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出门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孩子的成长留给了谁?是啥样?

农村人有七不出门,八不回家的说话!三六九往外走,父母出门了!有家的地方养不了妻儿老小!要去没家地方为妻儿老小搏下未来,自己的孩子就这样成为了留守儿童!

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利害得失我想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普遍的几个教育的重点为你解析!

农民工出门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孩子的成长留给了谁?是啥样?

留守儿童主要是在家庭与学校的双重监护下成长的,只有双方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由于留守儿童的年龄幼小,由于家庭爱的缺失造成他们大多胆小孤僻,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安全防护能,加之父母远在他乡,学校监管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于是社会上的“混混”常把他们作为猎物,有的伺机敲诈钱物(大多为吸毒者所为),有的教唆甚至逼迫他们寻衅滋事,还有的社会青年对留守女童实施性骚扰,性侵犯的事件发生在留守女童身上的并不是少数。同时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溺水、中毒、车祸、等意外事故的相关报道比比皆是。

农民工出门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孩子的成长留给了谁?是啥样?

学习成绩不理想 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者普遍不多,且绝大多数的成绩都处于中等偏下。

留守儿童很少有全面发展的,本来孩子是生性好动、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爷爷奶奶精力有限,使得这些留守儿童出现学习观念淡薄,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些留守儿童因学习成绩差被老师忽视或被同学讥笑,由此倍感受到冷落和打击,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学习感到厌恶和害怕,经常逃学,被老师和同学批评后更加不喜欢学习,由此形成恶性循环。部分留守儿童甚至出现早恋、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等现象,“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

留守儿童在成长发育、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指引,受年龄因素、社会经验的影响,对于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判断,非常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和被不法分子利用,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对于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一些原来学习、思想品德等各方面都还不错的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由于在我国农村地区,社会文化相对单一和落后,孩子缺少必要的青少年活动场所及公共设施,有些留守儿童开始沉溺于网络,沾染了不良习性,以致道德和纪律意识滑坡,严重的会影响他们人格的正常发展,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农村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的情感交流沟通很少。爷爷奶奶做为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中的最亲近的人,自身也受到了家庭成员外出打工的诸多困扰 且家里留下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与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年龄相差的悬殊,使得他们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大的认识和心理代沟。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的心理和思想观念不理解,小孩子也不愿意跟老人沟通和交流。有调查表明,很多的留守孩子与爷爷奶奶关系紧张有时候甚至顶撞、我行我素。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很难在亲朋家中产生归属感,感觉总是寄人篱下,与爷爷奶奶存在着巨大年龄代沟。更多的儿童都是从同龄伙伴处寻求安慰,部分儿童选择封闭自己,造成了性格上的孤僻或心理上的压抑。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有心事时不太愿意与爷爷奶奶诉说,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爷爷奶奶不能理解自己,另一方面是因为爷爷奶奶忙于管理地里农活回来还要做家务,无瑕顾及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农民工出门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孩子的成长留给了谁?是啥样?

日常生活质量下降 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儿童,其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

首先表现在饮食方面,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为家庭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否则如果有一点办法,他们都会想法设法与孩子呆在一起的,所以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虽然他们出去打工可以挣到一些钱,但其付出与收入相比依然是极不平衡的,有时因为制度等方面的缺陷,自己挣到的钱还不能及时拿到手,所以他们在家庭生活方面及其节俭。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爷爷奶奶在节俭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吃好是不敢奢求的,只求填饱肚子,营养搭配往往跟不上。儿童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

农民工出门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孩子的成长留给了谁?是啥样?

其次表现在身体健康方面,这些儿童在生病的时候,通常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救治,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方法治疗,或者干脆硬“扛”,导致病情加重。同时,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的卫生状况也令人堪忧,爷爷奶奶落后的卫生习惯也造成多数留守儿童不注意个人卫生,不勤洗澡换衣服,蓬头垢面。这些都给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埋下巨大的隐患 。

再次,家务负担变重。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农业被称为“老弱病残”农业,优秀的劳动力大部分都离开乡村去城市打工了,老弱病残成了农业的主要劳动力。留守儿童在其稍有一点力气的时候,也不得不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中去,即使他们不去干那些高强度的体力活,也要承担各种家务劳动,过早的分担家庭负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极大。

农民工出门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孩子的成长留给了谁?是啥样?

爷爷奶奶受教育水平和社会环境使得留守儿童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 留守儿童所处的经济、家庭和学校的环境制约直接导致其接受教育的水平普遍不高。留守儿童父母受教育水平低导致打工收入偏低,父母收入水平低致使子女教育投入不足,最终不利于子女享受教育机会和资源。社会和学校教育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投入不足,难以对其家庭教育缺失形成有效补充和替代,导致留守儿童群体的低教育水平结构。而且绝大部分留守儿童对外界新事物基本没有接触机会。

农民工出门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孩子的成长留给了谁?是啥样?

同时在打工文化盛行的山区充斥的“读书无论”使大部分留守儿童在没有长辈或老师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抱有中断学业与父母走上打二道路的想法。农村学校受限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水平等因素,难以针对留守儿童群体提供有成效的教育和特别关爱,难以补足留守儿童学业发展的条件缺陷。因此,在农村地区学校流失的学生中间,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在外打工的占很大比例。

农民工出门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孩子的成长留给了谁?是啥样?

等到了父母感觉到了!可能已经亡羊补牢悔不当初啊!挣钱多了!却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为代价啊!孩子的的内心几乎是没有你们的位置!他们的内心可能只留给灰色的童年!孤僻和冷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