母雙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兒童,其生活狀況是不容樂觀的。

首先表現在飲食方面,留守兒童的父母之所以拋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為家庭務農的收入無法讓自己的家庭過上穩定的生活,否則如果有一點辦法,他們都會想法設法與孩子呆在一起的,所以生活困難是留守兒童家庭的普遍特徵。雖然他們出去打工可以掙到一些錢,但其付出與收入相比依然是極不平衡的,有時因為制度等方面的缺陷,自己掙到的錢還不能及時拿到手,所以他們在家庭生活方面及其節儉。父母離開後,留守兒童及爺爺奶奶在節儉方面表現的更為突出,吃好是不敢奢求的,只求填飽肚子,營養搭配往往跟不上。兒童時期正是長身體的時期,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營養搭配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而農村留守兒童只能在極度節儉的狀態下過著維持溫飽的生活。

農民工出門了!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孩子的成長留給了誰?是啥樣?

其次表現在身體健康方面,這些兒童在生病的時候,通常沒有能力和條件去醫院救治,只能採取一些簡單的、傳統的方法治療,或者乾脆硬“扛”,導致病情加重。同時,父母離開後,留守兒童的衛生狀況也令人堪憂,爺爺奶奶落後的衛生習慣也造成多數留守兒童不注意個人衛生,不勤洗澡換衣服,蓬頭垢面。這些都給留守兒童的身體健康埋下巨大的隱患 。

再次,家務負擔變重。眾所周知,目前中國的農業被稱為“老弱病殘”農業,優秀的勞動力大部分都離開鄉村去城市打工了,老弱病殘成了農業的主要勞動力。留守兒童在其稍有一點力氣的時候,也不得不加入到勞動者的隊伍中去,即使他們不去幹那些高強度的體力活,也要承擔各種家務勞動,過早的分擔家庭負擔對他們的健康成長的影響也極大。

農民工出門了!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孩子的成長留給了誰?是啥樣?

爺爺奶奶受教育水平和社會環境使得留守兒童九年義務教育難以保證 。 留守兒童所處的經濟、家庭和學校的環境制約直接導致其接受教育的水平普遍不高。留守兒童父母受教育水平低導致打工收入偏低,父母收入水平低致使子女教育投入不足,最終不利於子女享受教育機會和資源。社會和學校教育針對留守兒童的特殊需求投入不足,難以對其家庭教育缺失形成有效補充和替代,導致留守兒童群體的低教育水平結構。而且絕大部分留守兒童對外界新事物基本沒有接觸機會。

農民工出門了!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孩子的成長留給了誰?是啥樣?

同時在打工文化盛行的山區充斥的“讀書無論”使大部分留守兒童在沒有長輩或老師正確引導的情況下抱有中斷學業與父母走上打二道路的想法。農村學校受限於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育水平等因素,難以針對留守兒童群體提供有成效的教育和特別關愛,難以補足留守兒童學業發展的條件缺陷。因此,在農村地區學校流失的學生中間,父母雙方或其中一方在外打工的佔很大比例。

農民工出門了!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孩子的成長留給了誰?是啥樣?

等到了父母感覺到了!可能已經亡羊補牢悔不當初啊!掙錢多了!卻有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為代價啊!孩子的的內心幾乎是沒有你們的位置!他們的內心可能只留給灰色的童年!孤僻和冷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