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說一說某些專業名詞的——名詞解釋

會計科目與賬戶 | 繼續說一說某些專業名詞的——名詞解釋

做了這麼久的財務愛好者,我們來總結一點思路。

內容之中,我們常常會提到會計科目,會提到賬戶,會提到報表中的項目,那這些東西是什麼呢?

有區別麼?

從字面上來講,還是有區別的。

什麼是會計科目?會計科目是指按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即各個會計要素進一步分類的項目。

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可以分為六大類,即資產類、負債類、共同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

其實這些話,前文已經講過的,有興趣的話,可以點往日內容鏈接《上下記賬法與AB記賬法(一)》,其中,裡面有大量的科目,不過當時,我勸大家不要去背,因為沒有必要,到現在,我還是要說,大家不要去背,跟著我的節奏走,慢慢的就知道有哪些科目了。

打一個比方。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都可以拿著自己的身份證,去銀行辦一張卡。

那麼這張銀行卡的卡主姓名,就是會計科目,而這張銀行卡就可以當作一個賬戶,以後你的老闆給你發工資,發到這個卡里,那麼你的銀行卡賬戶就有了一筆收入。

需要補充的是:會計科目與賬戶本身是有區別的,但也有聯繫的。聯繫就是都是分門別類的反映某一項經濟內容。區別就是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設置的,(比如有身份證姓名,才對應一個銀行卡卡主姓名),而會計科目只是賬戶的名稱。

當然如果你拿著這張卡去ATM機取現,那麼你的銀行卡賬戶就有了一筆支出——提現。

雖然你的錢是沒有變化,只是從銀行卡里的數字變成了真正的有手感的鈔票,但是對於銀行存款這個賬戶來說,銀行存款減少了。

更重要的是,你不要忘了,你的對應的庫存現金這個賬戶增加了。

而你本人,你這個卡主姓名,就是這些業務的會計主體,假如你是個愛好記賬的寶寶的話。

我不停的,用不停的例子,反覆的說著類似的廢話,只是希望,你對會計科目又有了一個新的感覺,最好是新的認識。

你對賬戶這個東東,也初次觸手可及,因為你已經累積了大量的財務知識,也許你並非一個專門從事財務的工作人員,但是這些累積的財務知識,會讓你的財商增加。

沒錯,我們活著,是要實現的自己的價值的,而我們不管實現的是什麼樣的價值,都或多或少的,離不開價值,離不開財務。

資產負債表裡的項目,為什麼叫項目,不叫會計科目,也不叫賬戶呢?

從前面的那個取錢的例子可以看到,銀行存款是一個會計科目,庫存現金是一個會計科目。銀行存款會計科目,對應的是銀行存款這個賬戶;庫存現金會計科目,對應的是庫存現金這個賬戶。

可是資產負債表根本不能把所有的會計科目全放進去,那看起來,還叫啥資產負債表喲,直接叫科目餘額表得了。

這裡出現了一個科目餘額表這個新名詞,今天不議,待後續聊這個東東,這個東東,用處大著呢。

比如,資產負債表裡的貨幣資金,就不光有庫存現金的數據,還把銀行存款的數據也籠絡進,甚至還有其他貨幣資金這個科目裡的數據呢。

因為這些會計科目,可以合併為一大類。

所以,資產負債表就啟用了一個名詞,叫做項目。

貨幣資金這個項目,就包括了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而我們說這幾個總賬科目(也叫一級科目)的餘額(錢就是按餘額來填,有的科目是按發生額來填,以後講什麼是發生額)來填數,或者說這幾個會計賬戶的餘額來填數,其實都不重要,都在說,反正其實這些數都來自於“科目餘額表”裡,所以不必去摳會計科目與賬戶這些名詞。

項目,也就是大的分類,這樣有好處,報表的數據的個數減少了,老闆們本來就不懂財務會計,這減少老闆們的工作量啊,是不是?

今年,報表的項目又減少了,那麼老闆們看報表的工作量好像更少了,是不是?

其實我覺得老闆們就想看三個項目:賬上有多少錢?收入多少?利潤多少(而且我猜老闆們都是想看淨利潤是多少,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